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身为全年无休的顶级打工人,想清闲太久是没可能的,第二天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一起追到园子里,给他带来两个好消息。
大运河全线贯通,只剩少许收尾工作就能通航了,请杨善示下何时举办通航仪式。
与南狄的通商交易区已经在两国边境划出界限,交易的商品种类和价格也商议完毕,可以公告天下自由组建交易商队了。
大运河是杨善登基后重新测量修建的工程,跟南狄通商也是他一手推动的,能执行得如此顺利,让他生出了满满的成就感。
杨善笑道,“辛苦两位爱卿了,通航仪式就订在半个月左右,请司天台选个好日子。与南狄通商的事不用急,先由朝廷组建几次商队,把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再向民间开放不迟。”
万勤耕没想过还能这么玩儿,他思索片刻,迟疑道,“臣驽钝,不懂陛下的意思,不知朝廷组建商队的人手和本金从何而来,又想起到什么作用呢?”
工部尚书也皱眉道,“行商乃贱业,陛下愿意为商贾开通商路已是圣恩,没必要再为他们耗费精力。”
杨善摇头,“不全是为了商贾,南方位置偏远,多种族群混居,难以教化,曾祖从建国之初就设想修几条直道打穿南方交通,让朝廷政令施行更加通畅,只是苦于山高路远,地形复杂,耗费钱财甚巨,才一直无法成形。朝廷组建商队不仅能带动沿途民生,还能勘测地形,了解民情,以及打探南狄动向,最主要还是为修路积累钱财,每当赚到钱了就修一段,日积月累总会有修完的一天。”
两个老头眼泪差点掉下来,工部尚书哽咽道,“陛下想修路不用如此艰难,大运河通航以后每年都会有营收,分出一部分用来修路就是了。”
杨善笑道,“朝廷能增加一项收入也有百姓的功劳,应该减少赋税请百姓同乐才是,我打算再成立个通商署,由户部和兵部共同管理,户部采购买卖货物管理账目,兵部选拔退役士兵组建商队,本金由朝廷和内库共同出资,收益按比分成,众位爱卿若是有闲钱也可以投资,赚多赚少的不好说,总比把铜钱放在家里生锈强。”
两人没想到还能这么操作,朝廷带官员一起赚钱,反对的人会被骂死的,只是这样真的可行吗?
杨善也没有让他们立即接受的意思,请两人回去帮忙完善一下,写个预案等下次大朝会上再讨论。
送走两个心不在焉的人,牧峥才惊奇的开口,“陛下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我天天跟陛下待在一起,竟然都没听说过。”
杨善坦言道,“我之前也没想到,是刚刚才想起来的,就是不知是否可行。”
牧峥赞叹道,“陛下真乃奇才,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到组建商队的主意,那些大臣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们禁军可以自己弄个商队,赚多少钱无所谓,只要退伍的兄弟有个正经营生就行。”
杨善被他夸得脸红,又说起通商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南狄地处热带,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矿产却寥寥可数,导致南狄宫廷一直为缺少武器头疼。
两国通商之所以商议几个月,就是为了金属矿产在扯皮,南狄死活要买,齐国打死不卖,拉扯到双方精疲力尽,南狄才放弃购买矿石的念头。
杨善才不相信南狄会放弃,通商关口只要打开就很难关上了,南方世族会放弃走私矿石这么大的利益才是咄咄怪事,他命人宣来高明,筹谋已久的计划可以正式开始施行了。
五月中,杨善亲自主持了大运河开通仪式,很多消息灵通的小商贾早就预备好了船和货物,通航当天就起航开往南方,大运河上千帆争流,场面壮观极了。
杨善把小六往上几个孩子都带了出来,自从皇长子被过继出去,几个孩子都懂事多了,乖乖跟在杨善身边,漂亮得像一排瓷娃娃。
小六是去年十月出生,快满八个月了,长得白胖喜人,健康又伶俐,皇后喜欢得天天跟沈婕妤抢着抱,今天也把他抱了出来,小家伙一瞬不瞬看着大运河方向,眼神中满是感怀和惆怅。
杨善已经肯定他也是穿来的,是世界搞的双重保险,杨善不在意由谁来接自己的班,世界最好弄个明君过来,他好能早点退休,问系统也得不到答案,只能靠自己慢慢猜了。
