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上古遗留下来的船
在剑州那段时间,陈朝一直都是紧绷神经。不对,应该说自从离京之后,就始终没有放松过神经,尤其想到刚出京那会儿,在迷雾森林已经算死过一次,陈朝至今依旧心有余悸。
并没有所谓的刀枪不入身躯,死亡就发生在瞬间。
导致后面陈朝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打起十万分的精神,可每次意外来临时,依旧无法避免。
数次的生死经历,直到这一刻,陈朝才算有稍微轻松的空闲。
和张之谦的谈话,对方总是会从各种角度提点自己,多少都会对自己有些帮助,总得来说,陈朝很喜欢和张之谦闲聊。
张之谦就像一颗饱经风霜,刻满岁月沧桑的老树,总能赋予人一种心安神宁的亲和之力。
后面陈朝说笑中提及这个,才明白,这就是读书人的修行,修的就是浩然正气。
这种气息平常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关键时刻却能发挥极大的威力,而也正是这种气息,能让暴躁的人瞬间安静下来。
所以从外面看到锦绣学宫宁静祥和的气氛,并不是错觉,正是这些浩然正气的化身。
某一刻,陈朝忽然明白,为什么那位皇太子老喜欢往这里跑,恐怕不仅仅是来闲游,更多还是这里的氛围,能让对方感到舒心。
浩然正气无法提供给读书人强大的武力,但是却能克制一切阴邪之气,甚至影响到中元的国运。
持身正,方能立命诚,这是锦绣学宫能被成为天下学府圣地的原因。
不论外面发生了什么,锦绣学宫都可以保持内心的正念,不为外力所扰,就像如今朝堂中的纷争。
对于失势,锦绣学宫并没有表现的太过在意,反而平静退下,任看风卷云舒。
这份心性,也是陈朝喜欢这里的原因。
就从张之谦开始,到那位李宫长,陈朝一直都是心存敬意,这些人绝对不缺少智慧,是自己需要学习的榜样。
陈朝从来不认为自己什么天命之子,尤其发生迷雾森林的事情之后,更加觉得需要更多的伙伴。
玄清司是一个可靠的大山,锦绣学宫同样如此。
陈朝觉得,哪怕有朝一日中元倾覆,只要和这两家打好关系,打牢关系,未来就不是绝对黑暗。
所以和张之谦的谈话,除了天心盘这种过于隐秘的事情,以及穿越这种离奇经历,其他事情,陈朝都是很少进行隐瞒。
见两人聊得兴起,杨锦儿便接过煮茶的工作,一边用心聆听,一边注意两人手中的茶杯。
不知过了多久,皇太子赵承炽从后山出来,刚好看到几人,便行了过来。
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陈朝和杨锦儿先是起身行礼,然后才重新坐下。
和赵承炽的谈话,陈朝就没有刚才那么坦然,减少了谈话兴致,当然也没有让人看出来,还是会随着赵承炽的话,附和几句。
其实回京之后,陈朝一直有考虑过一件事情,赵承炽身为中元太子,明德帝的顺位继承人,是否参与过暗杀自己的计划?
这个答案,陈朝心里一直没谱。
倒是偶尔提起明德帝的话题,赵承炽都会轻描淡写敷衍,似乎对他这位父亲,并没有什么谈论的兴致。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避讳。
不过,陈朝多少还是能看出一些区别,赵家皇室的关系并不融洽。
帝王家发生这种事,其实也可以理解,不过太子的表现,还是能看出不同之处。
“庆元一事,给玄清司带了不少麻烦,当然这也不能怪你,问题还是出现在王党那些人身上,那位掌司可有什么应对之法?”
话到中途,赵承炽问起这件事,言语中,像是想从陈朝这里打听到一些内幕消息。
陈朝摇摇头:“暂时还没有,不过,王党那些人心虚,故意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果最后兜不住,就是掰掉他们牙齿的时候,我倒是乐见其成。”
“你有什么办法?”
“办法还没有,不过庆元地方官员勾结外蛮,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就差那个布政使陆英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不过也快了。”
自己送给杨开诚那些人这么大的便利,如果还是一点成果都没有,那他被政敌打压也怪不得谁。
“西边传来战报,蛮疆这次大举扰边,看为入主中元,实则还有更大的阴谋,只是这个阴谋是什么,还不清楚。”
听到这话,不仅陈朝愣了下,张之谦也皱起眉。
“还有这种事,哪里得来的消息?”问出这话的,自然是张之谦。
陈朝也竖起耳朵。
在蛮疆待了一段时间,但说实话,对于蛮疆,陈朝并不算很了解,也就是知道一些有关蛮疆修行,以及冶炼技术。
其他事情,陈朝其实和其他中元人差不多。
“军机处送回来的消息,父皇对此置之不理,但是镇西大将军董谦,却已经来信多次。”
赵承炽喝了口茶,继续道:“不久前的一次大战中,蛮疆雷炎部的一个祭司被俘,从对方口中,得知他们在寻找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中洲境内。”
“据那祭司的口供,这也是蛮人此次不惜代价,也要发动战争的原因,为此,蛮人三大部族已经预谋很久,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军机处,陈朝倒是明白,那是中元一个军方的通讯机构。
这个机构就像玄清司一样,只对皇帝负责,总管天下各军的信息来往,甚至连玄清司,都插不进去手,总之机密等级很高。
没想到赵承炽会毫无顾忌的说出。
“蛮人沉寂这么久,突然发动战争,绝对不是一时兴起,以这么多年边关传来的消息,蛮疆甚至还没有完全恢复巅峰时期的实力,并不合适挑起战争。
眼下如此不惜代价入侵边关,定然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