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苦命人
秋采萍一一见过,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贫苦的衣着反衬这平静的神色,竟然有着别样的风采,这李小姐年幼,哪见过这样款式的?一时间同情心爆表!瞬间脑补出无数故事情节。
什么后娘无良,低嫁嫡女而身为亲生父亲竟不知道!
或者满门忠烈遭人陷寒,不得不委身小山村的老鳏夫受苦受难!
在这个阶层分明的社会,穷人就是穷人的样,就比如边上这个一看就知道是穷苦人家出身的,站在后边浑身发抖,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搁!眼神更是躲躲闪闪,连瞧一眼都不敢!
而这个秋氏,换身华服,绝对没人能看出她是村妇!
几人先入为主,认定秋采萍是同道落难,满腔同情,并不嫌弃她,反而热情招呼她落座。
而秋采萍是真正见过世面的,上下几千年历史,多多少少还记得一些,又是坐过飞机乘过高铁见过五湖四海的,脑子里面没有身为穷人就要低人一等的想法,况且凭自己的努力,才刚刚赚得八百两,底气十足,并不认为自己就比人家差,迟早也会富贵起来,应对得也是落落大方,几人更加觉得亲切!
没过一会,秋采萍和两位夫人就姐妹相称,融成一团了,两位夫人一身贵气,言谈举止循规蹈矩,而秋采萍高谈阔论,天马行空,什么事都能插上一嘴,许多见解还颇为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几人相谈甚欢!
交谈当中,秋采萍得知县尉这个官竟然是这个县城军队最大那个时,心中一动,才刚刚征走的兵,是不是还在这里?
“李姐姐,妹妹有一事不知能不能问?”
“秋妹妹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我想问下姐姐知不知道这次征的兵还在不在县里?方不方便去看看?”
李夫人连忙问:“妹夫是不是在这次征兵之中?听相公说,新兵还在县城,还没这么快送走。去看看倒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要回去问问相公才能答复妹妹!”
秋采萍没和她们说过家里的情况,她们都不知道她是寡妇,见她问起,也不由得苦笑一声:“我丈夫上月过世了,现在就剩我带三个小孩过活!”
几人又是一阵唏嘘,这秋氏竟然命苦至如此地步,从大家闺秀到村妇,现在又当上了寡妇!还有三个孩子要养活!
三人想象着秋氏在大太阳下暴晒着翻地,而边上三个小娃饿得哇哇哭的情景,心里一酸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李夫人又问:“你那家里还有公公婆婆之类能帮你吗?”
“没有公公,婆婆和两个叔伯对我们不好,丈夫过世,他们都没有出面帮忙,更是连祭都不打,还想霸占家里的田地!”
见她们问起,秋采萍也实话实说,这些事村里人全知道,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三人更加同情她了,落难的豪门千金,嫁到小山村,恶毒的婆婆,男人死了还要受折磨,真是惨到家!
几人又问起在村里的生活,听她描述一些家长里短,又听说族叔为了五两银子,逼孙女跳火坑的事,也个个气得不行,在那骂了半天老东西。
几人聊了一个多时辰,许娘子过来叫秋采萍这才打住,这次是叫秋采萍过去后边看材料的,华掌柜在那等半天了,见她们聊得兴起,又不好打扰。
材料没有问题,处理得也很好,看看快到午时,秋采萍提出告辞,华子恒说道:“秋娘子,你给的炒茶之法果然绝妙,泡茶之法也很不错,商行打算以此法制作茶叶出售,不知秋娘子能不能提些建议?”
这话其实是变相提醒秋采萍,要不要提些要求,比如占些股之类,但秋采萍本意不在此,之前说送就是送了,再去提要求,反而不好,一个炒茶法而已,还没放在心上。
她需要的是人脉资源,需要的是能让族里有顾忌,不敢轻易动她!
没有人撑腰,要是被那些老东西知道她手上有这么多银子,不把她沉塘才怪?秋采萍严重怀疑之前被沉塘的寡妇和鳏夫,纯粹就是因为这些老东西要贪图人家几亩田地!
“这类的点子其实我还有很多,细水长流,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和华掌柜细说,这次的炒茶,我就不插手了,贵商行尽可自便经营!”
华子恒瞬间明白她的意思,大家互惠互利,不存在巴结一说,对方看重四海商行,愿意长久合作,伸出橄榄枝,自然要投桃报李。
“华某多谢秋娘子好意,秋娘子有事尽管吩咐,在这春江县,四海商行还是有些薄面的,只要能做到,一定不推辞!”
“那就多谢华掌柜,以后有需要再来麻烦华掌柜!”
事情谈完,秋采萍告辞回去。
豆芽长出来了,再过两天就可以售卖,秋采萍开始带着豆芽,满大街找饭店酒楼推销,跟在后边的吴春娇看得瞠目结舌,在城里的秋采萍跟在村里的,完全就是两个人!
在村里,谁也不知道这秋氏竟然这么大方出态,到哪都不怵,跟谁都能谈上几句!两天下来,秋采萍订了几十张供货契书,这次发出的豆芽,差不多要卖完了!
除了推销豆芽,秋采萍还去牙行打听了一下房子的价格,在县城,三百两就可以买到小院子,商铺的话,要看地段,贵的上千,便宜的也要好几百。
她在寻思,带着三个小家伙,直接搬到县城是不是比在白弯村要好?
豆芽菜发得很成功,德叔父子尽心尽力照顾,终于等到豆芽菜正式上市这天,德叔的鸡公车寄存在镇上,并没有带来,秋采萍托张嫂借了辆板车,吴春娇看家,她带着德叔父子,按合约一家家送货。
一共400斤黄豆,一斤能发出12斤左右豆芽,总共发了近5000斤豆芽!黄豆4文一斤,豆芽3文一斤,算上德叔家200斤,买黄豆总共1600文,一共卖了14两多银子,除去各种开销,挣了12两多,每家分得六两。
拿着六两银子,德叔手都在抖,在以往,一年能存下二两就要偷笑了,现在这才几天时间,他们就挣到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