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一波未平二波又起
邓阳以清剿般阳县残匪为由,并没有急着回东阳复命。他知道自己这次脸露大了,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嫉恨自己,自觉就不要再回去给别人添堵了。
制置使司也“通情达理”的让他留在颜神镇、青石关等处驻防休整,防备匪患,不用急着回师。
邓阳便把全军调到了青石关,翟琳儿等人自然是跟翟力回东阳城不提。
不到半月,东山路全境收复,商路逐渐又繁华起来。
青石关南北两侧的官道上众多商旅络绎不绝。
苏敬则等人本就是青石关刀弓手,查验收税都是熟门熟路。这些厘金商税自然是要进邓阳的口袋。
这事儿他已报请翟良弼同意。山阳郡那边派人来都被邓阳挡了回去,行文北海郡,又被翟良弼一句话给打了回来。
他只问,白水军浴血奋战指示时不见山阳郡身影,如今要收回关口那就把军饷赏银结一下吧。
山阳郡哪里舍得出钱,又不敢动强。
看着每天啥也不用干,就能收上来大量银钱,邓孝鸣眼都绿了。
“行了,别眼馋了。这里毕竟是商路要道,上边不会让咱们久待的。多少人盯着这里呢。”
邓阳对邓孝鸣说道。他今天和章弘之、邓孝羽等人站在关墙上看着下边的人流,说不眼馋是假的,但也知道不可能。
“弘之兄,你说仗打完了,咱们白水军是不是就该解散了,也不知道朝廷会怎么安置咱们,又会给咱们多少赏赐。”
“大人这是明知故问啊。”章弘之笑道:“朝廷要是有钱,能拿的出像样的赏赐,也就不会是现在这幅局面了。制置使司不让我等回东阳,固然是为了平衡各军的功劳,但何尝不是怕拿不出赏赐,引发变故。朝廷就算筹集到一笔银钱,也是先紧着边军发。咱们,呵呵,能有一两贯或者免几年税赋就算皇恩浩荡了。”
章弘之与诸人混熟后,说话越发的没有顾忌。这些话要是被秦国良、钱景明等人知道,少不得要给他办个讽刺朝廷、蛊惑人心的罪名。
“那弘之兄觉得咱们会不会被裁撤掉?或者我们能否保住白水军的名号?”
章弘之此时正色道:“大人,其实对于朝廷是否会解散白水军,我们大可不必忧虑。朝廷对此事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即使冯虎身死,伪赵覆灭,但是还有大量溃兵逃入泰山之中。这些人要么占山为王,要么投山靠寨,对地方的侵扰依旧严重。泰山周边的治安也将会比之前更加恶劣。这就需要各郡县自己承担起责任了,禁军是不会管的,甚至会尽快被撤回边地。可是维持大量郡县兵马,得花多少钱粮,哪个郡县能兜得住?最终,还是得指望咱们这样的乡兵义勇维持局面。”
邓孝羽道:“那应该也不会让咱们保持这么多人吧?”
现在白水军再度恢复满编后,辖有正兵三千五百多人,另有辎重等辅助营五百人。这么大的义勇编制在大梁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也就是邓阳和章弘之等人都有着举人、秀才的功名,才没有引发风潮,若是换了个白丁、武夫领兵试试?现在估计罪名都已经拟好了,就等着家破人亡吧。
“呵,那就要看形势严峻到什么地步了?”章弘之道。虽然他的嘴角带笑,但眼神却是冷冽沁人,让邓孝羽觉得眼前好似是一条凶狠的毒蛇。
“若是仅有泰山匪患,我们能留下一千人就很不错了。可惜啊,我听说东胡燕人异动频频,东北边地已经是一日三惊。这也是我说边军很快会撤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听南方来的行商说淮南路也乱了,只是消息没有传过来而已。”
章弘之见众人听得认真,继续道:“诸位可还记得,三天前淮南路大军突然南下一事?按理说他们作为客军远来参战,怎么也得拿到足够的犒赏,然后休整个十天半月后才会回师。怎么会走的这么急?对于制置使司说的节省钱粮一事我是不信的,朝廷不会不知道这么做极容易引发哗变,可还是这么干了。淮南路大军竟然也没闹什么乱子。这就很怪异了。”
淮南路原本分为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于二十多年前合并为一路。南抵长江,北至徐泗,运河之一半里程就落在其境内。若是淮南路乱了,则漕运危矣。漕运危,则大梁危。
邓孝羽道:“章先生,您就直说吧。淮南到底出什么事了?总不至于又是漕卒动乱吧?”
邓孝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世漕运多以漕户为之。梁太祖立国后,在运河两岸广立漕户,以户中男丁为漕卒,负责运河清淤、漕粮押运等事。
只是开始吏治还好,这些漕卒只是负责运送活计又能免除家中赋税,日子倒也过的下去。这也造就了运河两岸的繁华盛景。
只是后来国家制度逐渐败坏,官场黑暗,漕运衙门和地方衙门对于槽卒压榨日益严酷,漕卒生计困难。加之漕户子弟不能经商、科举,完全断绝了上升之路,不断有人铤而走险。近几十年来,漕卒作乱几乎就没有消停过几年,时不时就会来上一场。
章弘之道:“诸位不必多想,就是漕运出事了。槽卒之乱几乎隔上几年就会有一起,朝廷一直有所防备,只不过以前都是小打小闹,这次受冯虎之乱的刺激,闹大了。我这几日不但与来往商旅攀谈打听,而且已经派人南下探查了。虽然还没有得到具体回报,但从现在得到的消息来看,恐怕事情小不了。最起码地方兵马已经压制不住了,这才需要调淮南大军速归。”
众人听完无不惊愕,现在他们的眼光早就不只限于东山路一域了。
邓阳和章弘之等人平时纵论天下的时候,就经常让各级将领一起讨论,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现在北有燕人犯边,南有漕卒作乱,哪件事都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是天下大乱。也许正是看到这一点,章弘之今天才敢说些犯忌讳的话。
“若是形势继续恶化下去,咱们白水军反而会成为东山路的定海神针。不是谁想裁撤就能裁撤的,说不定还会直接转为官军也说不定。”章弘之现在的语气中透着几分唯恐天下不乱。
邓阳沉声道:“好了,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各营操练不得松懈,就算将来缩编甚至裁撤,只要这些弟兄人还在,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章弘之与陈丙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齐声道:“属下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