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卖桑葚
在一伙子人的精心照料下,桑树只要够个的,当年都挂果了,天气转暖之后桑葚就如同是个气球一样一天一个模样。
巧的是因为这个地方又干旱又有大风,树少鸟也少,反而没咋有鸟来吃桑葚。
“哎呦,累死我了"苏姨娘把手中拿的布包和钩树枝用的锄放到地上,一下午不断地晃树什么地累得她腰酸背痛的。
封尘背篓中大半背篓的白桑甚就是几人一下午的战绩。
封尘原本去打柴见到山上他发现的那几株大的桑树都熟透了,有好多山雀在吃,就回去叫上,苏姨娘和李嬷嬷去山上摘桑葚去了。
在背篓的旁边有一小篮的桑葚是上午在田间的桑树上摘的。
因为没有雀,也没有村子中别的人来摘,移植的那几棵树上搞得反倒比在山上的大树上搞到的多。
"呀回来了啊!"这时封尘听到了一个声音,接着从正房里面走出来一个妇女,这妇女就是贺长海家了。
自从刘夫人和邻居关系搞熟了之后,贺长海家(对这个人老婆的一种称呼)经常到封家来串门,"嗯,去弄葚子去了,大嫂你拿上点吧?"
刘夫人紧跟着贺长海家的步子出来"不了,不了,俺当家的昨个刚弄了一些回来"
贺长海家连忙摆手道,"你这是地头上种的那些树结的吧,我瞧着那树长得可好"刘夫人笑着点了点了头"嗯,结了不少"
"你这么多也吃不了,明个赶大集到镇上去卖了也行,这东西多是在山上长的要零着自个吃行,像你这种种的还真没有”
贺长海家见到倚着墙脚的两个篮子里面满是桑葚,有白的也有紫的"这东西可不经放,你这这么多,还是赶紧卖了中"
贺长海家的话倒是提醒了封尘,他这只顾着往家里面来弄了,至于怎么消耗掉还是个问题哩!
吃饭的时候封尘提了句这么多的桑葚咋办啊!
"要不然就卖了吧,这么多都弄回来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它烂家里啊!"宋姨娘说道。
的确,吃也吃不了,又不经放,可不就只能卖了吗。
"这倒是个好主意,别让力气白费,还能多点进项。"刘夫人点头说道。
这么长时间了,家里面的钱可谓是只出不进,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家里面一直都没有什么可以卖钱的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封尘就早早吃了饭,就带着牛驮着两大背萎的桑葚,并且带杆称朝镇上进发了。
桑葚这个东西皮薄多汁,尤其是不耐运输,因此是兜桑葚的布下面垫了厚厚的一层稻草来减缓冲击力。
村子里有个养牛的人家赶着牛车去镇里,一次两文钱。
封尘觉得自个都有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有必要再花那两文钱。
虽说镇上有固定的作买卖的铺子,但人们还都偏向于赶大集的这一天来,各种货物都比平时多,这时比如卖鸡的就不仅仅局限于牲口市口那么一小大点地方了。
古代没有超市,交通不便的这一特点对于大集的形成就很管用,即使边疆的地方人少,但都半月赶这么一天,十里八乡的都来该卖卖该买买。
尤其是进入到了初夏,各种菜什么都长了起来,各种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
封尘牵牛来到镇上天才微微亮,但来卖东西的人已经将货物摆了出来。
摆摊的地方有很多,并没有限制。封尘找了个空地,位置不怎么好。
但封尘选这个地界的原因不光是别的好地方都被占了,并且这后面有棵碗口粗细的槐树好拴牛。
若是后面啥也没有,拴牛还是个问题哩!
封尘旁边是个卖菜的妇女,见封尘在这摆开了摊主动过来搭话."小哥你这是卖的葚子?"
旁边的妇女主动说话,封尘就冲人笑了笑"嗯,昨天刚摘的""你这自个种的树吧!要是山上弄,弄不了这么多!"
这妇女说得对,如果是山上的搞这么多来卖是要落人口舌的。
"一大半是家里种的,没想到结了这么多"……
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了起来,卖桑葚少见,多汁的浆果在这个依旧干燥的环境里格外吸引人。
没一会就有人来打听封尘这卖的价格。
对于定的价格,封尘是有过多的考量,
他觉得一个劳力在镇上做一天活就才三十来文,再者这桑葚还压称,说是二文一斤,也就个鸡蛋的价钱。
但话又说回来,卖东西好卖,但是没有东西给他盛啊!
"忘带了?我这有"旁边的妇女见封尘没带盛的东西,招呼了一声就不知道在那拎出一篮子的大树叶子来,手法特别娴熟地用张大树叶子将过完称的桑葚包好。
打发人走之后,封尘对那妇女表达了谢意,抓了半碗的桑葚给人尝尝。
见识如此,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你这客气啥我这昨个卖干枣摘多了,你到时候拿去用就行,别忘了把篮子给我就成。"封尘点点头表示应下了。
之后来买桑葚的,买的少的或是要尝鲜的,封尘也就弄了个碗,在这吃掉就行,买好几斤的但没有地方盛的才用大树叶包起来。
但基本上来买东西的人都挎了个小篮,封尘就给人称好了倒篮子里,不压着就没有事。
眼看着日头越来越高,很快就到中午了。“嫂子,我这卖完了就先走了"封尘收拾好东西递给旁边的妇女篮子。
"卖剩下的一点,不值什么钱别嫌弃就行,带家去给孩子尝尝鲜。"那篮子里面些封尘卖剩下的葚子。
毕竟用的人家的东西终归是不好意思。
"哎呀呀,俺这稀罕还来不及哩,咋还嫌弃呢!"那妇女倒是没有拒绝,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封尘牵着牛在街上逛,临近中午,来赶集的人散了不少,卖东西的也都是打算收收拾东西准备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