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乱中取利 - 义取天下 - 骑都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义取天下 >

第135章乱中取利

邓阳等人出城之后,在城外十里处埋伏半天也没见城中有追兵出来,转而进到城西尼山中等待战机。天黑之前,原本散布在城外的叛军陆续都回到城中。同时城门紧闭,防守兵力也增加了数倍。

到了第二天傍晚,临沂城中原本已经逐渐熄灭的火焰突然又再度燃起。即使离着三四十里地,邓阳也被这冲天的火光给吓了一跳。

“叛军莫不是要把整个城池都给烧了?他们是不是准备撤退了?”朱恒喃喃道。

“未必,会不会是叛军内讧了?”陈丙却又不同意见。

严兴宗没有说话,不过他已经在第一时间派出了几队人靠过去侦查。

邓阳在山上看了大半天的火焰,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觉得还是要动起来。

“我们不能在这里死等,得靠上去寻找战机。这样,我带二百骑到城外探查,严兴宗带我二百骑与我相距五里,随后跟进。”

陈丙一听,坚决不同意。“不行!你是一军主将,不能每次都在前边冒险,那还要我们干什么?老严,你还要脸吗?还想躲在后边?”

严兴宗一听,一脸羞愧,单膝跪下说道:“大人,自古岂有主将涉险,部属安坐的道理?末将愿带队先行,请大人在后主持大局。”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同时出生劝阻。最终由严兴宗带人在前,邓阳带队在后。

可奇怪的是,他们一直靠近到距离城池七八里的地方,依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也没见到敌军巡逻兵。

邓阳隐隐觉得陈丙之前说不定真是说对了。前后两队相距不到五里地,这时候严兴宗已经极为靠近城墙。邓阳叫停队伍,隐蔽在一处小树林中,自己则在黑暗中注视着戒备森严的城墙,默默思索。

月上中天,夜里的天幕上散落着不少大大小小的云彩。视线投到百步之外就什么看不清楚了,也就是临沂城的大火将整座城池照的光彩夺目。

一阵快马奔腾的蹄声将邓阳惊醒。严兴宗从马上滚下,急速说道:“大人,刚才我们在城门外看到西门被打开,陆续有不少叛军跑出,却是不成队列,看样子像是在逃跑。我派人抓了几个敌兵审问得知,城内确实是内讧了。”

昨天的时候,城内将领知道雷钧被杀,俱都大惊失色。他们听亲卫营说完遭袭的过程后,没有记着追出城找邓阳等人报仇,而是心照不宣的火速把自己的兵马都收拢回城。

到了傍晚,等兵马基本回城后,各房将领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这些人也不都是一条心的,有来自淮南郡的,也有来自广陵郡的,既有原本的漕卒船夫,也有马匪水寇。这么多人之前能勉强凑到一起,也是因为苗峦、马同的威势而已。

雷钧作为苗峦的心腹元老,连马同都不太放在眼里,自然能把这帮人镇住。现在雷钧一死,临沂城中的叛军顿时成了一盘散沙,谁也不服谁。

众人争执到入夜时分,越说火气越大,逐渐有人开始拳脚相向,之后各自的亲兵护卫也卷了进来,在之后冲突不断激化,变成了各方势力的大厮杀。城中屋舍也渐渐被点燃,终于整座城池都变成了血与火的修罗场。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叛军不想死在城里,纷纷从城中逃出。为了打开城门,甚至与守门叛军也产生了冲突。

“哦?”邓阳与陈丙眼中都露出喜色。“逃出来的人多吗?”

严兴宗道:“初时只是三五成群,我看了有小半个时辰,逃出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慌不择路,有些竟然朝我藏身之处而来,我不敢多留,便赶紧带队离开了,只留下数人监视。仅在那半个时辰里,起码有上千人逃出。”

陈丙遗憾道:“可惜我们大队未到,否则若是有两三千人在此,就可以试试夺城了。”

曹远方道:“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我军本就多是步卒,实在赶不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

邓阳则是在原地不断转圈,对于他的话似乎充耳不闻。

严兴宗道:“我们可以在城外狙杀散乱溃兵,继续给城内的叛军压力,加剧其军心的崩溃。”其他人听了也觉得有理,这样己方优势发挥最大,收获也不小,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分析利弊和部署。

“不,我们是要给叛军压力,但不是去追杀逃兵。”邓阳突然出声道:“我们诈他一下试试。”

陈丙、严兴宗等人都停下话头看向邓阳。

“现在城中叛军还敢内斗,说明是知道我们来的人不多有恃无恐。可是现在我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广竖火把,造出大军围城的迹象,你们说他们还敢在城里待下去吗?”

李苗道:“若是如此,城外大军逼近,城内各怀鬼胎,那为了保命只能先走为上。”

“不错,只要我们做戏做的像,未尝不是一次机会。”邓阳突然觉得李苗这小子这两天状态完全不一样了,也许是报了仇,心态放开了,也敢大胆说话了。他觉得这是好事。

陈丙和严兴宗都是正规军出身,又基本是在边地打转,还真没干过这种戏文里的活计。不过,他们也觉得可以一试,反正又没什么损失。

当下邓阳决定由赵成斌、石秀带上两百人从正北方向佯进临沂。每匹战马上以简陋制作的木制架子绑上约二十个火把,在黑暗中拉开距离,造出机器那人的气势。

邓阳则带着二百骑转到北门外伺机而动。

当严兴宗和赵成斌带着人各自去准备的时候,城中的厮杀已经趋于白热化。

贺助站在府衙的屋顶上,脸色凝重的看着东侧街道上的战斗。他在苗、马二人起事前就是淮南大寇,洗劫的村寨镇甸数不胜数,大有可止小二夜啼的功效。

此时,他的部下已经将漕卒派将领倪乐祖的队伍从大部分城区赶了出去,取得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只剩下东门附近的战事还没有分出高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