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他在撒谎
时间回到半个时辰前,宋县丞正在屋子里伏案疾书。关于案情过程,以及嫌疑人供词等信息,需要做一份汇总出来,等下升堂时是要呈给县令老爷过目的。
房门被敲响,郑捕头垂手站在门外,陈朝跟在旁边,眼珠子在屋里四处打转。
宋县丞眉头抬起发现两人,脸上露出笑容,眼角浮现几道皱眉,“怎么了郑捕头,是不是案子还有什么补充。”
“嗯。”
郑捕头走进屋子,犹豫了下,说道:“卑职确实有点线索要补充。”
“还真有呀,郑捕头辛苦了,行,你说吧。”
郑捕头说道:“是关于赵来宝夫妇的”
很快,郑捕头就把陈朝之前的推测,以及有关赵来宝夫妇俩可能存在的嫌疑一一说出。
听完后,宋县丞失神片刻,重新抬起头时,面无表情道:“你可有把握?”
虽然宋县丞故作平静,但眉宇间的隐怒却表明了此刻心中真实写照。
从线索分析中来看,赵来宝确实存在嫌疑,而‘弑父’这种行为,对于宋县丞这种深受儒家思想的读书人来说,更为深恶痛绝。
本就是一个猜测.郑捕头默默看着陈朝。
陈朝拱手说道:“县丞大人,把握不好说,非要说的话就是五成,查案就是这样,任何一个疑点都存在可能,不可轻易忽视。”
五成就和没说一样。
宋县丞手指摩擦宣纸,眼神深邃看着他:“你可知这件事如果成真,会造成什么影响?”
影响肯定会有一些.陈朝奇怪问道:“这会有什么影响,咱们不是要抓凶手吗。”
纯粹装傻称愣。
宋县丞静静看他一会儿,忽然露出宽慰笑容:“行,我会把你说的写在上面。”
时间回到现在。
许县令听到堂下两人的名字后,微微发愣。
赵来宝下午来击鼓报案,属于受害者一方,升堂审问的自然都是疑犯。
见是没见过两人,但在状纸上看过两人名字的。
许县令那个纳闷啊,怎么把报案人都带上来了?
“这帮混账在做什么,这时候还带错人。”
许县令瞪了眼押人的衙役,皱眉看向身旁的下属宋县丞,“这是怎么回事?”
宋县丞脸色如常,干咳一声,随手把抖开的公文推了过去,“大人您请过目。”
公文目的是让作为主审官的县令心里有数,上面写着案子剖析出来的疑点汇总,后面写着疑犯。
末尾处有赵来宝、赵孙氏夫妇二人名字。
下面还有一段说明,这是后来加上去的,总结就是赵来宝夫妇二人同样有作案嫌疑。
许县令还没来得及看,此刻带着疑惑接过看了眼。
当目光停在最后一行字时,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瞪,“放肆!这是谁写的?!”
这不废话么.宋县丞心想除了我还有谁给你写。
所有人都被突然暴怒的许县令吓了一跳,一脸莫名其妙。
赵来宝脸色依旧苍白,看不出什么,孙雅婷则低着头,胆战心惊。
这会儿许县令好像也明白自己说了句废话,面沉如水:“这是郑捕头那边的结果?”
“是的大人,这是郑捕头手下那个陈朝做出的分析,不过下官觉得很有道理,虽说听起来过于荒谬,但万事皆有可能。
类似的事件,如明德六年雍州地界发生的深井藏尸案,明德十年江州地界的船坞白骨案,明德十六年清远县的人肉包子案,这些都是例子。”
许县令面带怒容,声音低沉:“那你可知这些案子发生之后,都有什么后续影响吗。”
宋县丞沉默了会儿,瓮声道:“官员被罢免。”
这也是诸如此类案子比较出名的缘故,命案可以发生,那是当地治安问题,而弑父这种恶劣行径,那就是父母官教化有问题。
讲道理不可能的,坐上这个位置就要有随时翻船的准备。
“你明知道还要这样做?”
宋县丞苦笑一声:“可案子终归要了结,凶手终究要捉拿归案。”
许县令看了他一眼,淡淡点头,目光在公文上停留片刻,平复情绪,重新开始审问。
“赵来宝,你可知今日为什么把你们带到这里?”
赵来宝拍了下有点不安妻子,抬起头跟许县令对视,“草民不知。”
许县令闻言惊堂木拍响,怒道:“大胆,事到临头还想装傻,本官且问你二人,命案发生前你们为何离家?”
“回大人,草民陪娘子回娘家探亲。”赵来宝精神不是很好,但吐字清晰。
“为何早不回晚不回,偏在命案发生前回娘家,是不是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