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要,还是不要?
第462章要,还是不要?
他吃了晚饭过来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不过里面的渣土车并没有发车。
目前市区运送渣土,要到晚上七点之后,夏天一般是八点,有时甚至是八点半或者九点。
因为在这时间之前,路上的行人很多。
下午跟看门的大爷接触过,晚上来,发了烟聊了一会儿,武元胜就问出了他的一些情况,以及渣土所倒的土场位置。
(他觉得“一回生,二回熟”,在任何时候都适合。)
大爷说他姓潘,是郊区潘村那边的人,今年65岁。
倒土的地方有两处:
(这年头,渣土车都是“全保”的,很多人都不怎么怕出事,红绿灯抢时间是常见的事情。)
这里是紧贴公园西面的一处位置。
后八轮开得很快,不到20分钟,就到了地方。
渣土车来了之后,都是挨着河堤往下倒。
在聊天时,他也发了名片给潘大爷,让他有古玩方面的信息,可以打他电话,不管是他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都可以联系他。
前世他去过很多次。
忙碌的一阵时间过去之后,差不多八点了,此时又过来了一个人,应该是住在附近的,这个从他停放在土场附近的人力三轮车就可以看出来。
不远处是废弃的沙石场,那里还有少量的挖沙机器以及破旧的挖沙船。
(他来这里之前,就提前把机器组装调试好放在车里了。
不知道是自制的还是厂制的“手枪”一把。
他运气不错,刚来不久,就发现了一个埋在地下的大管道,这管道是一节塑料的,直径差不多有20公分,长度有两米五左右,很厚实,估计重量至少也有三四十斤。
一层土,除了面上看见的瓷片、铁等有价值的物品,还有不少的石础。
武元胜没有用探测器,刘四指一样没有用,这一阵都忙,没那个时间。
刚寻找了不久,在土堆一处信号范围大的地方,他用小洋镐刨出来了一个有价值,但很“烫手”物品。
要,还是不要?
不过那时候看见的景象跟现在不一样。
目前整顿资源,这边是不允许私人挖沙了的。
(武元胜不喜欢跟大多数的人在一起抢资源,刘四指是因为住的地方,离两边土场的距离大概差不多,另外他也觉得余粮洲那边的同行太多。)
等了一会儿,他们就离开去土场了。
那边之前的土,都是沙土,不适合绿化种植。
回民街的一层土,因为也是属于老城区的范围,里面铜钱、铜元以及其它的杂件都有。
要,有收藏价值,但也不是自己能够收藏的。
冬天天气冷,七点路上已经没啥人了。
前世公园建好之后,他没有看到这些破旧的砂石场,肯定是公园扩大后,把它们也变成公园的一部分了。
探测的时候,他还是以信号强、面积范围大的物品为主。
等待后八轮发车的时候,寻宝捡铁队伍的那些人,刘四指、薛猴子、杨炭头、万能、老黎、胡至祥还有姐夫丁常喜等也过来了。
公园面积大,这一大片地方,估计倒上十天半个月都没问题。
(工地上除了铁水管,也有一些塑料水管,那些厚实,密度大,材料好的塑料水管,价格比铁更贵。)
不算太忙了,武元胜又拿起探测器,开始在土堆里扫荡起来。
公园这边,从整体大范围来看,晚上过来倒土的渣土车,不只是回民街那边的,还有其它工地的。 这些从车辆往里面走的情况以及远处多个打着头灯,应该是捡铁的人就能看出来。
武元胜在土堆上看见的有水管,还很长,不过他没捡,面包车不怎么好放。
武元胜把车开到一处不影响施工的位置停好,带上“装备”,去倒土的地方开始“工作”起来。
这人来了后,直接寻找渣土车倒下土堆里面的可能存在的各种废铁。
看见这,他心里有些复杂。
再说捡这水管,还不如多捡几个瓷片。
一处还是在余粮洲,另一处在月亮弯公园旁边。
没有推土机推土也好,这样土堆里的瓷片、钱币或者其它物品多,就可以寻找完,不用怕被推着埋没了!)
月亮弯公园很远,在城西郊区的江边上,离市区工地这边,有十几里路的距离,对面是万山的“桃花岛”。
武元胜在后八轮发车后,才跟着渣土车一起出发。
之所以把土倒那么远,潘大爷说,他听别人说的是,要扩建公园,对公园的环境进行升级。
武元胜在扫荡了几处渣土堆后,干脆不探测了,直接捡东西。
面上的那些瓷片,看见了也是先扫荡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