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大理寺
第一百一十四章大理寺
三人启程回了盛京,来时带着一个上百斤重的棺材,回去又押着一个大活人和一群老幼妇孺。
回京路上又是两个多月。等到了盛京,已经是七月份。叶孤云给梁奕准备的披风没有挡风,反倒是用来挡太阳了。
梁奕和叶孤云,孙英不等进京,大理寺的人就已经在城门口等着了。
梁奕只看见就觉得头疼。
“这谁啊?”叶孤云遥遥望去,孙英也看见了那人。只不过孙英不喜欢多问,于是叶孤云一开口,他也竖起耳朵。
梁奕沉声道:“你不认识他,但他儿子你一定认识,箫应。”
叶孤云每天在梁奕身边鞍前马后,还得放着孙英这个火眼金睛,一时间都想不起来箫应是谁。
他仔细回忆了半晌,才一拍大腿。
“大理寺卿之子,那个嘴脸极其丑恶的家伙是吧。”
孙英拧眉:“箫应?湖州曾通缉过此人。”
梁奕和叶孤云对视一眼,想起自己在扬州府衙门假扮箫应,结果扬州府递了通缉令到湖州府的事。
“啊哈哈……”叶孤云尴尬一笑,他摸了摸鼻子,道:“孙前辈,这件事我以后和你解释。眼下是对付这个眼前此人。”
孙英不解:“此人需要对付?殿下是皇子,他只是官员。难道殿下还需要和他交代吗?”
孙英和叶孤云刚入京时一样,对盛京官员之间的鸡毛蒜皮非常之茫然。
梁奕淡淡的说道:“他这是来要人的,湖州知州和大理寺都是丞相云玮的势力,这是怕他胡乱说出些什么,才特意来堵我。”
孙英不解:“可是此人与我们在一起两个多月,现在来要人岂不是太晚了。”
梁奕摇头:“具体事由只有大理寺和刑部,还有诏狱说的算。我们私下问出的话不能作为证据。”
三人来不及再说什么,箫恒道带着一队大理寺的官兵就到了近前。
“臣大理寺卿箫恒道,参见殿下。”箫恒道比他儿子稳重多了。
“箫大人不必特意来迎接,我还要回宫复命,不能久留。”梁奕说着,就要驱马向前。但箫恒道的人不动,路被堵着水泄不通。
“殿下回京,臣自然要来迎接。”箫恒道笑着说:“不过,臣此来并不全是为了迎接回京。”
“陛下口谕,湖州知州贪墨官银,罪无可恕。让大理寺审理。”
箫恒道振振有词的说道:“殿下手中并非正规官兵,能力不足,万一将人丢了就不好了。不如现在就将人交给臣?”
叶孤云咬牙,心中烦闷。
“什么正规官兵……小人得志!不知道以为军营是他开的。”
叶孤云对这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最是瞧不上。只是不知道皇帝这个老糊涂,明知道湖州知州是云玮的人,竟然还将知州交给大理寺。自己手下的人都造反了也看不见。
叶孤云在心中将皇帝的做法讨伐了一边,但他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他总不能像教训箫恒道儿子一样教训箫恒道吧?
梁奕也没想到,皇帝竟然会下旨,他为什么要将人送到大理寺?团圆宴上明明说的很清楚,难道皇帝就丝毫不怀疑丞相吗?
梁奕心中疑云骤起,难道皇帝和丞相还有什么别的秘密?
他叹了口气,现在容不得他胡思乱想。要先拖住眼下的局面才是,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箫大人,此事应当面见父皇,等我复命狗再将人交给你。若大人不放心,可派一队兵马来看护。”
“大梁律法中可没有在城门口交接公务的道理。”
梁奕不是不给他人,只是要先面圣。话说到这个份上,按理来说就不该再阻拦了,但箫恒道却丝毫不为所动。
“殿下,陛下口谕如此,臣不敢妄改啊。”
梁奕拧眉:“父皇口谕,是当街拦本殿下车驾吗?!”
两方势力在城门口互不相让,原本在这里睡觉的乞丐都不敢再睡下去了。
孙英骑着马,他策马走到队伍中央,站在湖州知州的身侧。他是怕有人偷袭犯官。
但他的刀也准备好架上箫恒道的脑袋了。
正当如此,城中猛地出现一声高喊:“圣旨到!”
来人快马加鞭,手中拿着一卷圣旨向着城门口狂奔而来。要不是箫恒道带着那么一批人马将百姓吓得都靠边儿走,那人恐怕也跑不了这么快。
箫恒道脸上闪过一丝怪异的神色。应当是疑惑为什么他都已经传了口谕,还有圣旨。
不过既然圣旨来了,所有人必须下跪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犯官押解至刑部大牢,三日后刑部,诏狱,大理寺同审!三殿下即刻进宫。”
同审,梁奕偷偷呼出一口气。小太监将圣旨拿到梁奕眼前,道:“殿下,请您接旨吧。”
梁奕接了圣旨,给了公公一两银子打点。
“不可能!”箫恒道沉声说道。
他一脸不相信,陛下明明亲口说交由大理寺审理,怎么现在突然变成了三方协审?
“箫大人,这可是圣旨,圣旨之上哪里有不可能一说呢?”梁奕宽慰的笑了笑:“大人还是快带人回大理寺吧,百姓见到这么多官兵在街上会恐慌的,到时候盛京百姓对官员的信任可就要下降了。”
箫恒道脸上挂不住,只不软不硬的说了句告退就带人逃也似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