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章假的真不了
躺在身边近二十年的老公,眼看就要睡到别的女人身边了,怎不叫拾娘心碎而又生怨恨呢?
然而拾娘心善,没出息却恨不起来,明知女儿法力高强,无与伦比,惩罚贪求享受的男人只是轻而易举之事,无须亲自动手,可拾娘就是狠不起心来,为防女儿施法伤害渣爹,甚至还提前劝说呢。
直到陪陪答应顺其自然,不再插手爹那茬子攀龙附凤之事,拾娘才放心下来,只是在夜深人静,陪陪也睡觉了,这才暗暗的流泪。
潘老太太每当天刚麻麻亮便是搬了把祖上留下的靠背梨花木椅,安放在大门外人坐南朝北(因京城方向在北)的坐着,盼着儿子高中归来,天大亮了,还时不时的手搭凉棚向远处张望着,然而从天刚麻麻亮到天刚麻麻黑,到最后一屡阳光消失,直到拾娘抱着陪陪走过来催促婆婆回家睡觉,她的眼睛望穿了,可依旧没有见到儿子的身影!
这样的日子婆媳俩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过着,陪陪也由在床上爬行,到下床沿着壁或是娘亲有时也是荔枝搀扶着学步行走,小家伙精灵得很,一两个月下来就能独自跑得飞快了,有时还要嚷着与哥哥姐姐们散跑比比高下呢!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陪陪已经二岁半能说一口流利的话了,杨三元离开家二年有余了,他以抛妻弃子的代价成了驸马爷,成功的攀龙附凤成了权势滔天的人物,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本该是幸福满满快乐无比。
然而有得必有所失,他失去了陪陪这颗灿烂福星的庇护,陪陪对他忘恩负义贪念美色背叛母亲的行为深恶痛绝,虽然答应娘不去施法惩罚渣爹,可也发誓不再帮扶他了。
一个胸无几滴墨水靠着先知答卷的虚假状元,在朝廷众多的大儒面前,没有陪陪这颗福星的高照,他又能瞒过几多时日呢?
因是皇帝的妹夫,皇帝自然很器重,让他处理一些国家要务,比如外国使者到访,皇帝让他负责接待,人家朝天空一指赞美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好一个美好的秋日!
可他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若是闭上嘴缄默不言,倒也没什么,世界上的语言有那么多种类,谁又能种种精通呢?!
可杨三元倒好,打肿脸硬充胖子,充当起无事不通的大能来,他看到皇宫的屋檐上有几只美丽的金丝雀儿,便以为外国使者看上了它们,赶紧指挥一群小太监架起云梯上屋捕捉,太监们胆颤心惊的顺着云梯爬上高高的屋顶去捕捉雀儿,国外使者一看,感觉危险,立即挥动手臂″no!no!"的叫喊起来!
杨三元倒好,他以为外国没有这种雀儿,外国佬对这种雀儿兴趣大大的有,忙忙急急的挥手高呼:″快,快捕捉雀儿,谁捉到雀儿本驸马爷大大有赏,谁胆敢偷懒重打三十大块!″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听捉到雀儿驸马爷大大有赏,这群小太监不顾安危,在屋顶飞跑着追捕金丝雀儿,然而金丝雀小巧机灵,行动敏捷,是那么好捕i捉的吗?
它一会儿飞腾,一时却又在小太监面前跳跃,一个小太监不顾生死的扑了上去,明明是扑住了雀儿,不曾想,雀儿却从他胯下溜了……
一时间,皇宫的屋顶上,人影晃动,雀儿飞窜,瓦片打着滚儿往屋下飞舞着掉落在地,"叭叭叭"地摔得粉碎!
″no!no!″外国使者仍旧挥手制止,不懂外语的杨三元依然指挥着小太监们追捕着雀儿,皇城里的妃子,宫女,大监等等纷纷跑来围观,屋顶上的瓦片唰唰地往下掉,摔在围观人群的脚边甚至身上,砸烂了头!
"快跑呀,瓦片砸死了人!"有好事者,乘机作乱的惊呼起来,人群乱粉粉的奔跑逃命,屋下惊叫,屋顶上的小监们也惊慌起来,有人摔倒在瓦片上,顺着瓦片骨碌碌滚下屋来,"咚"的一声砸在逃奔的人辟身上,只砸得身子底下的人呼天呛地的叫起来,一时间只搅得整个皇宫鸡飞狗跳,人心惶惶然的不得安宁。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皇宫里鸡飞狗跳的消息很快传到康成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带着一帮大学士匆匆赶来,只见一大批人拥出宫外,抬头一看,一群小太监在屋顶扑腾着。
再一看宫里的地面上铺了一层碎瓦砾,而屋上的瓦片还在"唰唰"地往下掉!
几个外国使者挥动着手臂高呼着:″no!no!"
″启禀皇上,外国使者在喊不要,不要!"
皇帝身边人才挤挤,有懂外文的大臣慌忙禀告。
″启禀皇上,微臣正在为外国使臣捕捉金丝雀儿。"杨三元满脸灿烂的笑容奔跑过来,他还等着皇帝夸他办事下了大力气呢!
谁知皇兄只夸了他两字"胡闹!"转身便气呼呼的走了。
"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呢?"杨三元傻眼了。
″驸马爷,外国友人喊的是‘不要’″
皇帝气走了,同僚忙上前提醒驸马爷,杨三元这才如梦初醒,心中大骂:″外国佬,你害苦我矣!″
自此以后,杨三元在皇帝面前失宠了,再也得不到器重,只是碍于皇妹喜欢他那副漂亮的皮囊,而把他当作废物养起来。
时间一长,平静公主也看出了睡在自己身边的状元郎是一个冒牌货,渐渐对他冷落了。
上朝,皇帝没个正眼看他,形同虚设,连同僚也不待见;回到家里平静公主总是板着个脸冷眼相对,这样的日子难熬啊!
他意识到必须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让皇帝,公主和同僚们刮目相看!
于是他想破脑袋寻找机会,终于时机来临,外敌入侵,朝廷内外都在忙于抵御外敌,偏在这时黄沙河上游倾盆大雨,五六三十天昼夜不停,滔滔洪水冲垮河堤,黄河下游洪水泛滥,冲毁百姓家园田地,无数人尸随水飘荡无人掩埋,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饿殍遍地,灾情十分严重!
偏偏外敌入侵,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际,而黄沙河下游灾情告急文书犹如雪片般飞来,朝廷理应派遣钦差大臣救灾,可皇帝分身乏术,朝延无人可用!
就在康成皇帝急如热锅里的蚂蚁团团转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启禀皇上,微臣愿前往灾区救灾!"请命的是杨三元。
"你……"皇帝双眉紧蹙。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