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章去燕山巷27号看看那个女人 - 娘,爹走了我陪您 - 知了鸣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44章去燕山巷27号看看那个女人

″娘亲耶,上辈子好苦啰!″

″大哥累死在地里;二哥被人活活打死;姐姐在讨饭回家的路上被野狼一块块的撕吃了,可姐的手里却死死的握着一坨四四方方的红烧肉,那可是姐讨回来要跟娘一起分享的啊!″

"结果那肉狼也休想吃到,姐也没吃上,娘还能吃得下喉吗?最终只有将肉放在姐的嘴边埋了,姐饿了张口就能吃上肉!"

"儿女们一个个死了,娘亲也疯了,死上山边无人收尸,后来是好心人就地埋上。呜呜呜……″陪陪继续吐槽着哭了。

不是陪陪故意做作让娘伤心的,而是书上的确这么写的,她是传书人只得如实说于娘听。

"呜呜呜!我的爹娘哟!气杀我了!"

拾娘原本是个很坚强的女人,可听得上辈子如此惨剧,也哭出了平生的的第一句,更是流下了一串串冰凉的泪水,从肺腑深处喊出了一声爹娘!

尽管爹娘,拾娘没少喊,可那喊的是养父养母或是婆婆。

养母告诉拾娘,她是捡的,在山边捡的,身边有一个包裹,旁边还躺着一个胸部中刀的嬷嬷。

养母生不出儿女,与丈夫成婚多年也未曾诞下一男半女。

也许是上苍赐给养母夫妇的礼,平素很少上山的夫妇俩,偏偏选了个大雪天上山砍柴。

夫妇俩发观襁褓中的拾娘时,身上已铺了一层白雪,奄奄一息的拾娘全身青紫早已哭不出声来,拾娘身边的嬷嬷已死。

夫妇俩赶紧将拾娘抱回了家,养母虽未曾生养过儿女,可对于料理婴儿却有一手,她连忙让男人找来生姜和酒,一番推拿后孩子活过来了,拾娘"娃娃″的大哭起来。

养父姓刘,养父母认为拾娘是老天赐给他俩的礼物,于是便取名刘赐娘,老天赐来的姑娘。

包裹里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只有一块上等的羊脂白玉石和几套婴儿换洗的衣服,还有赐娘的生辰八字。

养母没有动用包里的东西,当作宝贝藏了起来。

养父请来了木匠用几块木板做了一副简易的棺材,就地将嬷嬷埋了。

以后,夫妻俩把赐娘当亲生女宝贝般的养着,可好景不长,三年后养父病逝,养母含辛茹苦的将赐娘养大,哪知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

养母死在逃荒途中,临终时说出了赐娘的身世,并把那块羊脂玉和包裹一同交给了赐娘,让她寻找机会找到亲生父母。

后来,赐娘阴差阳错成了杨家媳妇,连名字也改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今天喊出的一声爹娘,那是在呼唤她的亲生爹爹和妈妈!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杨家没落,家徒四壁,靠卖田地和上辈字画苦苦支撑,可杨三元竟还有心思在外快活养女人,比起他的父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父亲只嫖,可他竟然养外室还生儿育女!″

"难怪这么多年的科举考试屡屡落第,原来他‘烤’的是红薯!″

拾娘只气双拳紧握,牙齿咬得"嘣嘣"作响!

尽管如此,拾娘还是强忍着心头的怒火。

一来这里还有个外人——车夫,可谓家丑不可外扬。

二来他对杨三元还心存妄想,杨三元一表人材风度翩翩,虽已是中年,可依然英姿飒爽,依旧是女人们追求的″猎物″

两人成婚十八年,夫妻恩爱,从未红过脸,更别说相骂打架了,是人们羡慕的模范夫妻。

尽管拾娘相信陪陪,可她还是希望那只是个误会。

车夫对马车内的变故毫不知情,依然在悠然自得的赶着马车。

尽管没有大声吆喝过老白,更没有使用过马鞭,可老白依然"嗒嗒嗒,嗒嗒嗒"的飞快地跑着,一点也不慢于鞭打怒骂时的速度。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差点没把自己的性命搭上!"车夫感叹不已。

"嗒嗒嗒"老白欢跑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交叉路口,往东是往家走的路,往西便是进城的路。

″师傅,请往西走,燕山巷27号!"拾娘从车厢内探出个头来吩咐道!

″得勤,燕山巷27号!″

车夫常跑城里,对城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了。

岔路口离城不远,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

燕山巷在城北一个偏僻处,这里地势低洼,稍一下雨便成了小湖泊。

不过这里住房租金低廉,不及热闹地段的一半,十个便宜九个爱嘛,这里的住户倒还不少,密密麻麻的住满了人。

前天这里下过一场大雨,这个地方的积水还没消去,马车只能远远的停在巷口的高处,那里没有水。

"吁"车夫只轻喝一声,老白便摇着尾巴,甩着耳朵停了下来。

车夫留在车上照看车子,这样也好,若是陪陪所说成真,免得车夫撞见不堪的一幕,让家丑外扬。

车夫是个勤快人,赶紧从车上放下凳子拉开了车帘。

两人都还年轻,荔枝一跃便下了车,甚至还不需要借助车夫摆的凳子。

"姐,将陪陪递给我吧!"

下车后的荔枝伸出了双手。

"行,接着!"拾娘弓着背将陪陪从打开的车门慢慢地放了下来。

″哈哈,姨的宝贝陪陪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