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建议
第222章建议
吃过晚饭,宝珠睡了,赵弘琛邀请燕然到议事厅。“殿下,我帮你按摩一下吧。”
“不用,我今天午后小睡了会儿,很精神。”他说着,轻轻拉起燕然的手,“然儿,昨晚你帮我看奏折,累了吧。”
燕然摇摇头:“不累,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希望对你有帮助而已,太子,我这是不是干政呀?”
“呵呵,是又怎样?只要你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谁敢有异议?我今天和王爷提起你昨天一个批复,他还以为我从哪里挖了一个高人隐士呢。”
燕然笑了笑,开玩笑,自己在这个时代,还真算是个高人呢,她比这个时代的人,见识不知多了多少。
几百年上千年的积累,她哪怕只在这知识海洋舀了一瓢水,也在某些领域令他们骑马都追不上。
两人在议事厅坐定,丫鬟送上茶点,赵弘琛摆手让她们退下。
“然儿,我需要你帮我。”
“你说,我一定尽力。”
赵弘琛激动地隔着茶几,拉着燕然的手:“我最喜欢你这痛快劲儿,不像有些人,扭扭捏捏,酸的让人倒牙。”
燕然笑了一下,贵妇中那样的女人最多了,自己想要什么,不明着说,绕着圈子让人猜,累不累啊。
“然儿,我朝现在国库空虚,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安寝的程度。”
“嗯!”燕然点头,等他继续。
“想要充盈国库,无非是开源节流,你也知道,自从除了梁炳辉,京城风气大为变化,奢靡之风令行禁止,能节约的,都节约了。”
“嗯!”
“剩下就是开源的事儿,我想开放海禁。”
燕然笑了笑:“王爷定不答应!”
他们说的王爷,就是摄政王,虽然父子名分不再,但血亲之情依然。
“你怎么知道?”赵弘琛特别惊讶。
“开海禁不仅不能立刻充实国库,还得花大钱打造海防,扩充海军。这些都是烧钱的事儿,殿下此刻开海禁,时机不成熟。”
他咽了一口唾沫:“然妹妹可有妙计?”好吧,说急了,哥哥妹妹的都上来了。
燕然微微一笑:“殿下昨夜睡梦里,还不停地说什么‘蝗虫’‘旱灾’,你现在担心国库空虚,主要害怕没钱赈灾,对不?”
“对,对!”
“我想,赈灾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发放救济,还可以以工代赈。”
“如何以工代赈?”赵弘琛又急切,又担心,唯恐妻子只是画出个大框框,里面没内容。
“殿下,我曾经看过一些地方志,不要说北方,就是号称鱼米之乡的南方水乡,依然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垦。”
“嗯,地方官员报过数字,有河道滩涂、盐碱地,还有的是山岭,不能耕种。”
“是的,我在《四海志异》中看过如何改造盐碱地,说是修出大坝,利用汛期,让大水漫过盐碱地,水冲走了盐碱,地就可以种了。”
“唔,嗯?你意思是,用这些工程吸纳灾民吗?”
“是的。”
“可是——”
“钱,是不是?”燕然笑,“谁受益,谁掏钱呀,若是那些盐碱地已经有主,便让地主掏钱,掏不起,那就折价,比如原来一亩地五两银子,现在变成好地二十两,他就四亩折一亩,多出来的地则卖掉。”
“好,好办法!”江南富庶,那些财主的库房,比国库可要充盈多了,而且,汉人最大的爱好,便是买房子置地。
房地产是国人心中最大的情节,燕然不怕他们不上钩。
“执行的官员得选好了,不然出了钱的拿不到地,有些贪官篡改改良土地数目,坑国家肥自己。”燕然提醒道。
赵弘琛点头:“我明天就和父王商量,从官员中抽一部分公正清廉的,派往江南先行勘察,嗯,还要提前抄录土地登记的鱼鳞册,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燕然又提醒了一句:“有些不高的土山包,也可以栽种桑树、茶树,你派人勘察时,让他们多请教地方乡绅老农,桑、茶也是农业一大方向,不仅是种粮的土地要开发。”
“好,妙计,高见!”
赵弘琛丢下要批阅的奏折:“有你的锦囊妙计,我何必再瞩目这些鸡肋办法。”他笑了一下,两手一抄抱起燕然,“哈哈,是你解放了我,本宫今晚,就好好服侍服侍你。”
燕然根本没防备,吓得惊叫一声,随即红了脸,她轻轻捶了一下丈夫的胸脯:“小心御史参你一本。”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嘿嘿,他们要是知道你有这么大的能耐,恨不能我天天服侍你……”
有了办法,赵弘琛一下子轻松多了,他在前一年,便悄悄储备了人才,现在,只需要明里暗里一起下手,那些事情便不在话下。
筑坝淹田,兴修水利,还需要大量懂工程的人手,这可是赵弘琛的弱项,他想重用工部的萧侍郎,摄政王却不同意。
萧侍郎能力虽然不错,人品却有问题。
水至清则无鱼,私心谁没有?但若使用得法,充分调动起他的能力,控制住不让他欲望泛滥,能吏为何不用呢?
赵弘琛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让妻子出马。
萧夫人给燕然送了好几次礼,都让她退回了,这天,她又让人送来了一面玉如意。
羊脂玉晶莹玉润,没有任何瑕疵,雕工更是精致细腻,让人一看就心生爱意,果然是上品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