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起飞
第900章起飞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为弥补本国劳动力不足,已经开始从殖民地吸纳人口。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从北非招募的士兵,主要以白人为主,和法国人至少在外貌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戴高乐在北非招募的那些自由法军,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非洲裔,如果这部分也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入法国国籍,那法国的色彩就更丰富了。
也不能怪这些在意大利作战的法国人出工不出力,早在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军内部就有很多人认为:与其任由这帮杂种将法兰西带入地狱,还不如让小胡子统治法国。
现在流言已经进一步升级为:法国男人在意大利为德国作战,德国男人却在巴黎享受法国女人。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要求这些法国男人端正态度,认真作战。
和法国人一样,德军的战斗力也不像刚开战时那么强大,很多德国人已经开始对德国的前途彻底迷茫。
俄德战争爆发前,德国一共动员了800万军队,除未成年人之外,几乎覆盖所有年龄段。
俄军开始反攻后,小胡子困兽犹斗,德国最新一次动员,小胡子喊出的口号是:动员1500万人参加战争。
上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作为胜利国,几乎损失了一代人。
德国如果动员1500万,即便赢得对俄罗斯的战争,德国还能剩下多少人?
和麾下的官兵们一样,隆美尔也对德国的前途感到迷茫。
隆美尔至今都没有想明白,德国为什么要发动对俄罗斯的战争。
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隆美尔曾在俄罗斯学习,对俄罗斯的实力非常了解。
小胡子大概认为只要占领莫斯科,俄罗斯就会像法国一样举手投降。
可这又怎么可能呢。
占领了莫斯科,俄军还可以退守亚历山大。
占领亚历山大,俄军还可以退守贝加尔湖。
占领了贝加尔湖——
不可能的。
即便德国真的动员1700万人,也无力控制如此广袤的区域。
在阿穆尔陆军学院进修时,隆美尔曾看到一份俄罗斯文献,其中声称俄罗斯如有必要,可以动员6000万人作战。
6000万!
几乎相当于德国总人口。
虽然这个数字包括俄罗斯的盟国,也已经远远超出德国的承受能力。
“阿尔弗雷德,我该怎么办?”
隆美尔很难过,他看不到任何赢得胜利的希望。
高斯不说话,心情和隆美尔同样迷惘。
“将军,来自柏林的电报。”
副官打乱了隆美尔的思绪。
为改善近期的不利局面,小胡子在柏林召开高级军官会议。
“现在这种情况,我如何走得开?”
隆美尔大发雷霆。
“去吧,这里交给我,或许柏林有你想要的答案。” 高斯勇于承担重任。
这是隆美尔在战争爆发后,第一次回到柏林。
和战争爆发前相比,柏林小半个城市,已经被俄军的持续轰炸彻底摧毁。
为阻止俄军的轰炸,德军不停地释放气球,焚烧轮胎制造烟雾,阻碍轰炸机飞行员的视线。
这样做其实起不到太大作用,俄军的轰炸机都是在高空投弹,完全不在乎命中率,只要能把炸弹扔到柏林市内就行。
“该死的混蛋!”
隆美尔用力攥紧腰间的佩剑,指关节发白。
隆美尔在阿穆尔陆军学院接触过这种战术,在俄军这叫“战略轰炸”,和实际效果相比,更重视对敌人心理上的打击。
受限于德国的实力,德国的闪电战只对重点目标进行轰炸,并没有实施战略轰炸。
据隆美尔所知,俄军也从未组织过战略轰炸,这个战术一直存在于理论上。
隆美尔万万没想到,德国居然成为战略轰炸的第一个受害者。
为阻止俄军的轰炸,柏林市内到处都是防空阵地,感觉整个德国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都集中在柏林。
路边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偶尔还有没有来得及收敛的尸体出现在视线里,数棵高大的树木被烧焦,只剩光秃秃的树干直指天空,仿佛是在控诉俄军的暴虐行径。
一队穿着不合体制服的新兵从隆美尔车边经过,他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惊恐不安,有人甚至还背着书包,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文具,还是子弹。
昔日威严耸立的总理府戒备森严,隆美尔跟随参谋军官一直进入地下室,才知道德国的处境到底有多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