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酣战 - 义取天下 - 骑都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义取天下 >

第97章酣战

赵军甲士顶着箭雨终于冲到壁垒前,一齐呐喊一声,再度加快脚步奔向前方。最前方的甲士已经触碰到数尺高的壁垒边缘,已经准备纵身扑入。

就在这一刻,数十名手持兵刃,身着甲胄的武士同时从壁垒后出现。霎那间,寒芒四起,数十柄短锤小斧从壁垒激射而来。冲在最前面的三四排赵军完全来不及反应,几乎是在一瞬间被击倒。

潘雄眼见己方勇士还没有接敌就已经倒下这么多,心中大恨。他一脚将身前一具尸体踹出山道,将铁盾护在身前再次驱赶着身旁部下冲锋。

陈丙并不打算死守在壁垒内,因为那根本守不了多久。他打算依托壁垒支撑,不断以小队冲击敌人,利用曹、邓两部杀声中、后方的敌军。

待赵军又一次鼓起余勇冲近,石秀亲自带队跳出壁垒,与赵军撞在一起。

一时间,本就不甚宽敞的山道撞击声四起,通道被彻底堵住。在这种场面下,个人武艺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作用,力量、眼力以及运气才是保命的依仗。

一名白水军战士手持骨朵,刚刚将身前的敌人砸死,眨眼间就又被另一个敌军扑倒在地,然后脖子上连中数刀而亡。

石秀作为白水乡营最初的五个正目之一,如今已经是前营的副指挥使。他身躯庞大,不善射箭却天生神力,没有跟指挥使邓中义上山崖,而是被专门留在山道上抵御敌军冲击。

他现在用的早已不是去年分配的铁骨朵,也不是军中制式刀枪,而是在东阳城重新定做的一对短锤。也许是他身为石匠,天生对锤子有所偏爱吧。

石秀在两个亲兵的遮住下,作为矛头不断在赵军队列中撕扯,对方不管是用兵器隔档,还是用盾牌防护,都不能挡住石秀片刻。铁锤往往击打在敌人头、胸等处,中着者无不是遭遇内创,丧失战力。

很快,他们这支小队伍就楔入到赵军十步之处。

周围尽是地方士兵,石秀却并不畏惧,还要往深处凿去,被亲兵苦苦劝住。

潘雄见石秀有如巨人一般的身形,便知道普通将士挡不住他,亲自提刀来战。等他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七八个己方甲士被石秀所杀。

石秀当然也注意到了潘雄那不可能令人忽略的魁梧身躯。

两人都以力量见长,不必也不屑于耍什么花招,再说此地也没有那个空间。两人脚下同时疾走几步,然后狠狠撞在一起。

刀锤挥舞间,带起阵阵风啸,击打在对方铁甲上的声响让他们身旁之人都觉得刺耳。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坑痕,足见二人力量之大。

初时两人还能不分伯仲,但是时间一长石秀便开始落在下风。潘雄多年来或在绿林、或在战场上厮杀,经验何等丰富,而石秀几个月前不过还是一个石匠而已。

一炷香的时间后,石秀便有些力竭,逐渐抵挡不住潘雄。

周围亲兵也看出石秀不支,赶忙举着刀盾过来掩护,却被杀得性起的潘雄接连斩杀。

陈丙见状,亲率第二队人马上前接替。这队人中大河村老兄弟更多,邓孝刚、邓孝青等人俱在。潘雄本想趁机冲入垒内,但却被陈丙和邓孝刚连手挡住。

从一开始短兵交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赵军甲士死伤过半,一百具尸体布满山道,他们主要是死于头顶的打击。

冯虎在远处也看到了战况的激烈,知道潘雄已经不可不畏不卖力,只是对面梁军委实不好对付。他只考虑了几个呼吸的时间,就把剩下的四百名轻甲武士也派了出来,只在身边留下不到百人护卫。

邓阳到对面三百多名轻甲武士手持刀刃,弓着腰着从乱石间快速攀跃,全然没有被山上射来的弓箭干扰速度,“真是精锐啊。”

“陛下,若是梁军从山下追来,只这这些人护卫恐怕不稳妥啊。”陶守真劝说道。

冯虎的目光却没有从激战处移开分毫,平静道:“陶先生,我军的生路就在这山道中,若是冲不开,我就是留下再多护卫也难逃一死。”

就像石秀和潘雄的差距一样,白水军众人虽然竭力奋战,但厮杀中的经验到底是不比冯虎亲军。激战超过一个时辰后,第一道壁垒被陈丙主动放弃,退入第二道壁垒。赵军越过第一层障碍后士气大振,追着白水军的尾巴就要继续往上冲击。数名跑在最后的士卒陆续被敌军杀死。

潘雄率部追赶途中,遭遇多处机关阻击,又再次伤亡了数十人。

他知道如果自己手下四五百人的队伍,不能一鼓作气冲到关隘,那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第二道壁垒在坚守了一个多时辰后再度失守,同时,赵军再度损兵一百余人。

冯虎看着自己辛苦积攒的家底被消耗在小小的山道上虽然心痛,但看着眼前的青石关,他觉得还是值得的。只要冲破此关,他就真正是龙归大海了。

日头早已偏西,山谷里渐渐进入黑暗,但是他却不敢收兵,既怕夜间守军出来偷袭,更怕会有梁军追上来。他将一直保留的几十个精锐亲卫派给潘雄作为底牌,要他尽快破关,而他自己身边此时只剩下二三十人了。

双方将士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惨烈,人人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邓阳不时眺望谷口方向。他知道朱恒要从山林中绕出来,还要穿插到谷口去,速度不会很快。但是自己这里已经没有多少能战之人了,甚至连预备队都没有,就指望朱恒来最后一锤定音了。

邓阳这边由陈丙率领的兵力前后一共百人,如今能够上阵的不到三十人。即使有百余民壮相助,也只能退守关墙。

潘雄也没打算按部就班的打造云梯,而是直接把阵亡的双方尸体扔到关墙下堆出一条登城道。

这一招虽然残忍,但确实有效。

潘雄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将剩余的三百多人全都派上,对青石关发起最后猛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冯虎的手段。这些赵军先是从东阳行军直此,又经半日苦战,伤亡过半,仍然能有组织的发起攻击,实在是难得的强军。若非邓阳他们有地形之利,换个时机场合,绝不是对手。

邓阳身穿盔甲,带着护卫立在关墙上。陈丙等人几乎已经个个带伤,邓阳这十几人的加入,也算是一股生力军,生生将敌军势头又压了下去,好歹没被一波带走。

陶守真焦急的看着关上战事,每每被战场变化挑动情绪。上一刻还在为赵军勇士登上关城而欢呼,下一刻又为己方武士身死而扼腕。

冯虎反而要淡定的多,只是默默让人给他把盔甲穿戴整齐,默默看着战事变化。

即使潘雄和赵军羽林军将卒舍生忘死,但依然无法攻占青石关。

直到天际只留下一缕残阳的时候,山下谷道上传来一片呐喊声。

双方将士不自觉的同时放缓了动作,各自戒备着观察山下的变故。

呐喊声越来越近,而且靠近的速度极快,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杀冯虎。”

“杀冯虎。”

很明显,来的是梁军。

赵军士气瞬间跌落谷底,原本还在拼命的士卒直接放弃了抵抗,就在战场上坐了下来。他们连续行军、抢劫、打仗,体力早已经到了极限,全靠着一股求生的信念和对冯虎的忠诚在支撑着。

如今谁都知道赵军败局已定,这些人也就没了再拼下去的心气,麻木的等待结局的到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