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蒸蒸日上的白弯 - 开局死男人,恶毒婆婆逼签绝户契 - 花菜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4章蒸蒸日上的白弯

四皇子条条清楚,句句在理,陈时进早就懵了,这白弯的事,京城的贵人什么都知道!

心知辩不过他,陈时进磕头如捣蒜:“饶命!都是他们教我这样说的,他们给了我银子,要我诬告乡君!”

事情到此真相大白!

元正帝大怒,儿子们竞争是要光明正大竞争,不是以这样的下三滥手段来竞争!

那边二皇子盛煜早就匍匐在地上,此时他脸色惨白,心里也痛恨不已,都是手下人害的,出的这些臊主意,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陈时进肯定活不成,但为了杀鸡儆猴,元正帝下令,把陈时进押回白弯斩首!

至于二皇子,一纸封书,封他为郡王,即日离京,无诏不得回京,这是宣告二皇子在太子之争中出局了!

二皇子成了第一个被淘汰的!

其他几位一同上奏折的皇子,被罚俸一年!

这一回合,又是四皇子完胜!

京城的这些明争暗斗,秋采萍也不知道,四皇子还是很靠谱的,能帮她顶住这边,要是换一个猪队友,说不定早就倒霉了!

秋采萍的农场正如火如荼开建着,茶树果树已经栽了好大一片,茶工坊以后会直接移到茶场边上!

大型的牲畜饲养场也正在开建,到时鸡鸭鹅,猪牛羊都会养,粪肥正好肥田!现在种田没有肥料,只靠冬天弄些树叶什么的沤肥,家里的粪肥要种菜,水田里面肥力有限,要是有足够的牲畜粪肥,水稻的产量还能再提升!

番国来的种子,种下去的也开始发芽出来,秋采萍小心翼翼照料着这些宝贝,种子来之不易啊!

四皇子找的两位先生已经到了,村学正式开学,永安三兄妹都在村学读书,家里一下子清静很多!

得益于《元正旬报》的发行,白弯现在又开始有游客来参观,秋采萍制订了规则,禁止坑蒙拐骗,必须以诚待客!

又出钱重点打造的几个重要景点也正在完善。

比如蜕鳞洞,正好在后山找到一处岩洞,里面有石笋之类,也还能一观,在洞里刻上一些诗句,派人专门在里面守着,打上火把之类照明,到时也能吸引不少人来看。

还有斗法台,断桥,素贞潭,小青诗社,小青茶社,许仙酒庄等。

这些都还处于开始阶段,要等全面建好,估计得到明年才会完成!

景区的事,主要还是四海商行在弄,这是许仙酒和白弯针茶畅销的内在原因,他们重视很正常!

秋采萍的农庄建设,现在面临着供水的问题!

农场种树要浇水,养殖也需要用水,荒山上面没有来路水,挖池子也蓄不了多少水,只能从白弯河这边想办法!

她计划在农场靠上部修一条水渠,水渠下边再引众多小支流向下流,最后再又流回到白弯河中。

农场适合的位置,还要挖很多池塘蓄水,雨水多时,把水蓄起来,以防天旱时没水用!

水渠比白弯河要高很多,要从白弯河中提水上去,就得先把白弯河截流修一个水坝,再用至少三级的大水车,一级一级日夜不停提水上去。

这工程有点大!

不止她的农场需要提水上去,陶瓷工坊和琉璃工坊也一样的需要提水,这样就等于这个水坝是要两家共用的,然后每家再建三个提水大水车,一共六个大水车,到时也是一个很壮观的景点!

每天同师傅实地勘察地形,安排人手等等,秋采萍忙得脚跟不着地!

到三月底开始,白弯河水坝正式开工,为了在五月丰水期之前把水坝修好,这次请的人更多更远!

/:.

不止山边镇,别镇都有人来上工,好在天气慢慢没那么冷了,搭工棚也能住人!

背靠大山好乘凉,具体事宜都有四海商行请的师傅把控,秋采萍乐得轻松,不过她指点出来的滑轮组拉石头,却是收获了大波好评!

挖山挖出巨石,移又移不动,在敲碎又太费时间,师傅们一愁莫展,秋采萍请铁匠师傅打了几组滑轮,然后她轻轻一拉,就把石头吊起来,把现场一众人惊得下巴掉了一地!

每个人都试拉了之后,滑轮进入工地更多领域,用来运土搬石头等,大大加快工作进度!

除了水坝开工,农场上边的水渠,各处的蓄水池,分支渠道都有条不紊开干着,去年大旱,到冬天又有雪灾,今年这天气,也估摸不透,早点弄好,存些水在那,多少能应付些时日!

整个白弯,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建景区的,建水坝的,建陶瓷工坊和琉璃工坊的,农场开荒的,开挖水渠的,开挖水池的,建牲畜棚的,建农庄房屋的。

各色人等,忙忙碌碌,所有的事情,分人负责,然后再汇总到管家福伯这里,福伯处理完之后再汇总给秋采萍!

如此巨大的工程,秋采萍竟然还有空暇,福伯这个管家实在太给力!

有时间,她就尽量多看看那些番国来的种子,西瓜已经爬蔓了,特意选了地势较高的土泥厚的地方种的,还专门叫花丫捉虫!

菜地虫子多,一不小心就要把幼苗吃得渣都不剩,又没有农药,用草木灰也只能防治一部分,还有些虫就只能人工来捉了!

还有鸟雀,也最喜欢啄种子吃,这些种子是她的心肝宝贝,可不能被鸟雀偷吃了,特意做了绳网在上面拦着,防止鸟雀来啄食!

辣椒种子细小,一小包都能种上好几分地,辣椒苗统一育在一小块地里,之前晚上冷时还要盖上稻草保温,现在辣椒苗都有一指来高,正准备移栽!

现在的茱萸虽然也有辣味,但有点怪怪的,秋采萍吃得不是很习惯,这辣椒种出来,家里的菜谱又要增加新的菜式了!

土豆是神器,吃法多种多样,产量又高,得先尽量培育种子!

玉米产量也高,又耐存储,最主要不挑地,在哪个角落都能种,也是得要先尽量多准备种子!

还有一样她很看重的就是棉花了!

这边有木棉,但那价格是真的贵,不是普通百姓能用得起的,冬天用的大都是芦絮来保暖,效果并不好,晚上冻得直发抖,棉花种植简单,产量也高,一家种个一分地就差不多够用,真的推广开,冬天都要少冻死很多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