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章张花嫁了人,张杨两家合二为一
张大娘迈出颤巍巍的小脚,身体轻飘飘的不知轻重,口里"花花,花花……"的喊着,脚也在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外挪动,猛的踏入了青石板的空隙之中卡住了脚,身子向前一倾倒了下去。
额头重重的砸在石头上出了血,殷红的鲜血汪汪地流了出来!
"娘娘娘……″花花哭喊着随杨三元跑了过来,在他的帮助下扶起了娘。
母女俩抱着哭成了一团,娘的泪水流干了,只闻呜呜的泣啜声看不到一滴泪水从深陷的眼眶里流出,短短的过了几天看上去苍老了几十年,四十来岁的女人,一张菜青色的脸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头满是银色的紊乱白发,看上去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妪!
只有花花的两眼像流不尽的泉水汪汪地涌出,她伏在娘的右肩膀上,两个肩膀起伏的耸着,片刻便将娘的肩膀打湿了一大片!
"张大嫂别太动情了,花花在外受尽了惊吓,想来这几天压根儿便没有吃睡过,再这么哭下去会坏了身子的,那将如何是好呢?我们还是快点回去弄点吃的,让她吃点东西好好睡一觉吧。″杨大妈瞧见母女俩伤心地哭成一团,急急忙忙赶上来劝说。
″对,花花,听杨大妈的,咱不哭了,啊!″杨大娘带头露了个笑脸道:″花花回来了,我们应该高高兴兴的!"
"天,还是蓝蓝的天,明天会更美好……″花花听了娘的,放声高歌,天真活泼的花花又回来了!
回来了的花花一夜之间突然长大成熟了,像是换了个人,性子变了,处处顺从了娘。
娘说老了,还想着要抱抱孙孙,她便应了娘嫁了人,男人当然是杨三元,两家并不宽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有宴请亲朋好友,只是两家,说的是两个家庭,其实只是四口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杨家宽大又是瓦屋,张家搬入了杨家,两个年轻人住到了一起上了一张床便算是结了婚。
婚后的日子倒也过得火红,杨大妈养的野鸡,竟然雌鸡长出彩色的羽毛来,它那头高傲的一抬七彩的羽毛一抖欢唱起来惹人喜上眉梢,公鸡也不甘落后,尾巴一甩好似孔雀开屏美极了,煞是好看,只僚得大人小孩流连忘返!
张大娘也很了得,养兔不用关着养了,大清早的打开了兔门,兔妈妈带着一大群兔崽子上了山寻食或是追逐嬉戏好不活跃,傍晚时分便又带着兔崽儿们回了家,一天到晚好不快活乐哉!关键是她还养出了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七彩兔来!
颜色鲜艳多彩的兔儿在山坡上慢慢的扭动着身子吃草,远远的看去宛如天边的彩云在飘动着,异常的美丽。
这样了的鸡,如此艳美的兔子放到市面上去卖哪有不成抢手货之理?一时间张杨两家的兔、鸡成了供不应求的稀罕货,张杨联合家族富足起来了。
有了钱,杨三元进入了八仙城最著名的大成书院读书,学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孺们把他当作未来的状元来培养,常拿他的文章在课堂上当作范文公开念读点评。
一时间,杨三元名声鹊起成了书院万众瞩目的弟子。
人怕出名,树大招风。人出了名交际自然就广泛多了起来,今天同窗好友邀他去郊游,明日又有慕名的学子约他去寺庙求神拜佛祈求神灵保佑考取功名。
从八仙城出发往东南方向行五十来里地,有一座巍峨的福山,山上不分春冬,四季温暖如春,百花斗艳风光华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八仙过海之时路过此等风光秀丽的福地,连神仙也留念起这人间仙境来,铁拐李一把扔掉手中的铁拐举起双手高呼:"福山,我来矣!"
铁拐李是八仙之首,老大进了山,老二……老八相随而入。八仙惊叹山上风光流连忘返,遍游了山上的犄角旮旯度过了好长的一段时日。此后,人们便把山唤作了福山。
有仙则名,八仙流连过的福山出了名,名山必有庙,有能人成头筹钱在山顶建了一座庙取名福山寺院,八仙,观世音等菩萨的塑像搬进了庙里,方丈,和尚也住进了福山寺院。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顶一马平川,在东南方向有一巨大水池,水池正中央有一天然的喷泉,直径两米的水柱冲天而′起,于数十丈的高空猛然炸开,在阳光的折射下却又如炸开的烟花生出五光十色的焰火,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真不愧是人世间绝无仅有的美景。
东海龙宫太子年幼喜好新鲜猎奇,玩遍了龙宫的风光,渐渐感觉东海枯燥乏味而厌倦了海里的生活。
一日,他装扮成虾兵悄然溜出了皇宫,纵身一跃上了东海海岸,人们都说大海漫无边际,哪曾想海外的世界更辽阔,更美丽!
″好宽广哟,好新奇耶!"太子一上岸便不无感叹地抬起了头望向天空,″呀,好漂亮的烟花!"
″不,那不是烟花。″话刚出囗,太子便又即刻否认了。
″哈哈,那可是福山水池冲天的水柱化作了五彩斑斓彩雾!″太子终于看了出来,于是突发奇想,″何不过去一探究竟!″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更何况是东海龙宫的太子,即便是年幼,可也法力无边,普天之下,若非遭遇天不怕地不怕,又具有翻江倒海本领的叱咤,他还会去顾忌谁呢?谁敢动东海龙王太子的一根寒毛?
太子纵身一跃上了福山,仰躺在山顶水池的中央,任由五光十色的水沫洒在洁白如玉的肚皮上!
"啊!蛇蛇蛇……"太子这一潇洒享受的一幕恰被挑着一担水桶前来取水的小和尚撞了个正着,只吓得小和尚"砰"的摔掉肩上的水桶呼喊着连滚带爬地往回逃,偏偏太子小还是一副贪玩好奇的孩童性子,他把龙头抬出了水池望着小和尚的一副狼狈相发笑。
庙里的方丈听到小和尚的呼声忙忙急急地跑出庙来察看,一眼望见了水池中高抬着头在嬉笑的龙头,方丈见多识广知识又渊博,他认出了那可是东海龙宫的太子殿下,连连拱手陪不是:″老衲管教徒弟不严冒犯了太子殿下,还望殿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