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小剧透 - 穿越流放自救指南 - 冷豆浆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穿越流放自救指南 >

第114章小剧透

现在这家里的草并不是很多了,牲口每天必须出门要放。

不过地里面的草都不是特别多,牲口要是吃不饱的话回家是需要再补饲一下。

铡好的草是尽量过一遍筛,可以把草里面的土筛掉。

无论是喂牛还是喂羊,饲草里面土多就容易造成牛羊咳喘。

包括以粮食干面子作为饲料,也会有这样的现象。

牛羊想要喂好自然是要保证营养足够。

但就是每只大羊一天一两粮食有点让人作难。

这些羊基数在哪里,几天就会吃进一大堆粮食去了。

牛就更别说了,一斤粮食起步。甚至如果是哺乳期的母牛还要更多一些。

全家耗在牲口上的粮食几乎比他们家人吃的都多。

所以封尘种的粮食,大部分其实都进了牲口的肚子里面去了。

当然喂羊喂牛的有绝大部分都是糠而不是好的粮食,或者说是不丰满的粮食粒子。

并不是所有喂牲口的粮食都是好粮食。

他种了足足有一亩地的糁子,几乎除了留种的那些,别的都进了他们家牲口的肚子。

并且两个院子里面的这些牲口着实是有些挤了。

现在家里面的羊如果再多他就要把一部分的羊弄到果园里面的圆楼里面了,到时候还要分人到那边住着。

但这一切都要等到果树的根长牢,覆土作物长起来的时候才可以放养了。

他在镇上烧陶的那里定好的陶管都进了土层下面。

牛力筒车架在了小水沟上面不过封尘还没有运转,因此没人知道这个酷似车轮子的东西是干什么的。

牛力水车是龙骨水车的一个进阶版,是在龙骨水车上面加两个齿轮改为牛力的。

但不得不说龙骨水车的制作确实是比筒车要麻烦。

所以封尘便是依据这个原理把筒车加上两个齿轮改成牛力的了。

当然筒车的效率是比龙骨水车要低一些的。

到时候把小土沟弄深一点,引水过来,筒车把水弄到地上槽里,流到陶管里。

陶管是需要连接的,但是他也没有现代的一些技术手段。

陶管连接处不严密,肯定会少量漏水,这样便是和滴灌差不多了。

不过他要注意的是,离得槽近的地方漏的多,种一些需水多的果子。

远的地方种些枣这一类耐旱的树。

然而春天到中旬了,才是有了一点万物复苏的景象。

而封尘则是又被抓走到村里的场院上,继续朝来的村民讲他种庄稼的方法。

种粮食的方法有很多,封尘讲了好几种。

“种之前,先用水把粮食生上芽,可以先用东西弄个沟,再把发了芽的粮食撒在里面,这样可以避免收的时候因为埋得深度不同,或是出芽时间不同而造成的成熟度一样。”

“像是荞麦,也可以这样种,大家伙也可以用土团成小球后把荞麦种子种到里面,平时注意泼泼水,等到长大一些长的时候就可以种到地里面了,这样可以减少死亡率,也可以减少下种子的量避免撒种子不均匀的情况,到时候大家伙还可以把里面的一些小石头拣出来铺在庄稼的底部,这可以减少太阳把苗子根部的水晒没了。”

封尘在贺家庄里绝对是有威望的,而去年秋收他们家晒在外面的粮食又是个活招牌。

秋天的时候村民不只是看到了这人那荞麦分支多.结的籽多,并且粒子还大,而莜麦也是穗子大,粒子大。

尽管如今的天气不暖,但还有大部分的村民来听,有的更是连家里面十二三岁的男娃子都被拉来听着学种地。

村里年纪大的.都是种地的好手,听到封尘这样讲都连连点头,自己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种的种子多,出的芽少,那就一棵一棵种,出了芽再移不就完了。

要不说人家是秀才老爷呢!脑子就是比他们好使。

不过劳动量也是有很大增加。

当然这一群人里不只是男的,还有很多妇女来听,某些方法一样可以移花接木到种菜上面。

“我今年还在尝试一种新的种田方法,如果要成功了,那我们这里也可以像镇上那里种麦了了,并且是会比他们的麦还好。”

镇上因为处于山障后面.不只少风沙,还有大些的河,土肥种的麦不死,吹不倒。

而封尘的无意间说的这句话,为后来封尘的田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封尘这是在苜蓿地里面间行套种小麦,虽说最开始没抱多大希望,但最后成果还是不错的。

在豆科植物固氮下,封尘种的小麦长得壮实,不只没被风吹倒,还长势特别好。

这就引起了某些人眼红,当然不是贺家庄的人,他们还是指望着封尘成功教给他们呢!

到封尘家粮食快熟的时候更是庄子上竟出了人,集体轮流到封尘的地里值班。

平时更是盯着封尘种的地比的自家的地还紧。成功做到了安保级。

村民都生怕有人来搞破坏的,不过最后还真让村里人抓到过七八个来搞破坏的外村人。

但最后是封尘也没计较,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好,种出的粮食多就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