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海参崴 - 1979我的年代生活 - 金蟾老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4章海参崴

第234章海参崴王叶对宁卫东的反应稍微松了一口气。

宁卫东并没有因为出现的意外埋怨她,而是直击核心,询问备用计划,令王叶对比她年龄还小的宁卫东产生了几分钦佩。

能在关键时候,不受情绪影响,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难怪小小年纪就有机会冒头。

不过王叶也不是废物,她立即道:“第二套方案是往东,走绥芬进入速联,走海参崴,再到伯力。”

宁卫东点头,在来之前他做足了功课,对远东的地理烂熟于心。

而且这本来就是宁卫东更中意的路线。

宁卫东点头道:“可以,立即执行备用方案。”

坐在值班室的木凳子上,宁卫东拿出华子,递给哈或维奇:“我们华国最好的烟。”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过了片刻,胡八一敲门进来:“领导,什么情况?”

哈或维奇一笑,自顾自点上,抬手看看表:“我们大概下午三点能到海参崴。”

退一步说,就算想偷偷摸摸的,卡得罗也夫也不会见他。

还真是有老m子的风格。

次日,王叶的办事效率还是不错的。

为了冬天保温,这里的房子大多不高,窗户面积也不大,墙壁则特别厚。

说完也没多待,就径直走了。

王森冲里边吆喝一声:“宝柱媳妇,来人啦~”

其实跳火车的难度不大,站台距离车厢也就半米,正常人都能过去。

说着伸手接住放在嘴上,不等宁卫东拿火,先从兜里拿出火机:“说真的,我很羡慕你们,虽然我们的土地面积很大,但是大部分都是寒冷的冰天雪地。而你们,只有我们一半,但什么气候都有,什么东西都能种,烟草、棉花、各种水果蔬菜……”

这里似乎比哈市更冷,北风呜咽着,顺袄袖子,脖领子直往里钻,加了衣服也觉着冷。

宁伟对他相当服气,整个东意公司,除了宁卫东两口子,也就秦淮柔和胡八一能叫他小伟,王凯旋都差点意思。

火车的速度很慢,之前从京城到哈市,最快还能开到六十多公里,现在估计也就四五十公里。

等再回到那招待所,王森已经来了,蹲在门口抽烟,旁边的骡车也没拴,由着骡子在啃路边半死的枯草。

这两个多小时,那个睡觉的车站值班员竟然还没醒。

宁卫东扫了一眼胡八一的腰间,鼓鼓囊囊的明显是揣着枪,明白他担心什么。

身后是三层高,上面黄色下面红色的候车楼。

王森“嗯”了一声,看向胡八一和宁伟:“把枪留下,那边不让带枪,被查出来很麻烦。”

宁卫东道:“昨儿没睡好吧~”

车站这边为首的一抬手,拦住其他人继续靠近,但也没退去。

原本两边有铁路直接连接。

王叶不由脸色一变,她是女同志,还是文职。

即便是隔着一千多公里,这里的早点跟京城也大差不差。

宁卫东目光逡巡,打量这座曾经被赫鲁小夫称为可以比肩旧金山的城市。

“你好~”宁卫东伸出手,用俄语回应。

哈或维奇微微抬起下巴,端着架势道:“同志,这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需要可以让你的上级直接向外教部发函质询。”

宁卫东道:“老胡、小伟,你俩打头。”

客观来说,除了乌科兰大平原,俄国真没什么好地方。

候车楼的后面是海边码头,站在这里就能听到海鸥的鸣叫。

‘驾’是前进,‘喻’是停,‘得儿’是左转,‘喔’是右转。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

至于卫生条件,只能说在意就没法住了。

一个穿着军装,看军衔是个少尉,另一个一身浅蓝色的条纹西服,戴着金丝边眼睛,手里提着公文包,踩着皮鞋走过来。

宁卫东几人只坐在后边的货箱里。

王叶下意识的应了一声,却反应过来她并不是宁卫东的下属。

随着汽车启动,传来一股柴油味儿,卡车晃晃荡荡的顺着不算平摊的土路开走。

王叶道:“绥芬那边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过去之后要更小心。”

实际上这座火车站并没有客车,只有货运列车。

大抵是差不多的。

下车出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