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青石关 - 义取天下 - 骑都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义取天下 >

第93章青石关

青石关,是齐长城上的一座有名关口。

春秋战果时期,齐国为了抵御南方的楚国和鲁国,在南部山区大量修筑长城,更在齐鲁古道上修建了这座关隘。

青石关两侧山峰耸立,壁如刀削。一条谷道在山间蜿蜒而前。这条古道联络齐鲁两地,古称“瓮口道”,也叫“关沟谷道”,向来是兵甲必争之地。古道全长十余里,最宽处不足十丈,最窄处不到一丈,只能容一辆木轮车通过,极容易被堵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绝非夸张。

章弘之当然知道青石关地势之险要,只是还有一些担忧。

“若绕道淄河、太河,全程足有百余里,且多为山间小路,崎岖难行。按照信里所言,一两天内官军就会发起反击。这几日蒋童部有大量兵力被抽往东阳,之前我们未能看破端倪,现在则是可以肯定,历城方向必有大变,或是他们知晓历城难守,故而集中兵力打东阳,意图东进胶东或是南下琅琊。”

“那么一旦官军在东阳反击大胜,则冯虎等人必定会直奔齐鲁古道。若到那时我们再出兵,则很难赶在赵军骑兵前到达青石关。若是提前出发,则又易被蒋童看出破绽,先攻虎山。”

章弘之的担心并非不可能,蒋童数次敏锐观察到虎山寨防御弱点,就断然发起攻击,实在是一个极难对付的敌人。

现在虎山寨外围的三道壁垒已经尽数失守。白水军被迫退守山腰,依托石壁防守。若是白水军大量抽掉人手离开,极可能会被蒋童发现。那时候恐怕冯虎还没败,虎山就先失守了。

邓阳道:“所以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调太多兵力。我意选二百精锐养精蓄锐,明天午后有我亲率出发,争取于后天清晨抵达青石关。赵军败后,即使仅率骑兵逃亡,也要在后天傍晚前才能到达。冯虎若是率大军而动,则还会更慢。你们在敌军溃败后,再来支援我。这次务必要取冯虎首级,让天下知道咱们的大名!”

“若是官军不胜呢?”邓孝羽低声问道。

邓阳道:“翟大人信心极大,看来是有十足把握。就算有万一,咱们也不过是白跑一趟而已,误不了事。”

众人见邓阳心意已决,只能各自回去准备。

第二天,邓阳安排选出的二百精锐饱食饱睡,直到正午之后,才在寨后秘密集结。

二百乡兵多为东阳县南部山林村寨子弟,从小在山间跋涉,百里山路对他们来讲不算什么。难在肩负几十斤装备,还要赶在明日清晨到达。

这些乡兵除了携带一日口粮、饮水以及刀枪等兵器外,每人还要背负长弓和三壶羽箭,这也是虎山寨能挤出来的全部箭支了。为了增加行军速度,铁甲被尽数抛弃,交由后续兵马携带。全军只着轻便皮甲出发。

邓阳从队伍中看到很多白水河子弟的面容,邓中义、邓孝峰、赵成斌、石秀、邓孝青等人尽在队中,陈丙、曹远方也被选入。剩下的队伍由邓孝羽和朱恒率领,继续坚守虎山,待赵军溃逃后,再由朱恒率领一千人增援青石关,但他们估计速度要慢得多。

两百精锐列阵于前,丝毫不见慌张恐惧,他们对于将带他们出征的邓阳有绝对的信心。不是必胜的信心,而是无论何种险境,他都会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信心。

其实对于厮杀汉们来说,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出发前,翟琳儿和翟力也来送行。

翟力道:“邓大人,让我跟你去吧?区区几里山路我还不在话下。”

“翟爷,我也不敢保证蒋童临走前会不会发疯,你还是留下保护翟小姐更加稳妥。”

翟力也知道不现实。他来此的最大任务便是保护翟琳儿,只是刚刚被这队勇士的悲壮所感染,才忍不住请战。

翟琳儿上前几步,道:“邓阳,你一路小心。”

她身上依然穿着皮甲,但重新梳好了发髻,脸色也基本恢复了原来的白净。

邓阳露出一个极为灿烂的笑容,“好。”

他背上自己的长刀,转身喝道:“兄弟们,我们走!”

留下的人只能看到他们匆匆消失在山林间的背影。

一路上,邓阳等人贴着石壁前行,淄水在他们脚下几十丈处翻滚嚎叫,轰隆之声于山谷间回荡不绝。

因为这声响太大,他们之间说话也只能靠呼喊喝叫。

越往前走,山路越加难行,甚至看不出是道路,不过是些稍微低矮一些的草丛罢了。若非向导是一名久在山中采药为生的邓氏族人,邓阳都要怀疑他领错了路。

戌时末,谷中黑幕弥漫,邓阳不敢再让疲惫的队伍继续坚持,找到一处较为宽敞的砂石地安营休息。

不一会,众人在吃过干粮,饮过清水后便陆续陷入梦乡。

清晨的阳光照进河谷之中,雾气笼罩在河水之上,将河面隐藏与白幕之后,只能听到河水冲击崖壁的回响。邓阳继续带人进发,终于在清晨赶到了青石关外。

青石关城位于翁口道南端,自古以来就是古齐都临淄的南大门。它以玉皇山为屏障,借助地势险要,依关而建,有“直淄之门,与南之冲,为出兵索跨”之称。青石关城高约三丈,墙厚四尺,关门上建有城楼。

南北关门相距仅有三十多丈,不算宽大,两翼城墙直抵山崖。两山夹城而立,中间空地不足半里。山阳郡莱芜县在此地设有一处巡检司,收缴过往客商的税赋。

当的邓阳等人穿过狭窄山路,到达关口的时候,几个巡检司刀弓手倚着关门石壁正在闲聊,似乎百里外的战事与他们毫无关系。

这几个刀弓手虽然懈怠,但也不会连邓阳这么一大队人靠近都看不见。

“什么人?站住!”为首的武吏喝道。

邓中义高声答道:“我们是北海郡的,奉制置使、北海郡太守翟良弼大人之命来此协防,有军令为证。”

他将手中一卷纸举起,冒充军令。

“北海郡太守?”武吏下意识的嘀咕道。翟良弼虽然执掌数郡军务,但青石关可隶属于山阳郡啊。

陈丙、邓孝峰、赵成斌、石秀、邓孝青等人则是一下从邓阳后方闪出,各持刀盾,弯腰疾速朝关门扑去,曹远方持弓在后紧紧盯着城头。

邓阳太清楚这帮守兵的德行了,一旦让他们关上门,是不可能再说服他们打开的。

毕竟双方都不归一个郡管,邓阳说破天也没用,反倒不如硬来干脆利落。

至于将来山阳郡找北海郡打官司,呵,那是以后的事了。关他邓阳什么事儿。

陈丙等人很开就控制住了还滞留在关外的几个刀弓手。

门内的守兵眼见不对,就想关上大门,但石秀和邓孝青两名壮汉纵身飞跃,将门后的两个守兵撞飞出去。接着两人以盾护身,将门洞内的其他守兵给一路挤了出去。

邓阳带领其他人从门洞中鱼贯而入。

此时一名身着武官官服的肥硕之人才姗姗来迟。

邓阳整理了一下衣角,朗声道:“我乃东阳主簿邓阳,奉北海制置使、北海郡太守翟良弼大人之命接管此关,围剿冯虎贼寇,还请配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