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矛盾 - 开局死男人,恶毒婆婆逼签绝户契 - 花菜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章矛盾

去镇上采买的人快晚上才回来,一口薄棺,花了600文,再有盖了章、填了时辰姓名的公据袋,还有些纸钱线香之类。

其他的就是吃食了,买了几袋糙米杂粮,还有肉,豆子之类,家里有白菜萝卜,青菜不需要买。

一共就二两银子,糙米4文一升,五花肉12文一斤,全村陈姓三十九户,一共160多人,每天二十桌吃两顿。

按三天算,光是糙米就要吃掉五六百文,杂项要花三四百文,就只剩下四五百文了,一天的肉菜不能超过十五斤,每个人也就尝一片就没了。

好歹也算是开了荤,再说才开年,过完年没多久,肚子里还有点点油水,倒没人说什么。

还有豆腐呢,豆腐是买豆子回来磨的,放猪油里煎一下,切成三角形状,便宜又好吃,配上肉片煮得油汪汪的,撒上盐巴,好吃得不得了。

三角豆腐是丧事专用,吃三角豆腐就是吃丧席。

吃过晚饭,烧了公据袋子和买路钱,算是把死者送进黄泉路上,开始启程去阴间。

公据袋子是路引,过鬼门关的凭证,袋子里面装纸钱,这个纸钱就是买路钱了,给鬼差的。

雨棚下面烧起几堆篝火,一些老人和喜欢热闹的,就在这里烤火闲话。

而秋采萍母子几个,吃完饭,三个娃穿戴好孝服,就在灵堂里守着,有人来棺前磕头烧纸钱悼孝,永安兄弟俩就要磕头回礼,秋采萍要在边上哀哀哭诉。

秋采萍哭得是真伤心,想她好好的都市丽人,莫名其妙魂穿到这穷山沟沟里头,这是十八辈子的霉没倒干净是吧?

一开局就成了寡妇,还欠上一屁股债,自己都养不活,还得帮人抚养三个娃,这得有多倒霉才能遇上?

村里妇人见她哭得哀切,也有同情的。

“年纪轻轻就要守寡,作孽啊!”

“村里寡妇又要多一个!”

“三个娃可怜,以后可怎么活”

“林四娘肯定不会同意她改嫁的!”

。。。。。。

死鬼男人是“时”字辈,按本支陈家族谱班序号“世贾时永,长守宜泽”排,“时”字辈之后的后辈都得来磕头悼孝,纸钱孝家备得有,只纯属来磕个头就完事。

村里远近几支都来磕头了,大林家和二林家没来,不只秋采萍记得清清楚楚,村里一些有心人也记得清楚。

弟弟家出事,两个哥哥没有第一个出现来帮忙,本就不对,现在更是连孝都不来悼,有点过份了!

有人已经在讨论这事。

此时,大林家正在吵闹,大林婆娘张大娣正在呼天抢地。

“没天理了,自家男人死了,竟然连大伯二伯家都不上门来请,这还把两个哥哥放在眼里吗?她们家不理咱们在先,我们还顾着这情面做什么,就不许去!”

“三房不来磕头请,我们以后就不认她们三房,一刀两断,各走各的路!”

“菜花,你家也不许去,我们两家同进退,不能先低这个头,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张皮,我们大房二房下午都腆着张脸主动去帮忙了,一句话都没给,连声招呼都没打,吃席也不叫一声!”

“不能这么惯着她,男人刚死还热乎着呢,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这是要踩着我们大房二房的脸上位了,我呸,脸怎么那么大呢?”

………。

二林婆娘田菜花低着头呐呐,其实她是主张去帮忙和悼孝的,死者为大,犯不着争这口闲气,但大嫂拉着她不让,来回纠结了半天,一拖就拖到现在。

夜已深了,再去会不会不太好?那去还是不去呢?田菜花还在纠结。

两家男人,也都怕了张氏的咒骂,不去就不去吧,再说侄子的确也没来磕头请他们,晚饭他两家其实去吃了席,在那边干活呢,两家离得又近,到饭点全家都去坐着了,不去吃家里可没做。

只是婆娘要端着,还想着秋氏过来请一声,结果也没等着,心里始终不如意!

婆婆林四婆子在屋里听到,也一声不吭,这三儿媳,就是欠教育,吃饭时连她也没来请!

也不知怎么回事,自三林花了二两银子娶了秋采萍回来之后,她就是不喜欢这个三儿媳,秋采萍平素文文弱弱,除了会点针线活,别的活一概不会,还动不动就要掉金豆子。

林四婆子打心眼里看不惯,这手白生生,这脸也不黄,走路如同风吹一样摇摇欲坠,穷苦人家娶这样的婆娘做什么?

再说她屁股也不大,肯定生不出儿子来!后来虽然生了两个儿子,那也是祖上积的德,和这婆娘没关系。

说话又不大声,连被人欺负了都不敢作声,废物一个!反正这个三儿媳,在林四婆子眼里,怎么看着都糟心!

在村里要干活,长那么周正做什么?这脸就是用来晒的,这手就必须要磨上茧子才结实,说话就得中气十足,田里地里的活一点也干不了的三儿媳,林四婆子不知在背后嚼了她多少舌根。

大儿媳虽然浑不吝,但干活利索不磨唧;二儿媳虽然没有主见,但胜在听话,让她往东绝不往西。

只有这三儿媳,处处对不上林四婆子的点,听说还识字,呸!一个婆娘识字又不能做官,识来做什么用?

此时听大儿媳咒骂秋采萍,林四婆子只觉得骂到心坎里去了,要不是怕人说她这个婆婆欺负孤儿寡母,她都想帮着骂几句。

张氏声音大得很,半个村子都听得到,秋采萍家就在隔壁,自然也听到,懒得理她,张氏一向无理也要取闹,和她争吵她能坐那骂上三天不重样,纯属浪费口水。

至于二嫂田菜花,就一糊不上墙的稀牛屎!

是非曲直,别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反正自己也不指望她们,以后不来往就是,正好借这个机会把老虔婆甩掉,以后她要是来要孝敬,就拿她们家后辈不来悼孝来说事。

儿子帮你修屋顶摔死了,不闻不问,一点忙不帮,还不让小辈来悼孝,是她们先撇开三房的!

仨个娃折腾一天,身心疲惫,早已支撑不住,小鱼儿头一点一点要睡觉。

面前的纸钱已经烧没一半了,村里人差不多都来过,看看有好一会没人来,秋采萍把小鱼儿抱到隔壁床上,叫永安永宁也去睡觉。

她要好好想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