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意外 - 骨花 - 沐月澄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骨花 >

演武意外

演武意外

安城眼波微转,佯作未见。

帷幔后面,姜含清也尝了一口梅花糕,“公主殿下,今日在你这里耽误了不少功夫,那些奏折与批文,你是不是更该……”

“韩月,替本宫恭送圣驾!”

姜含清见状立即做了个不再说话的手势。

韩月虽躬身领命,见状便也会意,只是略一欠身便退回了原处。

安城难得抿唇笑了下。

只是一笑,便让人前永远威仪赫赫的九五之尊,眼底都漾开了笑意。

安城本就是工笔绘就的芙蓉面,奈何肩上压着社稷苍生,所以每每是压着眉间三寸雪、敛起眼底一泓春的肃穆模样。

比试第一关,是文试。

青烟从鎏金香炉中袅袅升起,四人端坐在同样的书案前,狼毫在宣纸上沙沙游走。

笔试内容是一炷香时间内,需将各自抽签文章按照任意字体进行抄录,另需附诗一首,可以借鉴前人之作,也可自行发挥,但需与原文意境相合。

江夜带人在外面盯着。

安城喝茶的间隙,透过帷幔瞥向过关斩将留下的四人,其中左一,手指关节分明,执笔时背脊挺如青竹,笔走龙蛇间自有一派气度。

右侧首位者虽稍逊风骨,倒也得体。

鎏金香炉中的檀香堪堪燃尽,江夜便命人收了四份墨迹未干的答卷,恭敬地呈到安城面前。

第二关,是厨艺。

这旨意一出,四位参试者神色各异。若说文试尚在预料之中,这庖厨之事便难免令人愕然。

右侧首位之人微微蹙眉,袖口沾着的墨迹尚未干透——原以为接下来该是诸如兵法策论,未料竟是庖厨之事。

依旧是燃一炷香的时限,府中厨房食材任凭取用,不设菜系之限。

“章儿?”姜含清执茶盏的手顿了顿,盏中茶汤映出他微挑的眉梢。鎏金香炉里新添的香盘旋而上,在兄妹之间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网。

“怎么了?”安城正细看案上铺开的答卷,并未擡头,“皇兄要是有兴趣,不妨来品评一番?”

四张宣纸在侍女手中徐徐展开。

兄妹二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定在了同一幅上,字迹如孤松倚崖,峭拔中可见风骨,题诗更是与原文相得益彰。

“笔力遒劲,诗亦不俗。”姜含清轻抚过纸面,玉扳指与纸面相触,发出极轻的刮擦声,“单这‘永’字,便是起笔如断金,收势似抽刀。”

“难得,”安城眼尾微挑,鎏金步摇轻轻一晃,便唤来江夜,让他仔细感受每一副作品体现出的力道。

力透纸背者,墨色均匀者,往往心志亦不相同。

午时的阳光透过轻纱帷幔,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花影。

微风拂过,安城浅红团花罗衣上的金线暗纹便泛起粼粼波光,恍若潋滟春水。

她执卷的指尖染着花汁,翻页时带起一缕沉水香般的幽韵。

待第二关时辰到时,厨娘蹑步上前低声耳语,鎏金步摇便随着安城的动作轻轻一颤。

清冽庄肃。

两侧侍女挽起纱帷的刹那,仿若天光倾泻而出。

安城立在光晕中心,衣袂上的金线迸出锋芒,像出鞘的吴钩映着雪光。

那是种极具侵略性的美,明媚的让人不敢逼视,又清冷的教人屏息凝神。

“参见公主,殿下金安!”

安城步下台阶后,帷幔在她身后无声垂落,将姜含清的身影隔在身后,唯有韩月与江夜如影随形。

各参选者低眉垂首而立,腰间悬着的佩饰随着呼吸轻颤。

鎏金食盒次第开启,四道春膳呈现于琉璃盏中——

右首的蟹膏豆腐莹白如玉,蟹黄如金箔点缀其间,如御苑金池漾波,入口时鲜香顷刻漫溢。

其侧的豌豆黄色泽莹亮,口感绵软却无甚余韵,只留一丝甜腻滞于舌尖。

桃花奶酪最是夺目,乳白与绯红交织,似将满园春色凝于一盏。

安城尚未品尝,制膳者柳文筝窥见她已是眉目舒展,便误判了时机,贸然踏前半步:“小人柳文筝,参见殿下。”

话音未落,衣料摩挲与腰间配饰的轻响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安城顿时失了大半兴趣。

韩月冷眼扫过,柳文筝却似未见,他当即横眉厉喝:“大胆,殿下未曾垂询,怎敢擅言!”

声如金铁相击,惊得柳文筝仓皇退回,再不敢擡眼,忙站定不敢再多言一字。

而最后一道,安城的银匙在最后那盅清汤前顿了顿,匙盏碰撞的轻颤氲开汤气,便见浑朴汤色,几片野菜沉浮其间,入口却别有清气。

微微的涩味忽与记忆重叠,似北疆原野上风卷草木的清冽,倒让她不免记起那时巡营时见过的山野羹。

参选者喉结滚动,粗布衣袖因惶恐微微抖动,正是被姜含清赞扬‘笔力遒劲,诗亦不俗’的那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