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想个好诗名 - 我真没想当魔尊啊 - 一渡春风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71章想个好诗名

“听说你是家乡遭逢妖患,流难至此,家中已无亲人?”等陈朝喝了口茶,张之谦这才面带笑容问道。

这件事我来到京都没说过,哦对,张元宋知道这事陈朝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其他几人面露异色,似乎对陈朝还有这层经历很意外。

张之谦抚着短须,笑眯眯道:“男子二十而字,这一直是我们中元的规矩,既然你家中已无亲人,老夫便做主替你家中长辈赐字,你看如何?”

这个老狐狸.听到这话,方鹤云面色顿时一变。

替人取字这种事,向来备受重视,基本上皆由当事人的长辈来完成,特殊原因除外。

所以刚才张之谦,才会问陈朝家里的情况。

但这不是重点方鹤云瞬间猜透了老友的心思。

以张之谦的身份地位,给陈朝取字,对陈朝的好处自然不小。

先不说张之谦曾为礼部尚书,在官场上的影响力有多大,光是锦绣学宫亚宫这层身份,就足以让其备受瞩目。

他给陈朝取字,相当于给陈朝镀了一层金。

足以羡煞无数人。

同时,陈朝等于直接跟锦绣学宫绑在一起。

哪怕陈朝不加入锦绣学宫,但有了这层关系,日后肯定是要对锦绣学宫更亲近一些。

而老友张之谦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就凭陈朝昨晚那首诗,诗才可见一斑。

倘若以后再有好诗流传出来,只需说陈朝是锦绣学宫的人,所带来的名气同样也会给学宫带来可观的收益。

“你这老货,此事之前怎么不说?”方鹤云直接吹胡子瞪眼。

他刚才伸出橄榄枝,陈朝无动于衷,但看其样子,显然并非自己的原因,而是因为陈朝这个人,确实无心文坛开拓。

他猜张之谦本来也有这种想法,但自己却无意间成了探路石,人家直接换了个方法。

方鹤云刚认识这个陈朝不久,并不清楚陈朝的背景信息,如果知道,刚才他自己就抢先一步了。

张之谦面不改色,淡笑道:“忘了。”

你哪是忘了,明摆着就没想告诉我方鹤云长叹一声,苦笑摇头。

严律仁同为学宫自家人,对此自然乐见其成,笑呵呵看着。

太子赵承炽心里同样惊讶不已,因为他还知道另一件事,这个陈朝,好像还颇受那位深居简出的宫长青睐。

这会儿陈朝也搞清楚了状况。

这位亚宫要给自己取字?

拒绝,还是答应?

这还用选吗,当然是答应他!

锦绣学宫作为朝廷官员的供给地,本身却很少干涉朝政,但没人会忽视它潜在的巨大能量。

自己现在正愁底牌太少,如果能跟锦绣学宫搭上关系,那还用得着担心宁王的威胁吗?

至少,可以无限削弱来自宁王的压力。

当然,如果只是以普通学子的身份加入,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加上一个亚宫那就不一样了。

“你觉得如何?”张之谦看到脸色似有变化,再次开口问道。

镇定镇定,不能太激动让人看出猫腻.陈朝平复了下翻涌的情绪,起身作揖:“多谢亚宫老师,学生荣幸之至。”

居然直接就以学生自居了,众人眼神颇为古怪。

张之谦深感欣慰,笑眯眯看了他一眼,对此并无不妥,沉思片刻:“你名陈朝,表字便叫夕荣,怎么样?”

陈朝,陈夕荣么.亭阁内众人在嘴里念叨了下,忍不住微微点头。

一朝一夕互相呼应,便是寓意陈朝一生都会荣光加身,很有意义,有厚望,也有祝福在内。

夕荣陈朝觉得还不错,合手作揖道:“多谢老师赐字。”

字不字的无所谓,主要是以后自己也能跟人炫耀了。

没想到这次来学宫还有意外收获,陈朝觉得值了,连心里的因并蒂血莲闹得烦闷心情都消减许多。

这时,赵承炽放下茶杯,意味深长笑看陈朝:“都说你诗才了得,你自称张亚宫的学生,现在字也取了,何不赠诗一首,说不定日后还会被传为美谈。”

你不像好人啊太子殿下陈朝心头一跳,发现其他人都看了过来。

“此举大善!”严律仁精神大振,纯粹是好奇心作祟。

张之谦摆摆手:“写诗该有适宜心境才行,哪能说来就来,你们不要为难夕荣,他昨夜方才作诗,赠诗就算了。”

话虽如此,那频频望向陈朝的目光中,却是略带期翼。

这要是拒绝,估计刚得到的名气效应就要大打折扣了.陈朝搜刮脑汁。

目光游离,看向山坡间一片凌寒盛开的梅树,随着呼呼冷风刮过,几朵娇艳的梅花飘零,他眉头紧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