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下种
羊群也只是赶出去放了几天。之后封尘就忙着在家里面耕地种粮食了。
种植莜麦他在旱的地方是一墩一墩种的。而相对于水分条件好的地方便是用一个单腿儿的耧车在两个石头陇中间种的。
这样也是好种一些,也能充分利用一下土地与畜力。
之前只是将粪肥简简单单的撒到地里。而现在要做的工作是将这些粪肥都翻到土里。
不需要将它们所有的都深埋,只是将表面的泥土和肥混合一下子便是可以了。
封尘从后面儿把着耧车,不停的晃动让种子漏下来。
而萧清就在前面牵着牛。让牛始终在两个石头陇中间的这一块儿走。
以方便后面的耧车在陇之间种下麦粒的同时将泥土和肥混合着翻一下。
老黑牛在前面走着,拖拽着后面的耧车。封尘拿着个小柳条儿在后面。
即使拿着根小柳条儿也不是用来抽牛的,而是起着一个威慑作用。
有着萧清在前面牵着牛,所以牛走的很正。
根本就用不着小柳条。
耧车的犁头是铁制的,插进土里面,随着牛的拉动,缓缓的将这一层土翻起来的同时,又将麦粒播种在土里。
他们两个在这里赶着牛种下麦子,后面便是一行人用家里面的牲口驮水来。给种的粮食浇上点水。
现在蒸发量小,翻出来的土壤也都湿着。种麦子也还是好时候。
至于封尘为什么不是催好芽再种了,是因为催芽用不了耧车,比这样种麻烦。
如果地块儿小的话是可以催芽种,但是地块儿大了,催芽种。要费不少事。
但不得不说催芽播种是比这种要长得好。
“嘿嘿嘿,你走慢点儿。牛走这么快,这个麦粒子漏的不够数。”
封尘在后面不断晃耧车的同时还要注意着麦粒漏的情况,多了也长不好,少了就出不好苗。
这也是个技术活儿。通过调节耧车上一个漏板插入的多少?来控制小麦粒的出耧量。
听到封尘这样说,萧清便是刻意地放慢了一下脚步。
主要是这和中原那里的土壤不同,那里的土比这里较黏重,这里的土松散的很。牛拉起来根本就不费力。
所以即便是一头牛拉着也是不费力,跑得很快。
另一边封侯爷和封瑜便是着手处理着靠近河边水分条件好的一些地,打算今年试种一些谷子。
那一片地里面的大部分石块儿都给挑了出来。
这块地和距离河比较远的地方的种植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赶着花牛简单拉着耙过一遍,为了让耙更好地平整土地,刘夫人包着个头巾坐在耙上。
前面则是牵着牛的封侯爷。
这时候谁能想到在这土堆里面和这原野上任何一对平民百姓一样的一对中年夫妻,正是之前大名鼎鼎的明信侯夫妻。
封侯爷两人不止是黑了,也是瘦了。
封侯爷在前面牵着牛,还不忘和后面的刘夫人说笑话。
后面坐着的刘夫人防土掩着口鼻戴的布下面的笑容就没断过。
两个人自年少在一起,将近三十年几乎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这样的日子虽然是累点脏点,但是没有京中那样勾心斗角,规矩诸多。
这是手脏,京城里某些家伙则是心脏。
回归了最纯粹的日子。
村子里面尽管有些摩擦在,总归是比高门大户要好相处些,也没什么腌臜事。
前面二人是紧着耙地,后面则是封婉静牵着驴,后面封瑜晃着两腿耧车种谷子。
种谷子耧车不是人拉就是驴拉。与此同时还要在后面不停的晃动车。
好以此来保证耧里面的谷子粒掉到土地里面。
所以说等过会儿浇水的人依旧还是要回来,浇一浇这些谷子。
谷子也是一种非常耐旱,耐贫瘠的一种农作物。
“婉静,你牵驴走快点,这谷子里有的地方种子多。”
封瑜也是在不断调整着种子的密度,封侯爷不得不承认,封瑜也许在种地这方面有天赋,一学就会。
听封瑜这么说。封婉静应了一声便是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结果走到前面发现自个儿爹娘还没把那个地耙好呢。
“扭头儿咱再种一陇,让咱爹和咱娘在这里翻地去吧。”
封瑜看着两人玩的挺开心的。
这两个人反倒是来到这里之后都没有在京城那个时候那样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