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挫折意味着新的开始
“——所有的挫折的出现,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听了季新瑶讲了“实际场景测试”并不顺利的情况后,杨子江说了上面这句话。
在“生猪养殖设备集群智能控制系统”实际场景测试中,除了环境监测和新风控制这两个单元系统运行正常,其余的每个单元系统几乎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次实际场景测试的第一项就是发酵饲料自动传输测试,猪舍外的饲料塔把干饲料自动输送到和猪舍相连的饲料发酵池,菌液发酵罐按设定比例自动向发酵池喷洒经过扩繁的微生态菌液,发酵池内的搅拌系统自动对菌液和干饲料搅拌后密封发酵。最后,发酵后的饲料通过饲料传输管道送到猪舍内猪圈的饲料槽中。
“你们闻闻,散发着一股面包香味——”在饲料发酵先期试验的时候,江大江抓了一把发酵饲料说,“像这样用手攥不出水来,而且还能捏成团就非常好......”
就是“能捏成团的发酵饲料”造成了在饲料传输管道——养殖人员习惯称呼为“料线”中的饲料残留。
实验室猪舍的猪圈是按照并列式分布的,中间通道的两侧各有15个猪圈。实验室猪舍的“料线”,一根悬在猪舍上空的pvc主管道下面连接了30根“八字型”的pvc管,这些按“八字型”分叉的pvc管道按每列15根,分别通向两侧猪圈的饲料槽。
饲料残留主要发生在主管道和分叉的pvc管道的连接处。在没进入实际场景测试前,那时每个圈里只有一头哨兵猪,需要运送的发酵饲料量很小。
进行实际场景测试,每个圈里共有30头猪——需要运送的发酵饲料量巨增——饲料残留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
自动饲喂系统出现料线残留饲料的现象后,生猪饮水智能监控系统、地面清粪机器人和粪沟清粪机器人,这两天也相继暴露出来比较严重的问题。
就有一个猪圈安装了生猪饮水智能监控系统。
“小流量监测是自工业动化控制的一个难题。”在进场实际测试前,老自动化专家王超说,“我们现在进的1500头猪平均体重在15公斤左右,水的流速应控制在每分钟250~500ml的范围内。由于每头猪的每次饮水量很小,一般的常规控制阀,如果阀门长期在小开度运行,就会出现抖动,造成控制不精确——咳咳——”老专家说到这儿咳嗽了两声,最近他好像有点感冒。
“接近我们需求的只有微小流量的控制阀,价格较贵。我选了一种,1800元。我还要对滑板控制阀针做一些改进——”
最后决定,为了在实际场景验证进行验证“饮水智能监控系统”,仅对一个猪圈进行饮水智能监控,在这个猪圈4个饮水器上安装4个改进后的流量计。这是杨子江建议的。
杨子江这么建议主要出于两个考虑,首先是改进流量计需要王超到场指导,要尽量减少他的工作量。
最近他发现老爷子的身体状况似乎不太好。再就是微小流量控制阀的价格,将限制饮水智能监控系统的落地应用,这套系统它本身还有一种“特殊使命”。
每个饮水器的上方同时还安装了猪耳标读写器,读取每头猪特有的耳标。自动对个体进行识别并记录饮水量数据。建立每头生猪的健康饮水模型,判断和发现饮水异常的生猪,通过app终端产品向管理者进行预警。
在非实际场景测试环境中,每个猪圈就有一头哨兵猪,耳标读写器所读取的猪耳标是唯一的——识别哪头猪在饮水非常准确。
但是,进入有30头猪的猪圈实际场景测试中发现,安装在饮水器上面的耳标读写器经常发生误读。
比如,读取的耳标数据不是真正饮水的那头猪——是离读写器最近距离的另外一只猪的耳标——数据采集采取了“最近有效值原则”——哪只猪耳标离得近就采集那个数据。
地面清粪机器人的测试主要是在两个时间段进行,一个是早晨——这个时段猪的排泄量最大,排粪量约占总排粪量的30%。另一个时段是在每次进食后——5分钟左右猪就要开始排泄1~2次。
清粪机器人前期测试的时候,每个猪圈就有一头哨兵猪,一头猪的粪尿量不大。猪圈内的地板是比较干爽,没有暴露出车轮打滑的问题。
地面清粪机器人在有30头猪的猪圈内清理粪便时,由于30头猪较多的尿液和饮水滴漏造成地面局部非常湿滑,机器人车轮出现空转现象从而导致行走偏航。不能按事先规划的路径清理漏缝地板上面的残留粪便。
粪沟清粪机器人是在猪圈漏缝地板下面进行工作。
在实际场景测试中,和有一头哨兵猪的情况不同。整个猪舍1500头生猪从漏粪地板掉落下来大量的猪粪,经常会落在激光导航传感器的窗口上面。激光传感器发射激光被遮挡,返回来的激光也不能正常反射到接收器里。
季新瑶决定,除了必须留下的少部分人外,团队大部分人员撤出猪舍。
留下来的一共是三个人。其中两个人是大江生物公司的技术员,还有一个是青枫智能公司的工程师。
大江生物公司的技术员本来也要在猪舍里一直工作到这批猪全部出栏,才能完成小猪、中猪、大猪各阶段的数据采集。
通过微生物饲料试验组和普通饲料对照组的数据采集,进行提高存活率、防病抗病、节省饲料等方面的对比,检验两种不同的饲料对生猪的饲喂效果。
青枫智能公司也需要有一个工程师留在猪舍。由于读写器经常发生耳标误读现象,需要这个工程师要将人工记录的具体的每一头猪的饮水情况,实时和管理平台进行沟通。
把人工记录的正在饮水的猪和读写器自动记录的耳标进行识别校准,排除误读现象。保证每头猪都能建立起正确的健康饮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