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朝菌不知晦朔那就搞点燕国特产回来……
第35章朝菌不知晦朔那就搞点燕国特产回来……
尉缭继续往架子上排着他的书,“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我们这行的,也许下一次出征就不会回来。”
“这很正常。”他说,“直视死亡应该算某种修行。”
“嗯,”唐秋生点了点头,“只是直到死的那一天,我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久。”
她慢慢地出了口气,“我看不到。”
“那就不要着急啊。”尉缭说,他继续往上摞着竹简,“为什么要着急呢?”
“最后肯定是会有死亡的。”他说。
唐秋生似乎在想什么,但是似乎又什么都没在想,外面的蝉叫的声嘶力竭的,毕竟过了这个夏天,它们不到二十年的寿命就会走到尽头。
十几年的暗无天日的生活,换取一个夏日。
值得么?
如果说蝉一直呆在地下就不会死的话。
它们会出来么?
也许会出来吧,唐秋生知道有一个理论上长生的办法,就是弹出这个世界,然后不再切入,在那片自由而荒芜的虚空中呆着。
在那里不会有任何的时间流逝,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动。
你知道一直呆在那里,就会理论上的长生不老,从时间的长河之中解脱出来。
世界如洪流一样从你的眼前划过,如同离弦之箭,直到你再也没法找到任何一个锚点降落。
你就被世界放逐了。
然而你也算是获得了永恒。
所以她对秦王说过,的确是有长生的办法的。
但是那应该不会是你想t要的。
尉缭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所以大可以不要为一个人会死感到难过。”
“尤其是活到了岁数的人,”他说,“你知道人为什么要快点入土为安么?”
“为什么?”唐秋生问道。
“因为不当的思念会变成业力的,然后就会产生邪物。”尉缭说,“然后无论是谁,都得不到清静。”
“所以死掉的人,要马上埋葬。”他说,“如果是在战场上的话,就要快点烧掉,毕竟如果放在那里的话,大军都得上瘟疫都说不定。”
唐秋生点了点头。
她笑了笑,“我知道了。”
唐秋生继续往架子上放着竹简,她发现自己很喜欢搬竹简,会发出那种清脆的哗啦声,当然邮差肯定不喜欢这种声音就是了。
“你们的书看起来很方便。”尉缭随口说道。
“嗯,所以大家就越写越长了。”唐秋生回答道。
有仆人敲了敲门,通报秦王来见国尉大人。
秦王是来聊军校和李左车的事的。
他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切入了正题,尉缭在庭院摆了一张桌子,三个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然后他们开始聊军校的相关的设立和开支。
比起义务教育,在秦国能容易建立的还是军校。
毕竟年轻人们的进身之阶莫过于在军队中建功立业,唐秋生知道,只要他们拎了一个人头回来,就会得到晋升。
其实没什么好学习的,毕竟只是在战场上不要被别人杀死,然后不停地杀死别人,就行了。
所以为什么要建立军校呢?
因为这是一个观念,一个想要作为常识烙进每一个人心里的概念。
只要进了学校,学习过了,就有可能获得超过那些王孙公子的才能,才能是教育出来的,并非是天生得到的。
之后会有各种各样新兴的学校,希望他们会记住在军校所获得的东西,然后对学校抱持着热烈的渴望。
不过从尉缭的角度来说,大量的经过系统学习的低级军官和受过充分训练的士兵对一个军队的提升是极大的。
秦王也无疑赞同这一点。
现在如果可以把人手从耕种中解放出来一部分的话,那么现在开始兴办军校无疑是个好主意。
唐秋生并不打算和他们说自己的想法,因为那些事情没有必要言明,她只是坐在桌边,默默地吃着无人问津的水果。
她发现很多时候,她并不知道两千年前的人的苦处。
在她的时代很多人会提起服黄金吞水银就忍不住狂笑,毕竟你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知道吃掉重金属等于自杀。
古人也许不知道,他们觉得这么吃下去真的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很多帝王,即使年轻的时候多么英明神武,到了年长的时候。
就开始莫名其妙的求神拜佛,什么东西都敢往嘴里塞,实验冒险献身精神堪比读者杂志上的诺贝尔。
他们可能不是不知道。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