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许君之命肝胆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116章许君之命肝胆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唐秋生擡起手来,接着淅沥而下的春雨,她刚从工坊里出来,如今所有的郡守都要去赴任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份礼物。
新的度量衡。
前往泰山的队伍也会在今晚启程。
车队已经整装待发了,所有的行李基本上都装载上车了,唐秋生看到韩信坐在屋檐下,仰着头看着自己的师父。
尉缭依旧在为他讲课。
春雨打湿了两个人的半边衣服。
尉缭没有穿官服,只穿了一身代表着平民的白衣,而韩信也同样穿着白衣,让唐秋生忍不住想,是不是从前他们就是这样上课的。
在淮阴的街头,或者河边,不避寒暑,不分晴雨。
垂暮的老者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悉数交付给少年。
唐秋生不想惊扰他们,于是只是远远的站着,她突然感觉到了好像还有一个人也在这么看着,她转过了头,看到了蒙恬。
“大将军。”她轻声说。
蒙恬笑了一声,把手指竖在唇前,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唐秋生走了过去,同他一起从树后面绕了过去。
“我本以为不能被尉缭子收为弟子,是我的生平憾事。”蒙恬倒是先开口了。
“那现在呢?”唐秋生问道。
蒙恬笑了一声,“也许他是对的。”
“我也好,王家也好,和他其实都并不相和,听了他授课我在想,如果他将这些教给我,我大概也难以全盘接受。”蒙恬轻声说,“所以我想,当年一直恳求,大概是我不对了。”
唐秋生垂了下了头,“大概尉缭子也不会怪大将军的吧。”
“更何况大将军有不世之才,也许他对大将军并无太多增益,所以才拒绝了大将军。”唐秋生慢慢地说。
蒙恬轻轻地笑了一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确我已经定型了。”
咸阳城内,柳色如烟,蒙恬大抵是当过咸阳令的缘故,所以对各种道路很是熟悉,唐秋生跟在他的后面,倒是看到了不少平日里没见过的景致。
“那就是王家。”蒙恬伸出手,指向了一处漂亮庞大的院落,“那就是那颗传说中的柿子树。”
唐秋生表示敢情这还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了。
“那边那个呢?”唐秋生伸出手指了指,“那个院子也很漂亮,为什么没有人住了呢?”
“那个是甘罗的。”蒙恬轻声说,“也可以说是甘茂的旧宅,甘罗封上卿之后,陛下把他祖先的产业赐给了他。”
“那他人呢?”唐秋生问道。
“死了。”蒙恬简短地说。
“唉?”唐秋生想了想,好像的确史书上自从甘罗十二岁封上卿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了。
“怎么死掉的。”唐秋生说,“好可惜啊。”
蒙恬出了口气,“谁知道呢,但是所有人都不许谈论此事。”
“连那座宅子,就那么放在那里,再也无人问津。”他说。
“连大将军都不知道么?”唐秋生问道。
“我知道他是病死的。”蒙恬说,“但是这个病来的太蹊跷了。”
“有人说是文信侯,有人说是陛下,有人说是长信侯,先生觉得是谁呢?”蒙恬轻声说,“然而是谁并不重要。”
“说实话当年他出使归来,我是没什么太大感觉的。”蒙恬认真地说,“毕竟文信侯希望彰显我国的强大,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轻松地夺城而归。”
“但是他依旧很快死去了。”他轻声说,“但是对于那个孩子,对于韩信。”
“我,”他擡起了一只手放在了胸口上,“平心而论,是由衷地感到嫉妒的。”
“我自认为还算个好人,”他说道,“但是这个孩子的确让我辗转反侧,甚至会忍不住抱怨上天不公,为什么要让这种人出生。”
“天幸之人,不过如此。”蒙恬说,“我相信,嫉妒的入骨的人,不止我自己。”
唐秋生沉默了。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知道蒙恬全然是一片好心,否则没必要将自己内心如此隐晦的方面示人。
“我知道先生爱重这个孩子。”蒙恬说道,他叹了口气,“但是我还是要t说,请先生放手磋磨他吧。”
“可是就算磋磨他,”唐秋生轻声说,“他归来的时候,这些人依旧不会让他长命百岁的。”
“就算他吃了再多的苦,他们也不会因此同情他的。”唐秋生慢慢地说。“只有他死了,他们才能睡一个好觉。”
“也是,那孩子他国士无双。”蒙恬又叹了口气,“果然天之道,从来损有余而补不足。”
唐秋生拉上了王车的帘子,抱着膝盖不知道在想什么。
“仙人有心事么?”秦皇问道。
“嗯,”唐秋生点了点头,“今日里蒙大将军和我说,希望陛下多磋磨磋磨韩信。”
秦皇闻言不置可否,“那仙人怎么觉得呢?”
“我觉得,”唐秋生低下了眼睛,“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