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出入平安那就只能祝你出入平安了……
第140章出入平安那就只能祝你出入平安了……
韩非打开了门,让他们进来了,天时还早,蒙蒙亮的时候,秋日里总是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
“要走了?”他问道。
韩信点了点头。
“吃早饭了么?”韩非问道。
唐秋生看着他的背影,他瘦了,显得衣服有几分空落落的了,韩非走到了檐下,看了看自己的炭盆,里面烧了几个玉米,大概是他打算用来当早餐的。
“今天先生起的倒是早。”唐秋生说。
“今天不是赵高处刑么。”韩非出了口气,“午时三刻打算去看热闹。”
“应该挺热闹的。”唐秋生附和道。
“他倒是供出不少东西,有不少人陪他一起去死呢,”韩非说,“还不是同一种死刑,的确挺有看头的。”
“有车裂,有砍头,基本上法典上有的,都到齐了。”
他在檐下坐了下来,看着炭盆,韩信不是个喜欢说话的性子,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了他的身边。
“说起来我好像还没有好好逛逛这个宅子呢。”唐秋生选择自己说点什么,“感觉还挺大的。”
“这个宅子听李斯说,从前是穰侯的,”韩非慢慢地说,“后来穰侯不是回家生闷气去了么?”
“就赐给了应侯,做开府的相国府。”他说道。
“后来文信侯没有在这里住啊。”唐秋生随口问道。
“文信侯是有钱人,这座府邸对于他来有点小。”韩非答道,“他自己建了一座,在那边呢,比这个可是气派多了。”
“大气。”唐秋生默默地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再富可敌国,现在也不过是化作白骨尘埃了,”韩非笑了笑,“昔日里荀卿来秦国,就是在这个应侯府讲学的。”
“我记得好像你们说过。”唐秋生说。
“嗯,”韩非点了点头,“荀卿说,那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应侯了。”
“荀卿和应侯的关系不错,”韩非说,“毕竟有同门之谊。”
“应侯年轻的时候遭逢大难,身子本来就不好,自己又作践的厉害。”韩非说,“荀卿经常劝他。”
“后来把他给劝烦了,他就说,死得快也不是什么坏事。”韩非静静地说,“荀卿说你才四十多,等到了知天命之年再说这话才有几分可信度吧。”
“应侯说他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一回生二回熟,肯定这些事比耄耋老翁都清楚。”韩非笑了笑,“他说世界上的事,大都是个兰因絮果。”
“求的,未必能求到,爱的,未必就爱你。”韩非轻轻地说,“所以他觉得身子不好反而是他的福分。”
“如果能死在君王还对他没有多少不快的时候,就最好不过了。”韩非笑了笑,“活人是永远比不上死人的。”
“世间最难猜测的就是君心。”韩非说,“人人都说应侯幸终,其实就是全靠死得快吧。”
“可能就是我总是唠叨这件事,所以让他动了这个心思吧。”韩非笑了笑,低下了头,“反正想做的事情差不多也做完了,性命如果有用的话,用上就是了。”
“用上他这条性命,”韩非轻轻地叹了口气,“真是一剂对症猛药啊,一直以来的隐患就这么被激出来了。”
“只是没想过,他们能下这种手。”韩非轻声说,“可能是我们都没那个脑子吧,觉得就算杀人,能拉到刑场上直接五马分尸,也就差不多到顶了。”
唐秋生静静地听着,她知道李斯死得很苦。
身上的伤痕她根本就不敢看,赵高的交代她也不敢听。
“不过结果上也没差不是么?”韩非擡起了眼睛,看向了逐渐升起的日头,“结果没差就行了。”
“我们从来不讲究什么手段光明正大之类的无聊事情。”他轻声说,“最后得到想要的了,就算赢了。”
“那这就算是完全胜利了吧。”他说。
唐秋生点了点头。
“完全胜利了呢。”她笑了笑。
“那韩信呢?”韩非微微转过了头,“将来打算做些什么呢?”
韩信的目光落在院子里的竹子上,看着翠色的叶子随风摇曳,“我么,我依道而生随道死就好了。”
“不是很能听得懂你们道家人说话。”韩非笑了一声,“竹子有那么好看么?”他随口问道。
韩信点了点头。
“我挺喜欢竹子的。”他回答道,“看着感觉很清静。”
“你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喜欢花才对。”韩非说道,“不过竹性温,无花唯叶多,倒也是不错。”
“其实竹子也会开花的。”唐秋生轻声说。
“一生只开一次花,开完就会死,”韩信笑了笑,“我知道。”
竹子开的花,是白色的,细碎的,就像是春日里干燥的雪一样的小花,本身甚至可以说丑陋,但是竹子一旦开花,就是漫山遍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毅然决然的死亡。
无可挽回,也不愿回头地走向谢幕。
韩非拿起了玉米来,递给了两个人。
“害怕么?”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