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拉拢的代价
第1190章拉拢的代价
其他几名热那亚贵族自然也都听说了欧陆可能爆发战争的事情,无不露出凝重之色。
伊科贝利男爵道:“所以,那些购买法国国债的人是为了规避战争风险?”
一旦奥地利军队进入意大利,这里的工农业必然会遭到破坏,投资在这上面将面临巨额亏损。
而买法国国债则要保险得多。
甚至没一个人提起“如果法国战败怎么办?”。北意大利的人大多亲身经历过几年前拿破仑率军横扫奥地利军队的时刻,对法军的战斗力没有丝毫怀疑。
旁边的阿尔菲耶里则又开始推销英国国债,托德里克男爵立刻冷声道:“您没有听说吗?英国政府为了购买蔗糖,正不停地印刷英镑。
“他们的纸币已经不能兑换黄金了。我敢打赌,用不了几年,英镑就会变成糊墙纸。”
其他人虽然并不熟悉英国货币的情况,但听他说得言之凿凿,不由得都信了几分。至少,现在英镑无法兑换黄金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托德里克男爵回忆着“标准话术”,继续道:“你们想,为什么英国政府要将利率定得那么高?就是因为贬值太快,根本没人愿意买。”
是的,他从几年前,就受雇于法国安全局,此时正在执行任务。
这下就连阿尔菲耶里都在心里泛起了嘀咕,是否应该把刚买的那1万英镑的英国国债抛了?法国政府多半是有足够的底气,才敢把利率压到如此低的程度,或许真可以买一点看看。
一个月之后,第二批总额两千万法郎的法国国债开始在北意大利发售。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批国债的利率竟然比上一批有所降低!
三年期利率降至5.5%。五年期的更是降了0.2%,只剩下6.6%了。
这简直过于反常了。
就在很多意大利人还在犹豫的时候,那些代售法国国债的银行纷纷宣布,国债已经售空。
这次的大买家里,嫁到帕尔马的泰蕾兹公主和丈夫买入了280万法郎,而阿黛拉伊德夫人更是动用了摩德纳的财政储备,加上自己的嫁妆买下近400万法郎的国债。
依旧是拉涅利伯爵夫人的沙龙上,几名热那亚贵族聚在一起,讨论着近来热度极高的法国国债。
“我听说,摩德纳王室都买了不少。”
“两千万法郎,不到半个月就卖光了。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实,我也买了两万法郎……”
“您的决定是对的。”托德里克男爵立刻神秘兮兮地小声道,“你们注意到法国国债背面的文字了吗?”
特工先生说着,摸出一张面值5千法郎的债券:“看这里。‘法国政府将致力于确保债权人的一切权益’。”
“这说明什么?”
“我在巴黎的朋友确认过,如果北意大利遭到入侵,法国政府会在最坏的情况下,将国债的大买主接往法国——这就是确保债权人能获得收益。”
其他人顿时瞪大了眼睛:“真的?!”
“应该不会错。”托德里克男爵道,“否则你们觉得为什么那些大人物都疯了一样地抢购法国国债?
“5千法郎面额以下的债券上就没有这句话。也就是说,战时每5千法郎就能保证一个人的安全。” 这下一切都说得通了。一众贵族们纷纷开始计算家里有几口人需要在危急时刻转移。
几天后,《米兰早报》上的新闻间接证实了托德里克的说法——法国财政部长戈丹在公开讲话中,提到了保障国债债权人的安全问题。
一直等到4月中旬,人们翘首以盼的第三批法国国债才终于在北意大利市场出现。
总额3千万法郎,而利率再次下降。三年期降至5.4%,五年期降至6.5%。
经过之前的造势,这次意大利贵族们的购买热情被彻底引爆。
巴黎商业银行热那亚分行的大厅里早已挤得无处立足,大门前排起了近百人的长队,像是闹市区的面包店在打折一般,然而这些大多是身家过万的富豪。
热那亚不到三天就卖出了300万法郎的债券。
而在这段时间里,整个北意大利的销量则是1400万法郎。这次里面可没有约瑟夫掺的“水份”。
与此同时,法国国内在凡尔赛宫贵族的引领下,国债销量也达到了3700万法郎。
……
维也纳。
美泉宫外的花园里,国务大臣科布茨尔皱着眉愠怒道:“愚蠢的英国政客只会用我们的利益去拉拢俄国人!
“他们竟然连塞尔维亚都算计进去了。这种条件我根本不可能向皇帝陛下提起!”
他的弟弟路德维希·冯·科布茨尔叹了口气:“某种程度来说,霍克斯堡勋爵的策略的确更加稳妥。
“如果俄国沙皇愿意加入联军的话,至少能提供12万兵力,这将让我们在意大利不会受到法国军队的任何挑战。”
走在另一侧的财政大臣施塔迪翁伯爵道:“其实,我更担心俄法联姻会让俄国人站在法国那边。”
科布茨尔的脸色更难看了。他很清楚,当奥地利在意大利和法国决战之时,俄军突然从东侧发起偷袭,意味着什么。
“但也不能让我们承担所有的代价。至少,绝不能放弃塞尔维亚!”
按照今早英国外交大臣提出的建议,奥地利需要默认希腊独立,接受俄国势力进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同时要开放瓦拉几亚南部的道路供俄国人通行。
这就等于将大半个巴尔干半岛交给了俄国。
而维也纳方面一直在谋求塞尔维亚合并奥地利邦图,并在近几十年来投入了大量成本培养塞尔维亚反奥斯曼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一旦俄国控制了塞尔维亚,大概率会继续将手伸向更西边的波斯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