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陈塘夜半晓当年 - 一程山水伴月圆 - 孙吉祥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三十七陈塘夜半晓当年

几个人出了院子,在镇子里左转右转好一会儿才回到客栈,此时已经深夜了。

聚在孙羽的房间内,陈塘单独一座,对面孙羽几人坐成一排,虎视眈眈,怒气冲冲看着陈塘,大有审问拷打的味道。

陈塘低着头,如犯错的孩童。心里后悔的要死,自己怎么就这么好奇,心痒难耐才会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偷偷的溜出去,害得大家如此担心,实属不该,如今只有好好交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只能如此,不然的话后果很难预料,说不定回去还要享受师尊的木棍小炒肉。

林耀阳面容严肃,问道:“现在你可以说了,一字不落,否则别怪我们心狠手辣。”

这话里,一半是担心,一半是生气,恨不得揍这小子一顿。

陈塘也没打算隐瞒,组织了一下,说到:“白天的事情在茶坊就和你们说了,就不多说了。小师叔公不让我去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不服气的,不过回来的路上也想明白了,咱们现在太弱,不能惹是生非,可是吃完饭待在屋子里,心里越发好奇,心痒难耐于是就偷偷的溜了出去......”

晚饭后,几个人各自回了房间,陈塘心里有事情,那个院子就如同一只猫爪轻轻的柔柔的一下一下挠着内心的好奇,陈塘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坐立不安,那个卖匕首人的话在脑子里反反复复“那个院子破落许久,里面说不定隐藏了什么秘密。”

秘密,是什么秘密,哎呀,好奇,想知道是什么秘密。

最终陈塘被好奇心征服,心想着,去去就回,去去就回,麻麻利利的,悄悄的。

于是轻声轻脚的下楼出了客栈。

卖匕首的那个人和他说过院子的位置,整个镇子的人都是知道那个院子,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陈塘很快就到了这个院子。

四下看看,没发现不妥,轻身一跃翻墙入院。

院子很安静,环顾了一下这个院子,可见是被人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院子里的地砖好多都被翻了出来堆在一边,陈塘心里瞬间就凉了,这肯定没什么宝贝了,都被翻成这副模样了。

不都来了,就这样回去心有不甘,溜达溜达,说不定有什么奇遇就等自己呢。

陈塘动作迅速,但也仔细,每间屋子都进去查看一番。翻来找去的,就到了一个院子的门口,其他的院子都是大敞四开,这个小院却院门紧闭,而且院门周围十分的干净,有人打扫?

陈塘提了提心,轻轻的拍了拍门,问道:“请问院内有人么?”

无人回应,陈塘等了会儿,再次拍了拍门,问道:“请问院内有人么?”

还是无人回应,大着胆子,陈塘推了推门,那院门吱呀呀向内敞开,陈塘迈步就进了院子,这处院落不大,正对院门是三间正房,左手边是两间厢房,右手边有一个石桌和几个石凳,想来这院子的主人喜欢坐在这里喝喝茶,赏赏月。

院子很干净,定然是有人经常打扫,陈塘看了看正房,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就听到有个声音传来:“过来坐,许久不曾有人发现我这个院子了。”

陈塘吓了一跳,不知什么时候,那石桌旁边坐了一位老者,头发胡子雪白雪白的,连眉毛都是,穿着粗布的衣裤,笑嘻嘻的坐在那里,一脸的慈祥。

这是院子的主人,他什么时候坐在那里的?

陈塘抱拳道:“晚辈无意打扰,还请前辈勿怪。”

老者哈哈一笑,道:“不怪,不怪,我老头子一个人在这,难得有个人能发现这个院子,来,陪我说说话。”

陈塘犹豫了一下,就走了过去,反正自己跑不了,而且这个老者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坏人。

老者看了看陈塘道:“你也是来这个宅邸寻宝的?”

陈塘答道:“只是好奇,这个院子一直没有出现在官契房的皮子上,也是有些小心思或许会遇到什么宝贝。”

老者点点头,道:“你想知道这宅邸为何一直不出现在官契房的皮子上么?”

