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翌日,阎玖央前往白猴滩,方炯明发现前来上工的人竟少了三成左右,这可急坏了,昨日投入的竹笼全被大雷雨给冲毁,须再行投放,但人手遽然少了这么多,只怕工期会严重延误,无法赶在入冬前顺利筑成分水堤堰</p>
“……这些人因担心水神发怒,会引来灾祸,是故纷纷辞工,不仅如此,这些来上工的人也人心惶惶,唯恐会因此招祸”</p>
听完方炯明的禀报,阎玖央沉声斥道:“这世上哪里有水神,简直是一派胡言!”</p>
陈文泰也跟着上前,面有难色地禀道:“王爷,附近一带有不少人都在谣传,说是因为投入竹笼,破坏了水神大人的栖身之处,若再不停工,恐将招致大祸,因此今日一早,附近便有数十位村民前来陈情,希望我们能停工,莫再投放竹笼,触怒水神”</p>
阎玖央听见才短短一日工夫,流言便已传开,导致人心慌乱,有些吃惊,按理,昨日才刚发生的事,不该如此快便传得人尽皆知,除非有人暗中推波助澜,蓄意散播谣言</p>
方炯明面露担忧,“王爷,百姓中有许多人未受圣人教化,因此容易轻信神灵鬼怪之说,他们怕惹怒水神而引祸上身,才会辞工避祸,此事若不尽早解决,只怕剩下的这些人也留不长久,还请王爷尽速定夺”</p>
阎玖央垂目沉思,须臾后吩咐道:“方大人,你将那些工人全都召集起来,本王有话要宣布”</p>
“是”方炯明依照他的指示,去召集那些工人</p>
一刻钟后,所有工人全都齐聚在一块空地前,阎玖央站在一块大石上,缓缓梭视底下众人,扬声开口道:“因饶江连年泛滥成灾,致使百姓伤亡惨重、流离失所,皇上爱民如子,不忍百姓再受水患之苦,这才派本王前来治水本王原打算在江心设置分水堤堰,将江水分隔为内外两江,另辟一条引水渠道,将内江的水引入饶江平原,平时可灌溉农田,汛期内江的水可排入外江,分散水流,如此便不会再造成水患,可彻底解水患之苦”</p>
他将他的治水计划告诉这些人,说毕微微一顿,见底下的众人全都安静地倾听,才再续道:“但如今却有人听信谣言,说如此做会触怒水神”说到这里,他扬高声调斥问:“你们说,若真有水神,为何还会连年水患不止?让生灵涂炭、骨肉分离,对百姓哀号而不闻不问?”</p>
这一问把众人问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有人面露思索,有人则暗暗点头</p>
片刻后,阎玖央扬声再道:“一旦能治理好饶江,以后不再饱受水患之苦,百姓便能安居乐业,不再担惊受怕,这种对百姓大利之事,你们难道不愿做吗?只要能治理好饶江,你们个个都将是大英雄,所有百姓都要感激你们”他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字字震撼人心</p>
众人闻言,一改先前惶惶不安的表情,情绪纷纷变得激昂起来</p>
方炯明和几位在旁观看的官员见阎玖央一席话便改变了这些人的神情,暗自惊诧</p>
环视众人一眼,阎玖央高声再开口,“本王知道治水之事非常艰辛,因此本王决定,今日前来上工的所有人,以后每人的薪酬全都提高三成并且若能提前五日完工,每人再赏三两银子,若提前十日,便赏六两,以此类推,每多提前五日,每人便能多得三两银子”</p>
“王爷英明!”</p>
他的话一出,顿时引来众人一片叫好欢呼声,每个人都精神振奋,兴高采烈地鼓掌叫好再多的话语也不如直接给予实质的奖赏,听见能多拿银子,他们比什么都高兴</p>
阎玖央满意地看着下方的众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相信剩下的这些人,定然会卖力工作,至于不足的人手,在这些人将今日之事传回去后,相信很快就能补足</p>
待众人欢呼一阵后,他解散众人,“好,大伙都去上工吧”</p>
所有的人全都精神满满地回到各自的岗位上</p>
方炯明对他佩服不已,正要走上前去,忽听见一道透着欣喜的嗓音传来——</p>
“王爷、王爷,我想到了、我想到了”</p>
