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戊卷破窠除臼,去芜存菁 - 山河志异 - 瑞根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山河志异 >

第600章戊卷破窠除臼,去芜存菁

第600章戊卷破窠除臼,去芜存菁

这道题太难。

无论作何选择,都面临着巨大风险。

去龙鳞塬,以龙鳞塬的现状,没准儿就是飞蛾投火,万一朱凤璧和李煜他们扛不住了呢?

坚守云中山?一旦青牙边狼和鳌龙入侵云中山,能抵挡得住么?陈淮生毫无把握。

要么不去云中山,往南边大赵撤?结果可能还不如去龙鳞塬。

从卧龙岭要经滏阳道、翟谷道、汤水道才能过河,现在妖兽肆虐的时候,这条路怕不是遍布妖兽了?

或许自己几人能侥幸逃得性命,其他人呢?

见陈淮生沉默不语,众人也知道这个决定不好做,稍不留神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倒是吴天恩坦然许多:“淮生,现在选哪条路都是荆棘密布,踏错的可能性都有,一动不如一静,那还不如我们就留守,好歹也还有一个法阵支持,大不了就孤注一掷拼一把,真要命背,那也怪不了谁,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陈淮生也想明白了。

龙鳞塬那边局面麻烦大,弄不好就是崩盘之局,南逃大赵更不现实,就只能先守着看一看,看龙鳞塬那边局面有无改观,顺带拖一拖时间。

如果碧蛟元君能及时赶到,那这一阵就算是赢了,如果赶不及,再临时往龙鳞塬撤,那大家就只能赌命了。

顺带一想,陈淮生觉得自己不至于这么倒霉,头一日就遇上两头三阶顶级凶兽来袭,差点儿来个团灭,难道说今日还能冒出个四阶妖兽闯进云中山?

真要这么倒霉,他也就认了,恐怕去哪儿都是一个死字,就别连累别人了。

想通这个道理,陈淮生心中也就坦然了:“师伯教育得是,那就守,以七日之约为目标来坚守,外围预警咱们就盯着行了,内围还得守,但主要是针对二阶妖兽和以下的,如果像火鬃狮这类三阶妖兽的,就放进门前来,大家全力一搏,别分散力量了。”

分派下去之后,陈淮生索性就沉下心来梳理探索自己的道体。

虽然不是时候,但是也得要死马当活马医,滕定远和宣尺媚派不上用场,陈淮生都没让去唤醒。

炼气巅峰和筑基要说挤在这片地上也不算少了,但面对三阶妖兽时也屁用没有,多一两个也毫无意义,还不如让两人继续闭关破境,没准儿还真的就突破了。

方宝旒为自己灌下的青芝汁还是发挥了一些用处的,起码立即起到了弥合修复经脉的作用,让痛苦不至于一直持续。

另外前期自己为冲击筑基五重的准备还是发挥了大作用,大量食用元鲑肉极大地壮实了道骨,而元李也同样起到了补髓作用,使得自己本来就有着很好根基的道骨更上一层楼,足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和痛苦。

七索银须虾对萌发滋壮灵根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灵芽新发之后,连接为灵藤,后续进一步成长得益于七索银须虾甚多。

陈淮生早就打定主意在此番妖兽潮告一段落之后,定要去七星坑捞取一笔。

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想要学着饲养,但估计很难,七星坑那边特殊的水质气候和阴气,使得其他地方很难复制它的条件。

气从丹海生,灵从百会起。

陈淮生缓缓行功导气,感受到整个混乱的身体。

道体非凡身,但是却又细细相关,指的是灵根、道骨、经脉、气机、血髓。

灵根为源,道骨为本,根由脉起,骨为髓定,而气机便是丹海中的一点心灯,说穿了便是根、骨、脉、髓结合在一起通过功法修出的丹元神引。

灵根决定悟性,道骨决定承纳,经脉沟通气机,血髓壮实本元。

鼎炉现在处于封闭状态,甚至感受不到三灵的状态。

旧的灵根彻底爆毁,将灵根所蕴藏的元力彻底释放了,而新的灵根原来是依附在旧的灵根之上,宛如藤萝,现在老树突然焚毁,藤萝再无所依,一下子空空荡荡,悬悬悠悠,与鼎炉的联系也未能建立起,同样与道骨之间的感应也处于一种似曾相识却又有些陌生的状态下。

受损的还有经脉,在被元力疯狂冲击之后,经脉出现了裂纹和断损,这需要徐徐修复,但是经脉如果与道骨之间的联系中断,血髓便无法将道骨中的气血之力传入经脉,使得经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样道骨也受到了伤害,但相对来说要好得多,原来厚实的根基让其基本上承载了下来,加上元李这些灵物的灵补,基本上没有大碍。

根骨脉髓切断了联系,使得丹海气机就成了一团死物,毫无用处,哪怕可以催动气机,但也只能在经脉内来回游荡,无法抵达根骨和鼎炉,成了一种形式假象。

瞑目内视,陈淮生一点心灯冉冉亮起,首当其冲,还得要把根骨脉髓的联系打通,只有打通联系,才能谈得上修复恢复。    照理说最该先解决的是灵根道骨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在的灵根道骨之间并非完全断绝,而是原来旧灵根损毁消失之后道骨与新灵根之间没能顺畅连通,就像那灵藤在空中飘来荡去,偶尔碰撞到了道骨,却又没能系住连上,但双方的灵力灵性仍然能够传递,只不过远不及原来那样了。

在陈淮生看来,也许首先将灵根与鼎炉之间的关系打通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将鼎炉打通,让鼎炉中的三灵重新活泛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引导根骨脉髓连通运转起来。

盘腿而坐,静静地感应着体内的那一点灵识,灵根还很细软,但是十二灵芽连通,已经让其具备了相当韧性,并非想象的那么不堪。

陈淮生让自己的意念灵识结合,感应到灵根上,灵根自带的灵性,哪怕还有些生疏稚嫩,但是灵根就是灵根,它能够做到。

丹海之下就是鼎炉所在,但鼎炉并非实物,也没有一个真正固定的位置,完全是要依靠根与骨来与其沟通实现作用。

当第一根灵芽之藤终于被自己的意念驱动时,陈淮生额际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每一次催动意念灵识去感应,都觉得那样无力,那摇曳的灵芽之藤就像是在面前飘来晃去的秋千,你却始终抓不到。

当你感觉到能够催动灵藤时,鼎炉似乎又若隐若现了,这种微妙的感觉是陈淮生从未体会过的,如同抓住你心腔子里的要害,缺那么一口气,始终差那么一点儿。

但陈淮生不会罢休。

一次不行,二次失败,三次差一口气,……,那就十次。

累了就暂时闭气养神,静候时机。

当灵芽之藤终于飘荡着靠近了鼎炉,最终没有荡开,而是粘附在了鼎炉上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陈淮生全身都要松弛下来了。

一根,两根,……,五根,……,八根,……,十二根。

终于当十二灵芽结成的灵藤之网终于如愿以偿地包裹住了鼎炉时,道骨顿显,那种若有如无的陌生感开始渐渐消失。

鼎炉顿畅,灵识触感,三灵那边也迅速得以沟通。

陈淮生的昏迷以及道体断绝,还是把三灵给吓了一大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