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劝诫
“陶雷他在欺骗你!其实现在能决定北魏流亡王庭命运的并不只有他一人。
你想过没有,如果皇上答应赦免北魏流亡王庭,你就可以重返北魏,北魏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存在。”
“什么?这怎么可能?皇上怎么会赦免北魏?”阿拉娜双手握住李沐妍的双肩,不可置信地说道。
“对,这在五年前确实不可能,可是五年后,这就很有可能!”
“你快说!”阿拉娜急切地追问。
李沐妍笑着说:“五年前,北魏是一个有独立疆土的王国,对大夏有威胁。可是五年后,北魏已彻底没落,所谓的北魏只保有很小的一块地,皇帝死了,只留下孤儿寡母和寥寥无几的臣属。
在这种情况下,北魏甚至比不上一个实力强大的世家大族。北魏对大夏不存在任何威胁。”
阿拉娜无奈地叹了口气,认同地朝着李沐妍点了点头。
“所以说你可以让你的儿子阿繁达向大夏皇帝上表,请求成为大夏的藩属国。每年向大夏纳贡。这并不会增加北魏多少负担,你每年送给陶雷大量银两,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就可以了。一旦皇上同意,北魏就可以和大夏正常通商,北魏会赚到更多的钱。
你和你的儿子还有你们的臣属和百姓,都可以光明正大地活着!”
“可是陶雷他不会放过我和阿繁达。他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阿拉娜眼中现出恐怖的神色。
“他会找理由灭了北魏。他手握漠北三十万兵力,一声令下,半天就可以让北魏灰飞烟灭!”阿拉娜颤声道。
李沐妍抓住阿拉娜的手,“所以你要帮助我们,把陶雷拉下水。你要在皇上面前说出当年陶雷是怎样接受北魏的贿赂,才没有对北魏赶尽杀绝。有了这条罪名,陶雷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又怎有机会灭了北魏?”
“万无一失吗?”阿拉娜盯着李沐妍的眼睛,希望她给自己一个定心丸。
“我不能说一定是万无一失,但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你愿意一辈子这样屈辱地生活下去吗?我不逼你,这事你自己考虑。
你也不用急着回答我。你想好了,告诉我一声就行了。”
“我怎么和你联系?”
李沐妍笑了笑,“你回京城后,你住的小院外会有很多乞丐。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帮你找到我。”
“乞丐?”阿拉娜又重复问了一句。
李沐妍点头,“对,乞丐!”
李沐妍没告诉阿拉娜,她之所以会发现她的住处,也是因为乞丐们的探查。
乞丐们早就发现了陶府附近这个奇怪的院落,里面明明有人居住,可从来看不见主人进出,只有一两个固定的仆人每隔一段时间出来采买一次。平时一直大门紧闭。乞丐们就把这情况汇报给了李沐妍,李沐妍让慕景衡去查了这所院落的户主资料,发现它居然是陶雷的产业。
李沐妍并不能确定阿拉娜就住在里面,但陶雷的行踪,乞丐们一直在跟踪,没有去过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样一来,这间距离陶府很近,又很奇怪的小屋子,就引起了李沐妍的怀疑。
陶雷如果在自己的院子和这所院子之间开挖一条地道,工程并不巨大,尤其陶府刚刚新建完毕,在建新宅的同时开挖地道,挖出的泥土,以及建设地道所需的建筑材料的购买,很容易遮人耳目,不会让人发现端倪。
不过这只是李沐妍的猜测,她是准备这次木兰围场结束回京后,就去亲自探访一下的。
刚才她只不过是诈一诈阿拉娜,谁知果然就诈出她住在那所宅子里。
树林外有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传来,李沐妍说道:“应该是陶雷带人来找你了。有事再联系!”
说完,李沐妍闪身进入密林更深处不见了。
阿拉娜擦干脸上的泪痕,抻了抻衣服上的褶皱,往林外走去。
她才走没几步,陶雷就焦急地冲进了林中,看到她完好无恙,这才放下了心。
陶雷有些恼怒,“你怎么一个人乱跑?我说过的那些话,你全忘了吗?”
阿拉娜没说话,低下了头。
陶雷一把抓过她,裹挟着就往外走,边走边说:“从今天起,你就待在营帐中不许出来。你要知道,你这样乱跑,是会害了我和你的!”
出了树林,一行人翻身上马,马蹄得得,渐去渐远。
李沐妍等了好一会,才从密林中出来。
林外空无一人,她的马儿也不在。
当时她怕陶雷的人找来,打了个唿哨,让马儿跑远了。
这次,她再打了个唿哨,静等她的马儿到来。
不一会,有马蹄声响起,来得不仅是她的马,还有慕景衡骑马而来的身影。
李沐玫再次进了慕景然的营帐。
丽妃和慕景然之间不一般的关系,让她危机感陡升。
她若不能成为对慕景然有用的人,很有可能会被他弃之如蔽履。
“王爷!”李沐玫凑到慕景然近前,叫道。
慕景然头也不抬,“你一个小斯,没有本王的吩咐,不要随便进入本王的营帐。”
李沐玫讨好地说道:“王爷,七王爷和宋皓云都来木兰围场了。王爷你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吗?”
慕景然抬头看了一眼李沐玫,冷笑道:“你不是对本王说你有办法吗?结果呢?一点作用也没有!”
“王爷,怎么会没有作用呢?双雪殿里,每个宫女和太监的脸都被打肿了,这就说明庄妃在意这件事。庄妃不同意,他俩就没可能!”
慕景然又冷笑道:“依本王看,倒不一定,你不了解我那个七弟,他性子倔,一旦认准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头!”“王爷,我正是为这个事来的。要不,咱们索性就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她低头附耳对慕景然悄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