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修行者的觉悟
“《资修通鉴》?什么玩意,异世界版的《资治通鉴》?”
谢望安带着点难得的兴趣扫了眼封面,上面写着书名和作者名。
“李槐乡……竟然不是司马李,司马槐,司马乡?”
少年翻开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序言:
修真之士,所慕者长生久视之道也。自朝生暮死之蜉蝣,进而求如山岳稳固、似江海不竭之遐龄,再由山海之寿,以臻永恒无极之境,得永生矣。
(修仙者,追求的是长生,从蜉蝣之命到如山如海般的长寿,再从山海之寿到永寿无疆)
然则永生之后,复何求?又何为乎?
(可永生之后呢?又有什么呢?)
身为凡夫,吾深知吾乐之所由,皆系于他人。吾乐见天下苍生之乐,亦同苦其苦,此吾心之不竭源泉也。
(身为凡人,我清楚的知道我的快乐源自于他人。吾乐天下苍生之乐,苦天下苍生之苦,此为吾之不竭动力。)
然则,若得永生,复何所求?又该何所向往?
(然永生之后呢?我又该追求些什么呢?)
仙人虽托梦于吾,徒述仙途之妙,其理仅浮于言辞之间,未入心髓。
(仙人托梦与我,也只是口头告知成仙的美妙,这种理解仅仅漂浮于口头。)
吾思复思,终不得其解,乃至疑吾身非仙途之材,盖天赋所限乎?
(我思来想去,始终不明白,甚至以为我大概是天生不适合追求仙途。)
终焉,于一日之晡,睹天边荷锄而归之田夫,恍然有悟!
(终于,在一日傍晚,看到天边荷锄晚归农夫,恍然大悟!)
仙道无穷,觉其宜者,半途而止亦可。永生无疆,遂生虚无之感。
(仙途无终,觉得合适,中途停下便是。永生没有尽头,于是生出虚无。)
吾不解仙家所谓无为逍遥之境,然人间冷暖,最契吾心!
(我不懂仙人口中的无为逍遥,但我知人间冷暖,最得我心!)
“吾不解仙家所谓无为逍遥之境,然人间冷暖,最契吾心!”
“好啊,这句写地真好!”
似是找到了心底里的共鸣,少年一下子就来了阅读的劲头,他将此书仔仔细细地通读了一遍,对这世界的修行琐事也有了框架性的了解。
“这世界的修行体系好像有点意思啊。”少年如此想着,旋即抓起另一本名为《灵煞资兑论》的书看了起来。
他看地起劲,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他竟然真的整整看了一夜书,这要是放在他以前的世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可他还不知足,甚至是天亮了都不知道,看完又一本后直接抓起下面一本书。
不过,石老要求一晚上看完的任务也确实是没完成,但谢望安不在意这些,也深知前者不会计较这些。
“这本就不用看了,老张怎么把这本也拿过来了。”石老在少年不经意间就来到了密室,不忍心打扰对方,遂站在旁边安静瞧了一会儿。
谢望安循声抬头看去,而后又看了看手上的书,书封上写着“启煞明悟”这四个字。
于是他问道:“石老,这本书怎么了,为什么不用看?”
“我们冶剑宗是修灵炁的,那本书是给修煞炁的人看的。”
“煞炁?我还以为这世间只有灵炁呢……”
“不重要,你既然已经入了冶剑宗,就相当于已经选择了修灵炁,无法改变了,中途变道会死人的。”石老从少年手中收起此书,而后朝门外大喊:
“老张!将这本书放回去吧!怎么把这本书都拿过来了。”
喊话间,一个光头凡人长工走了进来,将石老手中之书小心地拿走了。
“书上的东西都记下了吗?”石老转身向室中少年问道。
“大致都记下了。”
“好,那我来考考你。从四境提升到五境界需要什么?”
“需要异火珠一颗,灵芝根木一块,龙髓金刚石一块……”
……
谢望安对答如流,石老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了,那把仙剑你现在掌握几式剑术了?”
“弟子不才,目前只掌握了其中一式,前日考核时使用的便是这一式。”
“哦?怨焰冢吗?凰血剑的剑术宗籍内并未有详细记载,老头子我也就记得这一式了……不过……你是从哪里学得的这一式?”
谢望安的神情中忽然闪过一丝不可察的诧异。
怨焰冢?凰血剑?我所铸的难道不是天赋剑吗?
旋即,他快速思考后答道:“遗藏中有此剑的剑术图谱,只是其经弟子翻阅后便自动焚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