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穿到古代开医馆10缺药 - 佛系养崽,快乐种田 - 兔耳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6章穿到古代开医馆10缺药

第96章穿到古代开医馆10缺药

杨大叔摆摆手:“不用麻烦你们,你还得给别人看诊,要是你这儿有药,我直接在你们这儿买,药钱我照给。”

沈浅还要说什么,杨大叔又说道:“青田村的方婆子其实是我表婶,你给她治肩膀的事情我们全家都知道,你的医术了得,今天的事情是庆余药铺的人不对,你只需要给我药就行了。”

对方这么说,沈浅也就不再强求了,将自己开的“麻桂汤”的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等药材按照一定比例配好给他,总共三副药。

“这些五百文钱。”

杨大叔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如今安戎城药材奇缺的情况下,济民堂这里的药材也会水涨船高,没想到,她竟收正常的价。

他爽快给了钱,便离开了。

其实之前顾景行给她运来的种子和幼苗,大部分都是甘草、当归、黄芪、白芍这些常见药,如今她已在院内种植了一些,而如今冬春交际的时候,风寒多发,最近她每周都会带着丫鬟上山挖药,有了系统的药材分部导航,她也很容易挖到所需药材。

之前安戎缺的药材大部分都是活血化瘀类的,风寒类的药物并不奇缺,价格也稳定,但为了避免意外,沈浅也从顺义药铺那里囤了一些。

没想到这次就用上了。

只是庆余药铺竟然做得这么绝,竟然拒绝给济民堂的药方抓药,沈浅也是没想到的。

沈浅立刻派梅香去顺义药铺问风寒药材的情况,梅香很快便一脸愁容地回来了。

“姑娘,冯掌柜说,听说最近几个县不少人都得了风寒,如今治疗风寒的药也开始缺了。”

果然这样,看来之前找冯掌柜囤的最后一批药材还是囤对了。

“可是为什么顺义药铺的风寒药材都缺货了,庆余药铺却还能买到药材呢。”泠鸢有些愤愤不平。

沈浅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不过,根据她的经验,其实也不难猜。

“他们能在安戎开一个这么大的药铺,自然有自己的渠道和门路。”

泠鸢消失了一段时间以后,再回来带回来一个消息:

“姑娘,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大约之前咱们济民堂没有病人上门,所以还没动到别家利益,如今金仁堂联合了庆余药铺一起抵制咱们济民堂的方子。”

“金仁堂平时只接待递名帖的贵客,咱们接诊的大多是附近乡下的村民,压根没动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为何非要抵制济民堂?”沈浅有些不解。

“我这边打听到的消息,据说德济堂和回春堂的老板找到了金仁堂,让他们出面找的庆余药铺。”

沈浅这下明白了,之前她了解过这几家医馆,德济堂擅长正骨,回春堂擅长疫病。

他们稍微一打听便知道她会金针,能自制膏药,只要做出点名堂,势必会影响到这两家的生意。

金仁堂估计是看不惯她这个女人开医馆,便索性出面,断了她的路。

在他们几家看来,只要庆余药铺不给济民堂的方子抓药,她这家医馆就很难开下去了。

只可惜他们算漏了,她如果没半分依仗,怎么敢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安戎城开医馆呢。

她从上次去过庆余药铺以后便知道,这家药铺绝对没法合作,所以才会提前找顺义药铺囤药,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做这么绝。

见沈浅不说话了,泠鸢又出声说道:“据说庆余药铺和金仁堂背后靠山都是周家的势力。”

“周家?”沈浅突然想起了什么:“当今皇后和太后,也是姓周对吧?”

“是了,外戚势力庞大,把持着朝政,也把持着很多物资的流通,比如药材,便一直是周家的人在经营。安戎是小地方,周家势力渗透有限,但是拐弯抹角的还是有关系。”

沈浅恍然:“那就说得通了,所以金仁堂眼睛长在天上,只给官眷贵人看病,而庆余药铺也看菜下碟,原来是背后有靠山。”

说起来她跟周家也算是有旧怨了。

邵阳公主便是周皇后和永泰帝最宝贝的掌上明珠,据说也深得周太后的疼爱。

当初顾景行那么急着将她送出京城,沈浅原本觉得他肯定只是因为怕她生事,挡了顾景廷和邵阳公主的婚事。

可如今想来,顾景行对她几次三番照拂,甚至照顾她找去京城的母亲,他当时将她送走也是为了她的安全。

如果她留在京城,只怕邵阳公主早晚也会下手。

真没想到,都躲到安戎这种边境小城来了,依旧逃不过周家的势力。

沈浅突然心中闪过一个想法,那顾景行究竟站在哪边呢?他身为大将军,也倒向周家了么?

当然,这个问题多想无益,顾家毕竟跟皇室联姻,周皇后有三个嫡皇子,目前二皇子的呼声最高,但凡顾景行脑子稍微正常一点,都不会跟未来的太子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对着干。

想清楚这点,沈浅便更加明白,她得自己想办法面对未来的困境,不能过分依赖顾景行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由于顺义药铺不少药都缺,而庆余药铺和别家医馆又抵制济民堂的药方,所以沈浅在病人上门以后索性不开药方了,直接诊金药钱一起收,用济民堂自己的药材,辅助金针治疗,效果倒比直接开药方让病人抓药煎药治疗效果更好。

一些店里缺的药材,她便定期在系统金币商城中兑换一些,混在已有的药材中倒也没有让几个丫鬟起疑。

翠柳身为沈浅的助手,每隔几天便会跟泠鸢上山一次,采集草药。

只是就算这样,济民堂很快也迎来一次不小的挑战。

济民医馆生意的确比之前好一些,但都是一些零星的病患,不知从哪天起,安戎城里的居民也逐渐找来济民堂,而且竟然大多都是身患风寒之症的病患。

如今药材吃紧,风寒之症却又开始流行,沈浅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了。

她去找顺义药铺的冯掌柜打听,却听他说了另一件事,因为凉州大雪出现灾荒,流民增多,四处流窜,朝廷拨粮赈灾,同时也留意了附近几个州风寒流行还缺药的情况,于是上头让人一并将药物运送来解燃眉之急。

安戎也在赈灾之列,只需要耐心再等等便能等到风寒药物等物资,缺药的情况肯定能缓解的。

只是,一件奇事发生了,听说赈灾的粮食和药材分陆路水路运往凉州,陆路的那批路上遭遇了劫匪,运粮的官兵死伤惨重,粮食也被劫走了,而水路便更离奇了,一艘大船在河道中失控,直接撞翻了三艘运粮和药材的官船。

冯掌柜叹息着:“眼看着风寒药就能送到了,谁能想到路上竟然发生这样的事,这只怕就是命了,不仅安戎,附近几个县几个州府的百姓只怕要遭殃咯。”

沈浅一听这消息便感觉不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