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章送佛送到西
"奇怪,今天怎么没见小混混过来引车?″林大王双眉紧蹙。
″护卫,看来这里发生了变故,已经换成另一股响马了,你可不要轻动他们,随了他们的意,见了他们的王再说。″
护卫是个火爆性子,只听将军的,林将军只得提前打招呼。
果不然这一长溜的行人深入黑风坳,冷不防无数条从悬崖垂直而下的藤条上″嗖嗖"的滑下一群人来,这群人脚一落地便齐刷刷的从背上拨出马叶子齐声喝道:"此坳是我劈,要想头不劈,留下买头钱!"
只吓得行人"扑通,扑通……″跪倒在地纷纷掏出买头钱来。
″娘亲,赶快让大王拿出真本事来吓唬贼人,不要让大王落入响马手里,响马绑人的藤条很特别,绑人时很柔软,可一旦捆绑上身却紧坚硬如铁,任凭你有多大的力气也挣不断!
这伙强盗心狠手辣,大王若被绑,会没命的!″怀里的陪陪传来心声。
拾娘只有当话筒子了。
″大王,不能装怂!藤条一旦捆绑上身坚硬如铁,绑了是挣不断的,这伙贼人六亲不认,极为歹毒,会下毒手的。″
走在这条路上的客人,有钱人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撒尽身上钱财活着出去,要么反抗被绑丟入深坑喂野狼,除非你有通天的本事杀掉贼人或是打服贼人才有活路。
穷人就只有被绑着喂狼的命了,除非有本事打杀出去,要不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青龙山的人原本就是打家劫舍的山贼,他们岂能将身上的钱财乖乖交出呢?
只是护卫有令在身不能反抗,只能束手就擒了。
″不可!护卫亮出你的真本领来教训教训这些不长眼睛的毛贼!"
就在藤条加身的时刻,传来将军新的命令!
″是!"
″呀!″早就憋着一肚子气的护卫大吼一声,一把抓住响马伸过来绑人的″爪子"用力一撕,贼人立刻被开膛破腹,肠子"哗啦啦"的滑了一地,殷红的鲜血溅了四周贼人一身,只吓得贼人们扔掉刀子跪地求饶!
"不要过多杀戮,冲过去控制渡船!″毕竟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知晓船只的重要性,若是渡口的响马闻听消息驾走了渡船,那他们将何以为渡?
″驾!″听得命令已经改了本性的车夫又火爆地吆喝起老白来,老白撒开四蹄,猛地向前冲去!
黑风坳紧挨着黑风渡,只眨眼的功夫,马车便到渡口,恰巧船只从对岸渡了过来。
护卫纵身一跃上了船,只一伸手便将撑船的贼人抓了过来,用藤条捆绑起来。
死了响马,而且死得如此之惨,活着的响马如惊弓之鸟,尽管好汉已经离开,可他们依旧作鸟兽散了,转眼便跑得无影无踪。
客人们战战兢兢的来到渡口,他一见马车上黑塔似的汉子控制了渡船,惊喜万分,齐呼″苍天有眼!″
可一看到插在车上的青龙旗,有人头皮便又发麻两腿发抖,″啊!是青龙山上的呀!他们可比这里的小爷还要厉害得多!″
这里虽然远离青龙山,可还是有人知道青龙山人原本面目的。
有人这么一嚷,客人们纷纷跪地求饶:我们的钱财被黑风坳的贼人搜去了,下次一定奉上,求大王开恩饶我们一命吧!
″别怕,我们虽说是青龙山的人,可如今我们不再干伤天害理的事了,和你们一样,我们是在靠自己的一双手劳动讨吃。″
林大王连忙出言安慰,并亲手扶起跪倒在地的人们,可客人们还是对着他连磕三个响头,以谢救命之恩。
之后又是保卫亲手撑船将客人渡过了河,客人们无不感动得涕泪双流,跪拜了两位恩人才离开黑风渡。
还好,有惊无险,渡过河的马车又在通往江城的马路上欢跑起来。
马车在颠簸狭窄的山路上又跑了五天,来到一座叫作枫木桥的山下,山虽然不高,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天坑,几根巨大的枫木将天坑两边连接起来,枫木桥也就由此得名。
一股恶匪就凭借这座桥抢劫过往的客人。
还好,这帮山贼还是原班人马,车上的青龙旗也没有收起来,威风凛凛青龙随风游动,有小喽见了立即报告他们的大王,大王亲自走出寨门迎接。
大王见大王见,两眼泪汪汪,两王相抱了好久才松手。
山大王以最高的礼节交待客人,席面上摆满了山珍海味,饭后又亲自将客人送出自己的领地。
马车向前又跑了五天终于进入了江城边界,江城毗邻京城,拾娘知道林将军身份,担心有人认出将军带来危险。
在一岔道口拾娘叫停了马车,"感谢林大哥和护卫舍命相护,如今已经到了安全地带,林大哥公务繁忙,请回吧!″
″好吧!一路顺风,早日归来,青龙山上的兄弟们还盼着仙女去看他们呢!″
将军也害怕有人认出来造成麻烦,拾娘如此一说便借坡下驴,谈笑着与护卫一起跳下了马车。
车夫很机灵,明白这是少夫人和大王话别的时候了,赶紧搬来凳子。
″一定!回来后一定上山看望山上的兄弟们和嫂子们。″
拾娘说着脚踏木凳下了车,林将军,拾娘都是直性人,没没什么花花肠子,只是相互嘱咐″一路保重!"
临了,将军不忘叮嘱车夫一路上要保护好仙女,这才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马车。
此去江城的道路可谓是一马平川,再也不用担心车的颠簸了,老白很有经验,不用车夫催赶自觉地加快了速度,宽阔道路两旁的房屋树木一闪而过……
马车奔驰了两天终于接近了江临城下,"呀!好大的城啊!″车夫禁不住惊呼起,他虽成年累月赶着马车进出过无数座城,可从来没见如此大的城市,海茫茫的漫无边际!
″小师傅,就此停车吧!"车夫的尖叫声惊动了拾娘,她撩起车帘,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城市,明白马车已临近江城了。
听婆婆曾说起前朝灭亡时,杨家可是朝廷重臣,当时老祖宗有两个儿子,大儿留下来随爹一起保护皇上,那是九死一生的事。
小儿子南下逃命,以延续杨家香火,婆婆说杨三元就是小儿南下逃命的后代。
后来,在京城攻破之日,皇上吊死在皇宫,前朝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