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西岩要塞
苍茫大地,本是视野开阔,一马平川,但是却在尽头,出现一道深不见底的巨大深坑,东西横亘万里,如同天壑般,将两地完全分开。人们隔岸相望,轻易不敢涉足他地。
一边是开阔的平原,黄沙满天飞,另一边却是起伏的山峦,连绵到远方。
在那些山体上,有着一片庞大的建筑群,旗帜飞扬,气势恢宏,而在四周山体上,皆耸立着高大的城墙,如同长城一般通向远处。
在这道宏伟磅礴的长城之上,布满披坚执锐的士兵,守卫森严,且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庞大的烽火台。
旁边有士兵看守,目光坚定,扫视山外的苍茫大地,在这些人脸上,充满坚毅之感。
烽火台中尚有余温,燃烧的灰烬到处都是,山下是一片营地,不时还能听到将领的呼喝声,以及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彼此搀扶经过。
但比起不久前,此刻的长城外,已经算是极为安静。
山下营地外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距离前方的天壑只有数十里地。
此刻,那平原上尸横遍地,整片土地仿佛都透出血红色,刀枪剑戟到处都是,战火焚烧,滚滚黑烟弥漫,景象惨烈。
说出这里,中元无人不知,镇守西域之地的西岩要塞,建立于高祖皇帝年间,存在至今已达数百年之久。
若无这道要塞守护,中元王朝便没有这几百年的太平生活。
甚至之后著名的平蛮之战,最终的胜负,可能也会被改写。
如今平静多年的蛮疆,再起战火,袭扰边疆,西岩驻军已然与之经过数次交锋,双方各有损伤。
不过依靠着天壑作为第一道屏障,蛮疆的几次冲锋,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但在不久前,蛮疆越过天壑,对西岩驻军发起了一波猛烈冲锋。
这次冲锋中,西岩驻军伤亡惨重,设于数十里外的营地都受到波及。
原本难以逾越的百米天壑之险,在那些可以飞天的蛮知高手眼里,如同虚设。
蛮疆身形高大,力量强悍,集众人之力不知从哪里推来三根铁棍,稳稳砸在对岸,形成了桥梁,至此,蛮疆大军便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此前,蛮疆以巨大石岩作为支柱桥梁,连通两岸,但是在火炮的不断轰击下,全部损毁,使得蛮军伤亡巨大。
这才没多久,蛮军便以更为坚硬的铁器作为桥梁,又有蛮知打头阵,致使西岩驻军损失惨重,险些失去长城外的阵地。
天壑是中元对蛮疆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难跨越的屏障。
如果失去这道屏障,西岩驻军只能退守长城。
而长城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远没有天壑那么易守难攻,很难阻挡住力量异于常人的蛮疆大军,失守只是早晚的问题。
一旦失守,背后便再无险要可守,据此地百里之外,便是云州,数十万人口,届时,皆全要葬身蛮人的铁蹄之下。
而从云州开始,跨越数州之地,直到王朝中心的京畿地区,没有任何天险阻拦,面对如狼似虎的蛮疆大军,其后果不敢设想。
如果陈朝在此,便不会怀疑边泰那些人说过的话,打开西岩要塞大门,中洲大地,便是任蛮人肆意完虐的乐园!
覆巢之下无完卵,届时的中洲大地,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可想而知。
西岩营地内,气氛沉重。
中心大帐里,军中将领齐聚,每个人都饱经战火洗礼,透出杀伐之气,面庞冷硬,但彼此凝望间,皆是心事重重。
无人说话,大家都看向上首位的白发统帅。
此人生有一双虎目,方口阔鼻,眉发皆白,少说也有六十之龄,但依旧精神矍铄,身形挺拔硬朗,身穿厚重斑驳的明光铠,面无表情端坐,不怒而威。
哪怕今日一战,西岩驻军损失惨重,人心惶惶,但这位白发统帅依旧稳如泰山,波澜不惊,也感染了其他等将领。
也只有这位白发统帅,镇守西岩要塞,才能让他们军心安稳。
此人便是董谦,年少时曾跟随宁王身边,经历过数次平蛮之战,经验丰富。
朝廷能安排董谦为镇西大将军,也是出于这个目的考虑,只有熟悉蛮人的作战风格,才能更好的指挥军队防备。
然而今天这事,却是众人镇守边疆这么多年来,头一次发生,差一点,连营地都要被攻占。
“大帅,今日防守失利,是属下领导左营无方,请大帅责罚。”
一位中年将领见气氛沉默,率先打破安静,起身行礼。
有人说话,让其他人也都松了口气,当场就有人开口:“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早干什么去了,李明,你可知今天一战,我们损失有多惨重,三万多将士全部埋葬于此!”
“周将军莫要这样说,谁能想到蛮人会有那般本事,竟找来铁器搭桥,可惜军中火炮之前消耗巨大,京中回信,后续的火药还需几日尚能到达,不然,今天就不会这样的结果。”
另有一位将军出声,不想大家伤了和气。
“没错,郑将军说的有道理,今天这一战实属仓促,蛮人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别说李明将军的左营,就是周将军你的右营,甚至是我们前后营,换谁上去都一样。”
军中分四营为战,战时皆以统帅所在的中营为主,其下各有武备辎重营房若干,今日坐在这里的,都是各营说得上话的高层。
右营将军周熊闻言,冷哼一声,“那可说不定,谁都知道左营是武威府编充过来,未经真正战火,只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以为打了些强盗山匪,就可以目中无人,这次和蛮人作战,不就露相了。”
“依我看,左营也就能去剿剿匪,打打安州那些强盗窝子,上战场,还是回去多练练吧,也好过白白枉送了性命。”
众人看了眼李明,没说话。
之前左营收编武威府的几万兵卒,进行扩充,确实有不少人在军营中说出一些不好的话,虽然及时得到制止,但难免传到其他各营将领耳中。
现在除了这种事,难免成了被攻击的靶子。
李明脸色涨红,张嘴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毕竟事实如此,又出了这档子事,无力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