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大调动
第249章大调动忠勤伯夫人吹嘘完了,拿了燕然给的赏赐,高高兴兴回家去了,过了两天,西南送来的贡品到了大内,燕然心里总是不淡定,让人把锦缎挑出送来。
当她看到第一眼,心就一阵猛跳,没想到,和忠勤伯夫人送来的,差得不是一点两点。
贡品是戚为雄送上的,他不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就剩下一个问题:这个贡品被掉包了。
经手的人,可都是襄国公的手下。
燕然若是个性子急的,还不立刻就发作了。
偷换贡品,说重了那叫欺君之罪,杀头也不为过。
襄国公这几年,顺风顺水,胆子会变得这么大吗?
“母后,我就说西南有问题,这下信了吧?”宝麟睁着黑幽幽的大眼,十分自豪地道。
“麟儿,你说,这贡品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麟眨眨眼:“儿子看来,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忠勤伯陷害襄国公,还有一个,那就是襄国公的确把贡品换了,他若不是胆子大道这样的程度,敢自掘坟墓,那就是不得已,不换不行,比如船进水了。”
“船进水了,报一声,皇帝仁和,不会怎么他的,没必要行这样冒险的事情。”燕然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也不算冒险的,哪有进贡的官员,会送双份进京呢?再说,像绸缎这样的贡品,尤其是那样华丽的,多数都是做帐子、被子什么的,在母后的卧室呢,没几个人看得见。”
宝麟的分析,十分合理合情,燕然看着儿子:“他们就不怕母后略微裁剪,做成披风?”
“母后穿衣,多素淡,这种大花的很少。”
“那母后这一次,就破一下格,将这匹贡锦,做件衣服,再过几天,母后生日,在宫里小小庆贺一下。”
宝麟眨眨眼,拍手笑起来:“母后肯定要邀请襄国公夫人和忠勤伯夫人了,她们会不会当场撕破脸呢?”
“麟儿以为呢?”
“母后,这回,你可帮父皇一个大忙了。”
“嗯,母后总是不停地帮助你父皇,你的父皇却没少给母后制造麻烦。”燕然开玩笑。
“母后,父皇太忙了。”小家伙居然替他父亲说话。
哦,不是,他竟然知道平息母亲心中的不快了,燕然爱怜地拍拍儿子的小肩膀:“我的麟儿太懂事了。”
娘俩毫无顾忌的说话,没想到隔墙有耳,皇帝下朝,他心中不快,不许小太监喝道,竟然悄无声息地走来,听了个正着:“好啊,你们娘俩竟然背后说朕的坏话。”他故意板着脸,佯怒。
宝麟着急地辩解道:“我没说父皇坏话。”话一出口,才知道把母亲出卖了,他赶紧补了一句,“母后也没说父皇坏话!”
这不是此地无银吗?宝麟沮丧地低下头,小肩膀也耷拉下来。
皇帝呵呵笑着走过来,坐在宝麟身边的椅子上,把儿子拉到怀里:“宝麟,今后,不管多紧要的事情,心里都不能慌,你一慌神,便会乱了方寸,难免会出差错,对方可就抓住把柄了。”
宝麟扬起小脸,很郑重地道:“父皇,孩儿知道了。”
“真是个好孩子。”
听到父亲的夸赞,宝麟脸色才好了些。
燕然在一边有些心疼,这孩子太聪明,难免要强自负,心思敏感,大喜大悲,最容易伤身,联想到钦天监的判词,燕然暗自提醒自己,今后一定要注意教导孩子,如何保持一个平常心。
燕然给皇帝说了西南贡品的事儿。
皇帝想了又想:“暂时压着。看来,襄国公和忠勤伯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忠勤伯这些想要借我的手,打击襄国公。”
“这样拙劣的手段,就不怕皇帝识破吗?”
“忠勤伯最大的失误,就是让长子主持西南,换做是戚为雄,肯定不会这样干。”
“这么说,是戚伯雄的主意了?”
“忠勤伯自从那次中风,脑子大不如以前,做事远不如以前圆滑,暴躁易怒,若不是戚伯雄,朕早就将他换下来了。”
“嗯,明明已经没法胜任,还霸着兵部尚书的权位不放,甚至威胁圣上,我看,不能再迁就他了。”
皇帝低头默默想事儿。
“父皇,你是让护国公回京,还是让孙课回京?”
“麟儿以为呢?”
“要是我啊,就把两人都调回来,趁机给北疆塞几个得力的人,嘻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皇帝高兴地抱着儿子稚嫩的肩膀:“麟儿好聪明,简直能抵上一个在宦海浮沉几十年的老臣。”
“父皇打算怎么办?”
“父皇的意思呀,把忠勤伯调到内阁,孙课接替他做兵部尚书,襄国公到北疆,同时,让郑芳做他的助手。”
“哦,孩儿明白了,父皇真正属意的是郑芳,又怕人说他年轻资历浅,过上几年,把襄国公调回来。”
“麟儿真聪明。”
“可是父皇,护国公父子一个西疆,一个北疆,这有些冒险。”
“过几年,把襄国公调回来时,护国公也该回来了,他在西疆的副手林勇,忠良之后,有勇有谋,可以为朕守护西大门。”
“哦,父皇胸有成竹,嘻嘻,可是,谁接替襄国公呢?不能让西南就这样归了戚伯雄。”
“卫国公的儿子姜尚。朕会让他带走多数的西山大营军马,京城边上,怎么能囤积十数万人?好些大臣提议削减西山营军,朕刚好以此为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