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收获
当然封尘回了家,他那粮食他不是特急,今天也才半过晌午,于是就打算先去给秋生奶帮个忙。
他那天去地里就看这老太太背个背篓一点点往家背.后面跟着那个跛脚鸡。
封尘牵牛背两个大驮筐走的时候,嘱咐宋姨娘若是贺六爷或是贺长笙来借牛的话让人牵那头白的,可别牵那头牦牛。
封尘在那头牦牛的耳朵上挂银环也是有所考量的。
那头小牦牛自春天长到现在个头也并不小了。
但是脾气很火爆,小时候还让别人牵,如今就只让封尘一个人牵了。
即便是封家其他人也不例外,若是强来,那头上两支半臂长的牛角可不是盖的。
封尘来到小破屋的门口,看到没人,便是知道秋生奶自个背篓去到地里面去了。
秋生奶的那一亩多地离着村子并不近。
封尘到的时候,老太太正想着背着盛满荞麦稞子的背篓拄着拐棍朝家走。
荞麦稞子长得并不大,趁着杆子还没完全干的时候用镰割下来,之后弄回家用小木棍一敲粒子就掉下来了。
至于荞麦杆子就直接烧锅了。
秋生奶见封尘牵牛朝这来便知道人是为啥来了。
"哎呀呀,你这孩子,我自个背家去就行了。""你自个这要背还要背上个几天呢!我这赶牛跑几趟都帮你这运回家去就算了。"
尽管秋生奶再三推辞,封尘还是把收下来的荞捆好,架在牛身上。
每次都运了好多,来来回回运了有个八九次就差不多是把秋生奶的那点荞麦都运回来了。
"行了,秀才公,扔墙边垛了就行了,剩下我自己弄吧。你这帮了这么个忙,老婆子我也没什么的事可做能给的,"
"别这么说.我这次还真是有事求到您老头上了。"
随后封尘就请秋生奶把平时刘夫人几个没事时用他弄回来的羊绒搓成线织成布。
还有一些他找人弹好的棉花与布匹,请秋生奶做成被子。
听了封尘的介绍,秋生奶面露难色“你这赶着使不,你要赶着用我这一个人弄不完了。"
封尘连忙表示不急可以先做被子,冬天之前完成了就行。
至于羊绒线织布本来就不着急,就是试一试这个东西可行不可行。
秋收的时候,除了那头小白牛是借出了去之前,其余的牲口都派上了用场。
因为就是封尘那边都是荒地,随便开垦,而封尘怕种的粮食什么万一再不够,所以就每天领着一家人在地开了一春天的荒。
那个时候带上水,吃的,赶上羊把门一锁。
在地里面一过就是一整天,那时候的院墙都是土墙很矮,鸡也不用管用加拍翅子就飞到了墙头之上。
所以封尘把几乎是开出来前后将近二十多亩的地。
除了种了莜麦与荞麦,后来还开出一点地把当时粮店掌柜送的一升豆子种上了,还种了些的棉花和糁子。
如今棉花收获不着急,部分棉桃要等到下霜之后才会开。
当务之急是去收莜麦和荞麦,尤其是莜麦,单晒还不行,要烘一下才放得住。
然就单单这些也足够收一会的了。
牲口多也有牲口多的好处,起码来回运输粮食不用那么费力了。
小白牛借给贺六爷一家子去收庄稼了,所以那头牦牛尽管再怎么不愿意,也被封尘用山上找的几个小的野秋梨给糊弄去干活了。
封尘地中种的荞麦不是直接撤种播种,而先弄出来的沟,种到沟里面。
种子种到同一土层,保证了发芽的时间相同,也保证了熟的时间相同。
虽然在某些时候受到了一些野生动物的威胁,但比别人家因为受了旱,早早死亡或是长得瘦小小的庄稼好多了。
驴每天拴在圈里不用跑路,蹄子相比于刚刚买来的时候好多了。
封瑜把捆好的好几大捆的莜麦担到驴背上捆好。两头牛外加一头骆驼的身上也都捆满了成捆的莜麦。
"好,二弟,我牵这牲口先走了"封瑜朝地前头正低头割莜麦的封尘喊了一声,就牵着前面的骆驼朝家里面去了。
小牦牛也真的是奇了怪了,自从长到个头不小之后就基本是再也不肯让除了封尘之外的另人再动了。
尤其是外人,之前在外面见到邻家体型比它大的大公牛之后竟想上前与那头公牛打一架。
封尘不知道牦牛这么好斗?之前看纪录片也没有看到牦牛这么凶,还是说这头是公牛的原因?
封尘知道有一种犏牛,母牛的产奶量高,比黄牛壮实比牦牛温顺,但是那是黄牛与牦牛杂交比来的品种.雄个体不育。
封瑜带着骆驼和驴,封尘带着两头牛,村中没有事的人有的来围观秀才家里面收庄稼。
之后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华点,为那就是封尘种的粮食比他们好得不是一点半点。
"我俺觉得人家秀才公种的比咱们种的好不少哩!"
一个打算晚收粮食所以闲来无事来围观的妇女冲旁边的妇女说道"你也别觉着了,人家就是比咱种的好,你没见家一棵荞麦多实啊,哪和咱们那个似得瘦瘦巴的。"
不是人说,封尘种的莜麦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分支多,结的粒子也多,看起来就是好。
"以前咋没注意到人家这庄稼种得这么好呢!要不以后学学人家咋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