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焖面
鉴于封尘自己养的鸭子表现良好,家里面的家禽都挺好挺乖,说白了自己养起来的他怕要是杀了家里的女眷不太舍得。
于是封尘也就让李嬷嬷去到村里面找人买一只老鸡回来炖汤喝!
这个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得不说李嬷嬷干这活可是手到擒来了,同村子里面大部分的人家关系都是可以的。
李嬷嬷应了封尘一声就出门去了,村子里面几乎每户都会养几只鸡,基本大家都有下蛋少的老母鸡。
然后没一会李嬷嬷就拎着一头杀好的肥鸡回来了。
托封尘在村子里的声望,买鸡很好买。
因为封尘的确是在给他们村民一些种地经验,和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在这个时间帮到了这些穷困的村民。
所以人家也就是象征要了点钱,给封尘挑了一只最老最肥的老母鸡杀好让李嬷嬷带回来。
由于材料受限,所以最终和茯苓搭档的不是鸭血,而是这个老母鸡了。
老母鸡人家是帮忙宰杀好的,处理的很干净。
把老母鸡斩块先是下锅炒一下了,简单地把鸡皮里面的油脂逼出一点来。
不过在这之前封尘把整个鸡都焯过一遍,把血水什么都弄干净了。
按理说这个鸡汤用的老鸡就连焯水都不用,说是会让里面的鲜味物质流失部分。
将最开始的沫子漂干净了就可以了。
不过封尘自己私底下改良了一下,提前炒炒一下子可以把皮下面的油脂弄出来点。并且这个时候把鸡炒一下,而在例入水炖之后出的沫也会少一些。
他这之前还把鸡焯水了,就更加不会出沫了。
把鸡炒了一会,就倒入开水,这个时切记不要倒入凉水。
倒入凉水之后就把鸡肉激一下子会收缩地更紧,把鸡肉弄烂就要费点工夫了。
这种老鸡本来就不好烂。
因为年轻的母鸡下蛋正旺,大家哪里舍得杀啊!
封尘早就料到了,单单是炖鸡就要耗费不短的时间,所以半上午就开始收拾着做晌午饭了。
鸡倒入水煮一段时间之后就把之前备下的一同丢下去就ok了。
去腥的东西主要用的是姜片,把姜片同放入到鸡汤中炖煮,也算是可以是去除下这雨天的湿气。
从铁锅中转到砂锅,利用红泥小炉慢慢来细炖。
没有高压锅,久煮便是成了处理这老母鸡的最佳方式。
主食封尘今天并不打算只是熥干粮,而是打算做一道也算小有名气的地方性美食一焖面条。
焖面条最常见的配菜便是豆角,和一些其他花花绿绿的蔬菜,但是这些东西统统不是如今应该出现的东西,种上它们的苗也许还差不多。
所以要拌面的菜这一方面封尘也就拿他自己发的豆芽代替了,不是最常见的黄豆芽,而是绿豆发的芽。
相比黄豆发的芽,绿豆发的芽就没有那么大的子叶,但是白色的胚轴什么却不会比黄豆芽短。
拌在面里面吃起来的口感应该会好点。
目前在封尘虽然看来还是很穷的样子,他觉得自己顿顿离不开肉,但是又受不了大鱼大肉,所以封尘一般是不会做太多的肉菜。
平时吃饭一般一两道就可以了,或者只是把肉炒在菜里的那种。
宴请客人的时候肉菜多了是对客人的尊重,用来表示很欢迎。
但自己吃的话,顿顿大鱼大肉只会把自己喂得特别胖。
焖面的做法很简单,封尘把面和好,也简单醒一下子,也不用弄得发得特别好,面
条子从来就没有用发面做的。
但面的面是去蒸,而不是去煮,所以可以适当地醒一会。
要不然会造成面太过于死了,这个容易消化不良。
一般来说擀面条是之前北方闺女出阁之前的必修课。
用擀面杖把面擀成一个又薄又大的圆饼,叠个几层,之后想要多么宽的面条用菜刀切多么宽便是可以了。
封尘依照经验把面条表面使其均匀地粘上面粉,别整出来成了一坨,开始蒸的时候,也要均匀地在篦子上面铺开,否则也会在蒸的时候成坨。
觉得面条约有六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去炒菜了,就是很普通的豆芽炒肉。
把快要成熟的面条与炒的菜同在锅中拌匀,之后则是再次将拌好的面条放到蒸篦上面一直到蒸熟。
这道菜与主食结合在一起的饭也就这样做好了。
“来饿了的先吃这饭吧!那鸡还要再炖会,吃完饭正好再喝个鸡汤溜溜缝。”
封尘把焖面端到饭桌的上面说道。众人都很稀奇这种做法,把面条煮着吃的有很多吃法,
但是像是封尘这样蒸着吃的还真是不多见。
“这样要是带着吃倒也是方便了。“刘夫人笑道,她倒是挺喜欢这样的饭食的,感觉淳朴的很,没有在京城里面吃饭的那股子麻烦劲。
尽管封家人一再表示一张桌子吃饭就行,但李嬷嬷与封南和封北都十分自觉地到另外的一张边桌上面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