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同僚
京都城在很久以前又叫玉京,传闻乃上古人皇的故都。不过当时京都还没有如今这般繁华而庞大的规模。
经历后世王朝变迁、扩建、扩修,方才有了现在模样,前朝改玉京为京都。
玉京这名字依旧在用,在偏远地区依旧保留着这样称呼,大家提及时多说玉京如何如何,但现在人们更多记得京都,偶尔才会说起以前的称呼。
玉京二字,反倒成了一种追古往昔的纪念。
京都内,宫城只占一小部分,防卫森严,而外城区域最大,大街小巷纵横交错,青楼楚馆,酒肆茶肆,商铺百业林茂,小摊小贩组成京城繁茂景象。
这里治安同样严明。
前朝末期京都遭遇战乱波及,许多建筑毁于战火,后中元立国,于废墟上重建安平国度,时至今日,其规模远超以往。
刚刚立国那会儿,京都秩序还未完全稳固,常有贼人作乱,扰乱安宁,仅靠金吾卫跟京兆府,无法维持城内治安。
直到玄清司建立后,这种情况才逐渐得以改善。
金吾卫主要负责宫城内巡防治安,起初也有玄清司一份,后来权力分化,玄清司遭到打压。
现在除必要时候,玄清司已经不再插手宫城事务。
偌大的京城大大小小坊市街道不计其数,除武威府屯军以外,三个衙门真正负责城内治安的人,加起来不过一万多人。
分布在这庞大城池内,基本泛不起多大浪花。
所以都是几个人一组负责一片区域,这个区域有多大,也是看情况而定。
玄清司这边以师尉为基础,手下五人一组,分成至少四个组,当值时候便是一组五人负责某一片区域。
除了子午换值时,平常各组之间互不干涉。
每组配备一个勘灵盘,这是星天监的法器,可以勘测异常气息,包括但不限于妖气,若有妖物作祟,在一定范围内也会鸣动示警。
上次陈朝在老董家遭遇的那伙人,其实就是一队满编制的玄师小组。
阳光正暖。
陈朝跟着几位同僚来到他们负责的区域。
路边边堆着还未融化的积雪,街上人如流,形形色色,或揣袖,或披着大氅,有商贾,有富家子弟,也有平民百姓,偶尔马车穿插而过,不一而足。
街边摊贩吐着白气,吆喝叫卖不绝于耳。
一路走来,行人络绎,大都穿的臃肿,用以抵御外寒。
武夫是不畏严寒的,所以他们穿的都很单薄,却也不觉多少冷意。
这里有永福、民安、顺河三个坊市,就是以后上班的地方。
每个组管理的区域不一样,有的比他们少,只负责一个坊,也有比他们多,管理四五个坊市,甚至更多都有。
这方面纯粹看上面调配,或跟个人能力有关系,然后无形中,就会以管理地方大小,在玄师内出现一些地位高低之分。
陈朝倒是对现状挺满意,管理的地方太多,先不说忙不忙的过来,但肯定不会轻松。
今天他换上一身得体的玄师制服,带黑璞头,与做捕快时不同,玄师璞头不需要繁琐的束缚,前方有弧度,后面凸起,造型圆滑一体,两边垂下一截丝带,脱戴很方便。
衣服黑色打底,系着宽大的蹀躞腰带,袖子领口绣着精美花纹,原本宽松的裤口袖口被软甲套包裹,显得很紧实,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精神。
蔓延的红纹在胸前绘出一头威武獬豸,腰间佩刀,悬挂象征身份的牙牌。
陈朝本来样貌就不差,因常年锻炼身形均称,又非那种四肢发达的大块头,面庞轮廓刚硬,眼神有光,配上这身制服,英武不凡,威风凛凛。
路上行人频频投来目光打量,其中尤为女子居多,倒是让旁边几位同僚有些羡慕嫉妒。
“我说陈朝.你是叫陈朝对吧,兄弟几个跟你走一起咋就那么憋屈呢。”
开口的是四人中一个面颊微胖有些圆润的男子,笑起来眼睛就成一条缝,给人滑稽感,二十五六年纪,叫朱远光,字厚福,家里开布行的。
其他三人点头附和。
来的路上彼此已经有了初次接触,互相通报了名字,知道陈朝没表字。
“厚福这话不错,以往那些小娘子都是看我的,毕竟以前我是队伍里最帅的。”
说话的人叫赵开景,字润和,说话时喜欢吹一吹额前一缕头发,挺骚包,跟皇室同姓,但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五百年前倒可能是一家。
他这话一出,顿时遭到其他几人白眼。
“你说这话也不怕遭雷劈。”
“呵呵。”
当先说话的人叫杜勇,字大胆,后面发出冷笑的人叫黄腾,字升平。
两人年纪最大,嘴上积蓄着零碎胡须,个头相当,不胖不瘦。
玄清司挑人其实挺有点外貌协会的意思,很注重身材相貌方面,除非实力或天赋强到可以打破这些陈规。
其实武夫体系跟外面那些横练的普通武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会练一身铁疙瘩。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种人一拳能撂倒一个,不带喘气的。
事实上,很多武夫都是从一身铁疙瘩那时候过来的,但之后入了境,窍气升腾,这些疙瘩就会化为纯正力量敛入身体。
所以说如何区分武夫跟入境武夫,其实并不难。
几人互相鄙夷一阵,气氛挺和谐,并非是想欺负陈朝这个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