陈塘道:“想知道。”

老者点点头,道:“如此,眼下无事,与你说道说道。”

陈塘赶忙坐好,准备听老者讲给自己听。

老者道:“这个镇子原来不过是姜家的一处庄子,那个时候也没有莫斯国,后来程家人受东陵国的暗中资助反叛玉琳国,自立为莫斯国,这处庄子就成了两国的边境之处,后来两国摩擦不断,直到莫斯国低头成为玉琳国的附属国,三年一小供,五年一大供,国主年年朝拜,这才算完。”

陈塘道:“这东陵国好厉害,竟然能鼓动一个家族反叛,这程家也是个厉害的。”

老者点头,道:“程家早就与玉琳皇室不和,嫌隙积怨已久,东陵国也是看中这点,才会暗中资助的,其目的就是削弱玉琳国力,所以玉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暗中鼓动资助东陵陈家反叛自立为艾山国,算是打个平手。”

陈塘哈哈一笑,想来这个这两个国家的嫌隙也是怎么来的,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看似公平,实则不然。原本实力不相上下的里两个国家,现如今一个实力第三,另一个已经跌出前五,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老者继续道:“后来这姜家犯了重罪,按法应满门抄斩,但因其祖上有救主之功可免一死,于是就被驱逐出玉琳,五代内不得回归玉琳,所有财产收归朝廷,于是姜家三百多人都离开了玉琳,迁往了青州的北疆国,据说最后到达北疆国的只有二十人左右,贫困潦倒。”

陈塘道:“这姜家犯了什么罪过,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老者道:“效仿程家,也想自立为国,玉琳皇室已经遭受一次了,自然是有所防范,若不是姜家祖上有救主之功,那就只能灭门了。”

陈塘觉得好笑,这姜家也太不自量力了,而且还是猪脑子,有了程家的前车之鉴,玉琳皇室怎么能不防患于未然。

老者喝了口茶水道:“五代之后,姜家人中有人回到了玉琳,那时候已经物是人非,而回来的这个人也是因为在家中处处受到排挤,偶然听家里老人讲过姜家原本根在玉琳,这才跋山涉水回到玉琳,就在原来自家的庄子上买了一块地,盖了这处院子,算是真正的回家了,而且还昭告天下与北疆姜家断绝关系。”

陈塘问道:“此人回来,玉琳皇室知道么?”

老者点头,说道:“自然是知道的,自他踏足玉琳的时候就知道了,但早先也说过,姜家之人五代内不得回归玉琳,而这个是第七代了,而且后来还昭告天下与北疆的姜家断绝关系,于是也就让他住下了,繁衍生息,不久之后,玉琳皇室就将这处庄子改称云山村。”

陈塘道:“玉琳皇室真是大度,竟然能够不计前嫌。”

老者道:“玉琳皇室最是信守承诺的,也是因为如此,云州诸国以至于这太一大陆的不少皇室都与玉琳皇室交好,这整个太一大陆,玉琳皇室都是很有声望的。”

陈塘听此话心中顿时生出自豪,身为玉琳国人有骄傲的资本,这以后走到哪里都会以玉琳国人为荣耀。

不过话题有些远了,那姜氏后人在这个宅邸内繁衍生息应该是很热闹的啊,怎么让这院子荒废了呢?

陈塘问道:“前辈,这姜家后人的这处宅邸因何如此破落了?”

老者叹了口气说到:“这姜家后人与北疆姜家断绝关系后,自称为云山姜氏,独成一脉,此人文武双修,且重情重义,心怀大善,其为人处世深受周围百姓的称赞,渐渐的名声就传扬了出去,玉琳皇室听到后试探了几次,见其并非虚张声势,也就放下心中芥蒂,许他后人三代后进入玉琳学院学习,也可入朝廷为官,此人家教甚严,后辈之中出了不少的人物,姜崇昊就是他的后代。”

姜崇昊?这个名字好熟悉,陈塘皱着眉,可是想不起此人是谁,只是这个名字真的很熟悉。

老者继续道:“姜崇昊小时候体弱多病,所以没有进入玉琳学院学习,家里请了老师单独教导,身体好些后由父亲陪着四处游学,二十五岁归来,也是在那一年,玉林朝廷出了新的官员政策,可以通过参加朝廷考试成为朝廷官员或者是储备官员,以前都是先由地方官员,各大宗门学院,世家大族以及有名望的贤者推荐,然后‘玉尺司’再进行考察,最后选定入朝为官或者储备官员的人员。”

陈塘也知道这样的一种方式,现在并没有废止,依然有不少人通过这种方式成为朝廷官员,后来朝廷实行的朝官考试成为众多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门路,只有成为朝廷官员,或者是朝廷认可并且授予玉鼎,这些人才可以购买奴仆,培养或雇佣一定数量的护卫打手等,也可以购置田产地产而不受数量限制,出门可以乘坐马车并悬挂族徽,等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