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赀选 - 汉吏! - 科创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汉吏! >

第163章赀选

第163章赀选郭解问清楚了霍庠老的宅院方位,带着义纵一人前往了闳门,贯穿闾里的大街,道路两旁全是二层重屋,居住条件比起乡里优渥不少。

麦芽以春、秋二时造。

九月正是当利里忙碌的时间,家家户户赶在秋季制作饴,里吏也是赶在九月到来以前,带着戍边的里民回来。

郭解走在当利里的里巷,闻到两旁的宅院都传来一股麦芽发酵的谷香,时不时有平帻庶民御着牛车,运送来一整车的麦芽。

闾里不允许骑马御车。

平帻庶民看见了一身皂衣的郭解,满脸惊慌,愣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郭解离开,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把麦芽运回宅院。

郭解不会多管闲事,仗着手里有点权力,不让当利里的里民御着牛车进入闾里。

法规是死的。

人是活的。

平帻庶民总要吃饭。

总要生存。

郭解走向霍庠老宅院的一路上,见识到了底层庶民,对于皂衣官吏的畏惧,刻进了骨子内,凡是见到一袭皂衣、皂色帻的庶民,像是被人定身了一般,瞬间僵在了原地。

等到郭解离开了,平帻庶民这才恢复了行动,大口的呼吸。

“好在先帝颁布了减訾为吏的政令。”

郭解感慨道:“赀选不再局限于十万钱以上的中家,骤降到了四万钱,又有迁徙陵邑的政令,使得平帻庶民也有了选拔为吏的机会。”

陵邑制度最大的目的是土地再分配,财富再分配。

占据大量田地的豪强公卿,迁徙到天子的陵邑,郡县的田地就空了出来。

可以进行再次分配。

平帻庶民傅籍办理了户口以后,需要给朝廷缴纳田租、算赋,还要参加兵役、徭役,却还有很多庶民愿意傅籍。

就在于朝廷给出的福利。

一个是免费的小学教育。

二个是按户授田,朝廷分配宅基地、耕地、经济用地。

三个还是因为兵役,汉代当兵,是平帻庶民最重要的一个上升渠道。

平帻庶民小的时候通过免费小学教育,读书识字,达到赀选为吏的标准。

成年分户了以后,朝廷按户分配田地,再加上汉景帝把赀选的财富标准降到四万钱。

平帻庶民有了两个上升渠道。

一是当兵,二是赀选为吏。

不论是当兵,还是赀选。

平帻庶民想要出人头地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写的隶书更好看,识的字更多。

所以里吏、田典想要包庇霍庠老,得知他有可能犯罪,甚至凑钱赎罪。

就在于霍庠老善于教授蒙童。

郭解来到了霍庠老的宅院门口,种着一棵榆树,院门破破烂烂,可以看见院子内的场景。

这是一座官大夫的七宅宅院,二百一十步见方,在当利里属于比较大的宅院,却能用一个低廉的市价租下来。

只因霍庠老在宅院内教授蒙童,说是宅院,不如说是当利里的闾塾。

院子内的一棵高大庭桐下,叶子金黄,一群穿着麻布襦袴的孩童,正在用渴求的目光,看向正在教授隶书的霍庠老。

这些孩童心里很清楚,唯有获得学识,等到十七岁服兵役,才能让他们摆脱底层身份。

垂鬟孩童们极度渴求知识,跪坐在地面,拿着树枝,正在苦练霍庠老教授的隶书。

旁边,有个怀有身孕的细君,正在井边浆洗衣服,看着刻苦求学的孩童们,摸了摸高高隆起的小腹,俏脸露出温柔的笑容。

细君拿着几名蒙童弄脏的襦袴,晾晒在门口的衣桁(heng)上,看见了门口的两道皂衣身影。

“呀!”

细君惊呼了一声,湿漉漉的襦袴掉在地面,穿着翘头履的两脚一滑,朝着后面跌倒。

“夫人!”

霍庠老的神色大惊,扔掉手中的木牍,想要跑过去搀扶细君。

两人的距离比较远,已经来不及了。

他一脸的悲痛,只能眼睁睁看着夫人摔倒在地面,保不住腹中的胎儿。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冲了进来。

郭解眼疾手快,及时拉住了细君的手腕,避免她摔倒在地面。

“多谢君子。”

细君赶忙行礼,随后躲到了霍庠老身后,畏惧的看向两名皂衣小吏。

霍庠老急匆匆走过来,郑重长拜,道了一声谢,打量突然闯入家中的两名皂衣官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