六月初,朝廷组建的第一支商队起程前往南狄,组建商队的想法没受多少阻碍就通过了,名士大儒也是要养家糊口的,皇上要带大家发财,又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的是傻瓜。
第一支商队的主要目的是打通路线和收集情报,安国公请出镇守西南边境近三十年的老兄弟担任领队,副领队是先锋营的前斥侯首领,他把酷爱做买卖的二儿子也塞进去做个小管事,以后子孙要是读书不成,进入商队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随行的还有第一批考核通过的军医,高明作为商队师爷,带领二十名红客成员一同前往南方,他们的任务是监视南方世族,按规矩行商也就罢了,只要抓住他们走私矿石铁器的证据,皇庄又能增加几处了。
新收缴上来的皇庄已经步入正轨,有世族的巨额财产做支撑,杨善给佃户配齐了耕牛曲犁等全套种田装备,规定先试种一年,收成好的就能再续租十年。
佃租最高不会超过三成,灾荒之年减半或免租,且只需在皇庄范围内服徭役,修好的水渠水井可免费使用。
如此优厚的条件,不出三天佃户就招满了,杨善特意嘱咐负责皇庄的司农寺官员,只能招收失去土地的贫困农户。
他选的人忠诚和品行都在线,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为杨善博得了不少好名声。
杨善想做的事太多,人手不足成了个大问题,经牧峥提醒才想起官员待选名单上还有很多人连官职都没谋到一个呢,这些人要么是背景不够,要么是性格不好,就算通过科举也没部门愿意收。
利用系统的人物属性,杨善从中选出一大批可用之人,暂时没有职位不要紧,可以帮忙经营商队和皇庄,再选出有能力的慢慢汰旧换新。
朝廷各项工作运转正常,杨善却总觉得忘记了什么,直到中秋前两天,北方清州进献祥瑞,有亩产高达一千斤的作物被培育出来,连同培育者一同送到京城。
看到奏报,杨善才想起他忘记了佳颜小美女和她的土豆,失去了当才女的机会,她总算愿意干正事了,土豆的亩产何止一千斤,堪称增强国力的神器,齐国能否掀翻蛮夷扩张国土,全看土豆的推广速度了。
杨善满心期盼着土豆快点运到京城,暗中命人准备个带农田,离皇城又近的府邸,慕容佳颜立此大功,不给个郡主爵位可说不过去,他记得佳颜是理科生,哄高兴了说不定还有好东西拿出来。
提前预备好府邸也能表明自己对土豆的重视,让负责培育推广的官员更加用心。。
等看到推广之人,发现与他预想的相差了几万里,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伏倒在地,长相不差,气质却猥琐奸滑,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
杨善看着呈在桌上的土豆,问道,“这是你培育出来的?叫什么名字?”
中年人在天子和几位朝廷重臣面前连头都不敢擡,小声结巴道,“是,是小民种出来的,叫叫,叫土,不,叫金豆。”
杨善差点气笑了,假意勉励几句就叫人带他退下去,转头看向焦中书几人,问道,“你们怎么看?”
司农监不屑道,“臣与田舍汉打交道多年,从未见过像他这么白净的,还有那手指甲,种过田的哪能这么干净整齐,必是冒领别人功绩无疑。”
工部尚书也认同他的看法,担忧道,“请陛下尽快派人前往清州探明真相,迟了恐怕真正的培育人会性命不保。”
焦中书也赞同道,“人才难得,良种更不容有失,请陛下不要犹豫。”
杨善也不敢犹豫,这人虽也姓慕容,谁知道为了冒领功劳会不会对慕容佳颜做出灭口的危险行为,系统说他穿来以后男女主就失去了主角光环,牧峥就差点被刺客害死,他可不敢赌佳颜的命有多硬。
他决定道,“那就派许敢将军带两队戍卫军前往清州,把真正的培育人和所有种苗都带回京城,自打从尹州赈灾回来许将军就天天讨差事,我都快被他烦死了。”
在场几人全笑了起来,他们都是杨善扶持起来的心腹,对文武之争没那么深的执念,也隐隐觉察出皇上对周边国家的防备和不满,那就更要跟武将搞好关系了。
杨善又打起桌上几个土豆的主意,快一年没吃过炸土豆片了,零食爱好者甚是想念啊。
他笑道,“听那人的意思,这东西应该叫土豆,不知吃起来味道如何。”
焦中书几人大惊,叫道,“陛下切不可顽皮,这是用来作种子的宝贝,等土豆推广开了想怎么吃都成。”
说完几个老头抱着土豆就跑,根本不给他反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