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银币正式放行
罗彦不知道对藩王的册封制度的论述,在崇祯心中产生了多大影响,但至少他给崇祯画了一个大饼,在崇祯心中埋下了种子,只要他有心就会在今后有所表现。
罗彦知道,不管说的怎么好听,但他手头上的事情还是要做好,现在关于发行银币的圣旨已经有了,五六天后就要在京城发行,罗彦还要对这些细节与黎元宽、宋应星商议完善,尽量不要出意外,罗俊也要在《燕京时讯》上对银币的发行做一些文章,详细介绍一下银币真伪的辨别方法。
经过多日的准备,终于迎来银币发行的日子,卯时刚过,罗彦就带着铭心来到了银币发行点。出于安全考虑,银币的发行点选在了距离锦衣卫衙门不远的地方,这里有宽敞的街道,可以避免人员的拥挤。
宽敞的门面两侧,有四名护卫身挎腰刀的卫,身穿制服,身姿笔直,目光坚毅地站在两侧,李若莲也身挎腰刀,在门面外到处巡视,门面的一侧人群拥挤着宋应星,正在听宋应星介绍银币的发行政策及银币的式样、鉴别方法,墙壁上粘贴了一张大型的银币正反面的式样,他不时指点着图案向人群介绍其中的细节。
罗彦站在银币发行点的门前,望着渐渐汇聚的人群,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紧张与期待。他知道,今天不仅是银币发行的重要日子,也是他为崇祯皇帝解决财政危机迈出实质性一步的日子。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衣襟,然后迈步走进了发行点。
李若莲第一时间看到罗彦的到来,立即迎了过来,罗彦示意他继续自己的职责,便跨进门面的大门。
黎元宽在柜台内正给兑换人员讲述具体的细节和注意事项,看到罗彦到来,黎元宽立即迎上前道:“大人,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共设立了两个兑换人员,如果兑换人员较多,可以随时再增加两个兑换人员。”
罗彦对这样的安排也很满意,他们今天共准备5万枚银币,这也是宝源局每天的产出量,太多怕将来宝源局产量跟不上。仔细检查了一遍即将发行的银币,这些银币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铸造的,光泽亮丽,图案清晰,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可以开始了”罗彦说完就退出兑换点,他要在外面听听下面的具体反应。
刚一开始,排队等候兑换的人员并不多,罗彦知道这些人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们对银币这个新鲜事物还不了解,兑换数目也不大,这些人有的是小商贩,有的是哪些大家族派来的代表。
兑换完银币的人都会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讨论银币的质地,有的按照宋应星交给的方法对着银币深吹一口气放在耳边聆听银币的回音,有的仔细端详银币的做工,有的放在手中来回掂量,有的放在嘴中使劲咬一下,查看银币的坚硬程度。
“我听到了,我听到了”一位兑换过银币的人员兴奋地叫起来。
随着他的叫声响起,其他人员也竞相深呼一口气吹向自己手中的银币,听到声音的兴奋异常,没有听到声音的急向他人请教方法。
银币现在已经不再是银两,更像是他们手中的玩物,重复着吹和听的动作,他们兴奋的表情直接影响了身边还在观望的人群,怀中揣有银子的急忙走向兑换点,没有银子的急忙走向家中,那些代表兴奋地带着银币去向他们的主人禀报。
随着银币的兑换,兑换点的人群越聚越多,兑换的金额逐步增加,从一两到十几两,再到几十两。精美的银币也让那些小商贩、百姓看到了其中的门道,以往要上交税收总是被官府的人员扣除火耗,现在有了这样统一的银币,他们就可以减少火耗的费用,变相地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这可是一大善举。他们发现了,可那些小吏还没有意识到,就是知道了,他们也是人微言轻,需要跟那些朝中重臣才能说上话,罗彦在变相地减少了他们的灰色收入。
为了应对那些大额的银币兑换,罗彦又建议黎元宽专门开发一个大额兑换处,专门应对那些手中掌握巨额财富的人,还要替他们保守秘密,让他们放心兑换。罗彦知道,特别是那些官员或京城贵宥,他们不敢一下子暴露手中掌握的财富,他们害怕传入皇上的耳中,罗彦采用不记名、保守秘密的办法就是要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银子拿出来。
看着争相前来兑换的人群,罗彦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接下来就是与黎元宽、宋应星、李若莲商议如何保证银币的品质和银币供应的充足及加强铸造地秘密不外泄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地继续发挥银币地作用。
夕阳西下,银币发行点的人群逐渐散去。罗彦站在那里,直到最后一抹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他在等待今天的兑换结果,他要及时把今天的情况禀告给崇祯皇帝,他知道崇祯也一定想知道今天的结果。
拖着疲惫的身体,罗彦带着兴奋来到乾清宫的暖阁,崇祯还在秉烛批阅奏章,他知道罗彦现在到来的意思,就问:“仲美,结果如何?”
“恭喜皇上,今天总计兑换出三万玖仟八百六十八枚,得利五千九百七十九两,臣估计明天五万枚可以全部兑换完,每日可得利七千五百两,一个月就可得利二十二万五千两”罗彦要先给崇祯一个有钱了的感觉,为他下面的事做准备。
“好,很好,仲美,你就是朕的财神呀”崇祯激动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这样的收入比大明一年的财税还要多,“你说说,朕该怎么奖赏你”
“臣不要奖赏,只求皇上逐渐免除百姓的一些苛捐杂税”罗彦要的就是他的这些话。
“好,有功不傲,还心中装着百姓”崇祯表扬道,但让他减免一些税收,崇祯心中还些担心。
看到崇祯的表情,罗彦知道还要再退让一步:“臣听说山东干旱依旧,臣请先减免山东的杂税。”
崇祯稍微犹豫一下,还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同时荫罗士为锦衣卫千户。罗士能够得到册封也算罗彦的意外之喜,他正准备在朝中做些布局,这也算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