第三十三章势如破竹
第327章势如破竹
夜幕降临,乌桓白岩拓人部、燎原肃清部、常工狛元部的族长三人聚集起来。
白岩子真看向其他两人,“当真出8000精锐?”
燎原肃清行白了他一眼,“不出怎么办?”
常工狛汀叹气,“为之奈何?”
“公孙瓒打我们就算了,黄巾也来欺负我们,以为我们乌桓好欺负?”
“不然呢?”
“……”
“要打你去打,我是不去的。”
“黄巾是朝廷反贼,辽西可是公孙瓒的地盘呀。”
幽州有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辽东属国、乐浪郡,一共11郡。
其中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基本在刘虞的实力范围。
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在公孙瓒手中,当然,青州,冀州部分郡县也在公孙瓒手中。
如今,辽东郡、玄菟郡、辽东属国、乐浪郡在张宁手中。
“他公孙瓒对我们比黄巾更可恶,巴不得把我们杀光呢。”
“这黄巾就是丧家之犬,哪里是公孙瓒的对手?到时候被清算怎么办?”
“不出兵,黄巾最先清算我们。”
“要不去投靠刘州牧?请他派兵镇压黄巾余孽。”
他们口中的刘州牧自然是幽州州牧刘虞,
他是汉室宗亲,举孝廉出身,曾为东海郡吏,累迁幽州刺史,政绩卓著,颇有名望,后坐事免官。
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为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安抚百姓。
中平五年(188年),再次出任幽州牧。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累授大司马,封襄贲侯。
董卓之乱时,拒绝袁绍的拥戴。
幽州因为地处边疆,与异族接壤,每年开支很大,常常要用青、冀二州的两亿多税收来补充幽州财政。
当时因战乱交通断绝,无法调度金钱。
刘虞在幽州追求宽政,劝导百姓种田,并在上谷与外族互市,还发展了渔阳的盐铁业,百姓热情高涨,粮食丰收,一石谷只卖三十钱。
青、徐的士人百姓为避黄巾之难,来归附刘虞的有百余万口,刘虞都收留抚恤,为他们安排就业,流民们都像回到了家一样。
刘虞虽为上公级的高官,但天性爱好节约,穿着破旧的衣服,一顿饭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荤菜。
远近原本作风奢侈的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变风气……
可以说,此人是汉文帝一样的人物,连四周的鲜卑、乌桓都对他佩服不已。
在原来的历史上,刘虞其实想过和平解决与公孙瓒之间的问题,甚至邀请他来做客。
但公孙瓒担心刘虞设得是鸿门宴,于是推脱有病不肯前往,还加强对蓟县的防备。
初平四年(193年),刘虞决定不再忍受公孙瓒的骄横,于是出兵讨伐。
公孙瓒根本没有想到一向温婉老实的刘虞会对他采取暴力行动,没有啥防范,大量的部队都安排到外面驻扎了,城里根本没有多少兵力。
兔子逼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人呢?
刘虞准备十万大军突然包围公孙瓒的小城,来个瓮中捉鳖。
但从事程绪却劝刘虞以和为贵,吓唬吓唬公孙瓒,让他主动认错就行了。
可此时,刘虞已经对公孙瓒忍无可忍了,无需再忍,于是把程绪斩首示众了,并通告全军,要杀了公孙瓒,但也只杀公孙瓒,不会伤及无辜。
这种事情怎么能拿大喇叭广而告之呢?谁还没几个亲信之人?
结果幽州从事公孙纪麻溜的给公孙瓒报信去了。所以,刘虞就这样丧失了偷袭的有利机会。
但即便如此,此时的绝对优势还是掌握在刘虞手里,毕竟公孙攒手里的兵力有限。
此时刘虞手中可是有十万兵马,十万呀。
人过万就是人山人海,这十万便是密密麻麻,看不到边界了。
公孙瓒听说消息之后,立马准备弃城逃跑,识时务者为俊,这不跑就只能等死了。
但刘虞的动作不慢,已经开始围城了。
一般来讲,这公孙瓒是完了,此时他身边就几千人。
几千对十万,想都不用想,除非刘秀复生,不然怎么会成功?
可惜,刘虞的部队基本上没怎么打过仗,身边也没有什么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十万人围攻一座小城,打了几天,却怎么也打不进去。
眼看打不进去了,刘虞身边也没有笨人,有人劝刘虞用火攻,这样可以把公孙瓒烧死或者逼出来。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注意,战争一旦开始,便容不得妇人之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