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寻找巡抚 - 明末爲 - 木森林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爲 >

第49章寻找巡抚

吴甘来,字节之,号和受,今宜丰潭山镇人。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十九日(1599年)生。西安府同知吴之才次子。4岁时他父亲就口授诗文,隔十天半月,背起来不错一字;同其它孩子做游戏,他总是站在中间作指挥。5岁送他到私塾读书,不到几个月,一天就能记诵几百字;教他对对联,也能随意对应;还能辨认出《南京云台图》上的20将。每每从私塾归家,还要挑灯诵读,午夜不休,崇祯元年与罗彦同时中进士,罗彦位于三甲第一、吴甘来屈居第二。吴甘来被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在京城中也与罗彦交往频繁,以‘年兄’相称。

从他们的交往中,罗彦知道吴甘来对现在朝政也颇为不满,对现在官员相互攻讦深恶痛绝,对百姓的疾苦也很关心,罗彦就有把他推荐给崇祯皇上的打算,但他不能无的放矢,推荐不好反受其累。

京城的一处幽静的酒馆,罗彦与吴甘来相对而坐,罗彦选择这里就是有意避开闹市的喧嚣、以抒胸臆。

酒过三巡,吴甘来已有些许醉意:“张兄现在是春风得意呀,可我苦熬一年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

“吴兄说笑了,兄弟也是不得已而为,只想踏实做些实事”罗彦有意把话题向朝中的事情引导。

“做些实事好,总比有些人相互攻讦来的爽快,我也想做点实事,可这都不是我所愿,现在朝中拉帮结派,没有人推荐,难呀!”

“兄弟也难呀!现在朝中不做事反比做事要好,做的多错处就多,就容易兽人攻讦”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怎能怕别人攻讦而不做事,我辈士人苦读圣人书籍就要替皇上、百姓请命,造福天下。”

“哦,不知你能怎么造福天下呢”罗彦带着机会追问道。

“现在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要惩治贪官,二要赈灾,三要兴修水利增加百姓收入,四要防止土地兼并。”

接下来,罗彦对吴甘来所说的事情又做了深入的讨论,从方略到具体措施、再到如何实施,他们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这次的谈话也让罗彦下定了推荐吴甘来到保定任巡抚的打算,他之所以让他去保定,罗彦也有自己的想法,天津现在归属袁崇焕掌管,以吴甘来的资历必定要收袁崇焕制约并且吴甘来还没有展现出对军营管理的能力,天津作为山海关重要的后备力量,也必须有一个有资历的大臣担当。

范景文就是罗彦选定天津巡抚的目标,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授东昌府推官,时以名节自我约束勉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但如此,而且他还常常教导手下人要“不受委托,不受馈赠”。所以没有人敢对他及他的手下人行贿。获得了“不二公”的雅号。范景文在任期间,致力于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为很多在审判定罪过程中有误的“犯人”平反昭雪。时值东昌大饥,灾害横行,为解民于危难,救民于水火,他亲自调查研究,条理荒政,对确实困难的尽力给予赈恤,对有劳动能力的帮助其恢复生产,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经过他的一系列努力,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重建家园。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范景文历任文选员外郎、验封郎中。明神宗驾崩,明光宗继位后,下令举荐贤能之上,范景文骨鲠上疏,极力举荐,但他举荐的大都是先朝元老,为光宗所忌,范景文也有自知之明,不久便因事乞假回乡。

启五年(1625年)二月,范景文被重新起用,任文选郎中。上任不久,范景文便上疏请求朝廷广开仕路,养仕节,招纳有德贤良之士,他上疏言:“天地人材,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地万世共之”。言词深刻贴切,时人传为名言。但是朝廷昏庸,奸臣篡权,他的建议不被接受。

本年一月,范景文升任为太常寺少卿,范景文的这些阅历就是罗彦找到他的原因。罗彦现在是礼部左侍郎、正三品官员,他与太常寺也有部分业务往来,寻找了一个由头,罗彦在自己的衙门接受了范景文这正四品官员的拜见。

罗彦详细地又重新问了范景文以前的经历及他在东昌府任推官时,如何应对的东昌大饥荒,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又是如何去执行的。

范景文对这个年轻的上司不敢有一点轻视,对他短短时间所做出的功绩心中也非常佩服,自己也对皇上提了不少建议,可都没有引起皇上的重视,反倒是这个年轻的官员每次在朝会上提的建议都得到皇上的认可并委以重任,他不知道罗彦问自己以往的事情是什么目的,但他知道眼前的人一点不能得罪,如实回答罗彦所问的每一个问题。

这次简单的会面,让罗彦认为范景文人品高尚、正直清白,做事光明磊落,这样的人更适合主政一方。

有了合适的人选,罗彦也终于可以向崇祯交差,崇祯皇上现在视罗彦为心腹大臣,对罗彦推荐的人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在范景文、吴甘来接到新的任命,他们才知道罗彦找他们的目的。

吴甘来对罗彦更是感激涕零,能从从七品的官员直接进入正五品都在于罗彦的推荐,罗彦在见到吴甘来时,认真地把调他前往保定任职的用意解释明白,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的好意,也希望他与保定总兵曹鸣雷配合做好军营的改制。

范景文对罗彦就没有那么多的感激之情,他更在乎这次任命的目的,皇上虽对自己有所提起,但他想从罗彦这里知道更详细的用意。为了拉拢这个官员,罗彦详细向他解释了为什么要他到天津任巡抚的原因,天津是皇上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国进行改制的样板,这里有前巡抚汪应蛟打下的农政基础,重点也要加强军营建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