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十八块木牌三 - 我真没想当魔尊啊 - 一渡春风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422章十八块木牌三

片刻后,偏厅。杨允思在房子里坐立不安,旁边衙役奉上来的茶水也没有碰。

并不是害怕,而是本能的抵触这个让他感觉阴森的地方,毕竟这里就是朝廷设立出来,专门处理他们这些人的衙门。

哪怕有房子隔着,耳边也能隐隐听到远处刑房传来的惨叫,凄厉至极。

每每这个时候,杨允思都想立马甩袖,离开这个鬼地方。

在这种煎熬中,就看到一名双手双脚袖口卷起来的年轻人,步伐轻松的带着人进来,杨允思当即皱眉:“你们去户部抓人的主事呢,快叫人来,本官公务繁忙,已经耽误很多时间。”

“我就是。”

陈朝举手作揖,咧嘴一笑:“想必这位就是杨尚书本尊了,在下陈朝,从师尉,就是您要找的主事人,不知大人来此所为何事?”

听说对方就是主事,还是一个师尉,杨允思瞳孔微缩,心里别提有多惊讶。

如此年纪轻轻,就是玄清司师尉,这么多年来,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忍不住重新审视对方。

“陈师尉,本官不和你绕圈子,来此只为一件事,听说你带人去我户部抓人,而且抓了不少人,不知他们是犯了什么事?”

杨允思微微眯起眼,虽然对方的身份让他很惊讶,但是年纪摆在那里,心里便没有多少重视,问话的语气也有些严厉。

毕竟位居一部尚书,二品大员,常年久居上位,那气势绝对不是说着玩玩。

一旁跟来的赵开景,顿时就觉察到一股压迫,面色有些凝重。

陈朝也有这种感觉,不过脸上并没有多少变化,看着杨允思轻笑:“杨尚书这是跑玄清司审问来了?不过好教尚书大人知道,去户部抓人,那是上头的意思,那些人有罪,我们自然要抓。”

“他们有什么罪?”杨允思沉声开口。

陈朝来到旁边给自己倒了杯茶,一边说道:“这个嘛,暂时还不能告诉杨尚书,不过后面你会知道的,大家也会知道,如果杨尚书想问的是这件事,那现在答案已经给你了。”

“陈师尉,本官没有与你说笑的功夫,你一声不响,一下子抓走本官手底下那么多官员,致使现在户部乱做一套,各项公务都因此滞停,可知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若是传到御极台,怪罪下来,你可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杨允思眼神冷冷注视那个年轻人:“本官想知道那些人究竟犯了什么事,仅仅是为了查案,没必要扣押那么多人,如果不是什么大事,本官要把人带回去。”

赵开景有些担忧看向陈朝,因为杨尚书没说错,查案是小,如果因此导致户部公务滞停,从而引发一系列乱子,那罪责可就大了。

“杨尚书说了那么多,口渴了吧,先喝杯茶。”

陈朝举杯示意,见对方无动于衷,叹了口气:“杨尚书,你也不要用御极台来吓唬我,孰轻孰重,在下还是分得清。

我抓的那些人,充其量就是户部的管事,真正做事的人,并没有动,小乱会有,但不至于大乱,如何处理下面递上来的事务,我相信户部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未必就需要把人带回去。”

“不是我不答应杨尚书,而是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把人放回去,要是因此闹出其他麻烦,给京城带来危险,那我可就真的百死莫赎。”

前面的话,杨允思嗤之以鼻,倒是心底有些惊讶对方居然懂得这些推诿之词,而且面对自己的压迫还能淡定从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

当然,真正让他惊讶,或者说惊愕的,还是后面这句话。

“给京城带来危险,陈师尉这话是什么意思?!”

敏锐的,杨允思从这句话中察觉到一些不对劲,神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就是话里的意思。”

陈朝喝了口茶,“尚书大人何不想想,玄清司岂会做危害朝廷的事,相反,我们是为朝廷去除危害,这是职责所在,若无绝对的把握,又怎能不顾尚书大人的面子,到您那里抓人?”

“只有事情到了一定地步,必须要兵贵神速,才能杜绝更大的祸患,因此,才不得不出此下策,事先未能通知尚书大人,还望见谅。”

说完,陈朝看了眼陷入沉思的杨允思。

杨允思抬起头,有些惊疑不定:“那些人到底做了什么,他们都归本官管理,若是出了问题,按理说本官也有责任,陈师尉应该明白。”

“这事目前来说,和尚书大人关系不大。”

陈朝话音一转:“当然,如果尚书大人非要知道,也不是不行,本来掌司发话,这件事是要绝对保密的,杨尚书可知庆元的事情?”

“略有耳闻。”不知他为什么说这个,杨允思犹豫了下,点点头。

陈朝说道:“庆元一事,由我亲身经历,也是我亲自处理,义中知府,及其下属飞马县,知法犯法,欺压乡里,这便不说了,但隐瞒私矿不报,并以此勾结外蛮,图谋不轨,杨尚书觉得这种事情,真的只是一个县令,一个知府能做到的事情?”

杨允思略一思索,面色顿变。

陈朝继续道:“在我从剑州回来的时候,玄清司便已经派人过去暗中调查,就在今天,我在调查阮府命案时,恰巧收到来自庆元的一封信,经过印证,这两件事大抵是存在联系的,而且其中涉及范围之广,怕不是一个户部那么简单。”

“这些事情,其实本不想让杨尚书知道太早,以免传到漏网之鱼的耳中,若是因此出了什么岔子,导致我们的计划失败,那不仅是我,恐怕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难逃干系。”

可不是,如果这件事本来没问题,或者说还没到出问题的时候,一旦中途又多了个知道秘密的人,最后出事,该怪谁?

毫无疑问,大家都得跟着倒霉。

杨允思总算明白刚才这个师尉为什么不想说,现在又告诉他,对对方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而是想听的人有没有做好准备。

“别说了!”杨允思背后已经被冷汗打湿,看向陈朝:“陈师尉秉公处理便是,务必除恶,本官绝无异议!”

别的事情还可以盯着尚书的面子,去争取一下,但涉及到通敌叛国这件事,别说他一个尚书,就是皇室的人也绝无幸还可能。

庆元那边的事情,就是现在京城百官群起攻之玄清司的由头,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就忘记庆元案子所牵扯到的问题。

陈朝微微一笑:“杨尚书明白便好,您放心,大人今天只是过来要人,无果,便离开了,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这小子挺上道杨允思神色微动,点了点头起身。

刚要走,又转过来看向陈朝:“多谢陈师尉能如实相告,本官承你一个情。”

因为要不是这些话,他肯定还要想另外的办法去捞人,可按照陈朝刚才的说法,白忠年那些人最后当真和庆元那件事有关系,绝对是十死无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