阎玖央擡眸望过去,见文灵菲面带喜色地朝他飞奔而来,他赶紧扶住她跑得气喘吁吁的身子,并没怪她如此失仪,而是面露关心地问:“发生什么事,你怎么跑得这么急?”</p>
她因跑得太喘,以至于脸上红通通,但她顾不得平息喘促的气息,细长的双眼亮晶晶地注视着他,兴奋地道:“王爷,那竹笼的事我想到一个办法了”</p>
“什么办法?”</p>
“用竹笼会腐坏,何不改用铁铸的呢,就像笼子那样,四周用铁条围着,这样不就不会腐坏了?”</p>
阎玖央一愣之后,顿时面露喜色,“好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灵菲,你真是本王的福星”他高兴得忘形,当众紧紧拥住她</p>
方炯明等人见两人如此亲密相拥,都有些尴尬地别开眼神</p>
抱了一会儿,阎玖央才放开她,好奇地问:“灵菲,这个办法你是怎么想到的?”</p>
“我今早上街时看见一只鸟笼,那是用铁丝围起来的,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于是马上赶来告诉王爷”</p>
困扰他的事如今得到解决,阎玖央满面笑容,“灵菲,这个办法太好了,若是能成功,你当记大功我晚点就绘下图形,派人送去给皇兄,请他命人铸造铁笼”</p>
为免百姓私铸兵器,因此大智国铁矿向来都是掌控在朝廷手中,要用铁矿铸造这么多铁笼,须征得皇兄同意</p>
被他如此嘉许,文灵菲娇憨地笑着,他如此高兴,她也觉得很开心就像昨日他为竹笼的事烦心,她也莫名跟着忧心</p>
看着他开朗的笑颜,她觉得能帮上忙真是太好了</p>
“不愧是瑾亲王,不到半日便解决了缺工的问题,如今还大得民心,当初暗中散播谣言的那人,只怕料想不到吧”</p>
尚雨阳此刻正伫立在饶江附近的一座山峰上,望着底下一处原本被用来编制竹笼的棚架,此刻那里因为阎玖央已打算采用铁铸的笼子而停工,大部分的人手都被调去燕子山,帮忙开凿引水渠道</p>
当初在了解到阎玖央的治水计划后,尚雨阳便暗自佩服,此法十分绝妙,真亏他能想得到,若依此施为,那么解决饶江水患指日可待</p>
可惜他与阎玖央有夺爱之恨,两人注定无法成为朋友</p>
站在他身后的一名面色黧黑的大汉可没心情去佩服别人,他出声询问:“侯爷,咱们要不要趁他们停工,赶紧派人潜进江心搜寻宝物?”水神发怒的谣言虽不是他们散播的,不过那些竹笼却是他带着一干手下,费了不少工夫,冒着危险潜入江底割断的</p>
“不需要,那宝物不是埋在这里”尚雨阳气定神闲地摇头</p>
“那为何侯爷当初要我深夜潜入江底割断那些竹笼?”那大汉不悦地质问那是他为了给阎玖央添堵才故意与某人勾结,但这种话尚雨阳自然不会蠢得坦白说出来,而是编了个借口敷衍他,“这是我为了换得宝物埋藏的确切地点,与人交换的条件”</p>
那大汉是个武人,虽有着一身高强的本领,却没有一颗精明的脑袋,因此没有察觉他话里的疑点,闻言追问道:“那么侯爷可知道那宝物藏在何处了吗?”</p>
“大约知道了”</p>
大汉催促,“那还等什么?咱们快去取宝物呀”一旦拿到宝物,他们便能回去交差领赏了</p>
“这事急不得,我上回不是说过,要等到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取得宝物吗?要到七月十五时,那处藏宝地点才会显露出来,此刻即使过去,也无济于事”尚雨阳神色淡然地表示</p>
汉有些顾虑,“这么说咱们要在这里等到七月十五?可那瑾亲王已命人在追查竹笼被破坏的事,若继续留在这儿,我怕瑾亲王会查到咱们头上”</p>
“那谣言并非是咱们散布的,他再查也查不到咱们头上”</p>
“可那竹笼是咱们的人破坏的”</p>
尚雨阳狐疑地睨向他,“难道你信不过你带去的那几个手下,怕他们会泄露那件事?”</p>
“他们都是我的兄弟,绝对不会出卖我”大汉斩钉截铁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