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万一呢?
41万一呢?
现在想来,如今的斯嘉丽和瑞特间,最接近心意相通的时刻,就是瑞特邀请守寡的斯嘉丽跳舞的那次。
也是我们整本书里,属于斯嘉丽那条线的最最开始。
那时候的斯嘉丽为自己的寡妇生活苦闷抑郁,满心怨怼地看着其他女孩同小伙子跳舞。
在那个保守、僵死的环境里,瑞特是唯一一个愿意为了她打破常规,去对抗众人眼光的人。
带头跳弗吉尼亚舞——这就是当时斯嘉丽所想要的全部东西。
那时候的斯嘉丽还认同南方人的那一套观念,总担心被人议论,总想着跳完这一支就停下来坐下。
瑞特一笔一笔地砸钱下去,邀请斯嘉丽再跳一支,再跳一支,一直跳到忘乎所以,永远永远都不要停下来。
这样的过去,这样的心意相通,再也不可能重现了。
斯嘉丽往前走得太远,而瑞特已经老了。
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瑞特已经再也不可能认可斯嘉丽的所作所为,认可斯嘉丽同世俗背道而驰。
尤其是在原著的这个时期,瑞特对斯嘉丽的剖析,已经渐渐转变成了真心实意的羞辱、贬低和控制。
可能他所想要的,始终是那个又受着南方传统规训,又有一些不过火的小心思,会被自己撩拨的南方千金。
那时候的斯嘉丽要是能放弃对阿什礼的爱,便会是他最完美的妻子。
可那个斯嘉丽已经彻底消失,随风而散了。
这分歧甚至比原著中,斯嘉丽因一直心系阿什礼而消磨了瑞特的爱还要无可挽回。
毕竟,只要斯嘉丽还重视爱情,当她意识到自己爱的其实是瑞特后,她就会像面对生活中的其他困难一样,无所不用其极地去追求她想要的东西,哪怕把他捆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的是,斯嘉丽慢慢意识到她其实还挺爱瑞特的。
但这份爱对她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还是她读着女儿的家书时,才彻底意识的事。
是的,瑞特是爱着她,她也爱着瑞特。
在接过克拉拉递给她的毒药时,她还犹豫了一下呢。
这还不算爱吗?
但这份爱跟母女十几年的风雨同舟、同伴间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相互扶持,还有那个辛苦但光辉灿烂的未来相比,会不会太微不足道了一些?
换作是一切开始之前的斯嘉丽,她做不出这样的事。
但现在的斯嘉丽,曾伏在母亲和女儿的床前祈祷她们能平安无事,在战后的焦土上磨练出最坚韧的意志。
在失去塔拉的危机前,她选择好了要保护什么,抛弃什么。
在为事业四处奔波的过程中,她意识到了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
她已经不会再为别人的三言两句动摇心神,哀伤哭泣。如果为了保护她现在最珍惜的一切,需要让她的双手沾染罪恶的话,那就沾染好了。
她心里有一座天平,每遇到什么决定就往两边各堆砝码。而轻的那一边,很抱歉,会被她舍弃。
对瑞特,她当然有愧疚,虽然恼火他节外生枝的愤怒要更多些。
为了补偿,斯嘉丽觉得,自己会一直爱着他的。
爱着已经死去的他,还有那个在回忆里和她并肩作战的他……
这“至死不渝”的爱情。
这用鲜血浇铸而成的王座。
克拉拉返回亚特兰大的第二天,瑞特在睡梦中悄无声息地死去。
现在的瑞特在南方人间风评很好,大家都很为他的死亡惋惜。
斯嘉丽重新穿上了那身黑色丧服,就像故事的最开始一样。
邦妮年纪太小,理解不了死亡的概念。面对家里前来吊唁的人们,只是天真又懵懂地坐在门口啃她的饼干。
老实说,这一年功夫,斯嘉丽感觉邦妮都快把姐姐忘了。
希望下一年的功夫也足够邦妮把瑞特忘了。
斯嘉丽借着过于哀痛的名义闭门不出,把所有有关葬礼的事情都交给了梅兰妮和赶来亚特兰大的埃伦。
事实上,她和萨拉一直在筹备接下来的西部之行,秘密地挑选人手,规划路线,制定拜访当地高官的行程。
不少亚特兰大人都觉得斯嘉丽过于冷漠,而且在瑞特活着的时候就没有尽到妻子和母亲的职责。
尤其她还一直在外经商,简直就是败坏门风,令她的孩子蒙羞。
斯嘉丽懒得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她越是不管,这些同情瑞特、为邦妮担忧的言论就愈演愈烈。
瑞特的下葬那天,梅兰妮替斯嘉丽迎宾。她听着那些贬损斯嘉丽的话,要不是秉持着对死者的尊重,她早就大发雷霆了。
一直到宾客快到齐时,斯嘉丽才姗姗来迟。她笔直地走向梅兰妮,自然而然地挽上了她的手。
“斯嘉丽……”梅兰妮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我决不允许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