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挣扎
第241章挣扎
对于赏赐,皇帝绝不可能不懂规矩,他早就看出福王妃的想法,这里故意打脸呢。福王妃可以一头栽下去晕倒,雨薇年纪轻轻,却不可能,但赏赐又不敢不接,她全身都气得发抖。
燕然对皇帝感激一笑:“哎呀,皇上,那些金锞子,是我打赏歌姬的,怎么能给雨薇姑娘呢?来来,我这里有一枝玉簪,成色还不错,给了雨薇姑娘吧。”
“哦,原来是这样的,让你破费了。”皇帝站起来,“朕还有事,你们继续。”
说完和并肩王一起走了。
两个宫女返回,又一宫女端着盘子,托着燕然拿出的一枝玉簪,送给雨薇,事情虽然平息下来,可皇帝的心思,已经一目了然,福王妃和大长公主都觉得很不光彩。
荣秀云今天被当了枪使,而且,她豁出去丢脸露丑,并肩王看她的眼光,却没有更近一步,反而从以前的十分亲切,变成现在的冷冷清清。
他到底什么意思?若是对自己无意,为何以前看她的目光总有几分贪恋?若是有意,可听了自己的表白,为何反而嫌弃了呢?
燕然首先退席,中贵妇纷纷离开。
护国公夫人和丰娘一起往外走,脸色都是喜悦的,她们以前,最担心皇帝在国孝之后,广选美姬,充实宫掖。
燕然要面对大群的情敌,就算有一儿一女陪伴,日子也不会好过。
何况,那些女人中,肯定有心狠手辣蛇蝎心肠的,小公主和小皇子的性命都不能保证。
失子之痛,比任何打击,都更令人伤心。
鼎新帝走到书房里,脸色才拉了下来:“王爷,齐人之福,好享吗?”
并肩王眼圈有些发红:“臣以前从不知道,嫉妒的女人会那么多,胡夫人若不是有了此心,王妃也不会那样离去,我对不起你母亲,是我糊涂,未加防范!”
“不能怪你,谁能想到那个贱人会用那样的毒药,母亲她说过,你每次都先吃饭,就是为了她,可是……”
说起离世的亲人,两个男人都心伤不已。
“父王,公主和皇子还小,我不能纳妾,等他们大了,我就更不能了。”
并肩王听皇帝自称“我”,用儿子的语气和自己说话,他难过地抹了一把眼睛,深呼吸了两下,提醒他:“皇帝受苦了。”
“朕还有你。”
一时间父子俩的关系,亲近许多。
并肩王问:“皇帝觉得,江南那几个贪官该如何处罚?”
“派人再查,若情况属实,不用押解进京,就地处斩,家产充公,成年男丁,充作军奴,妇孺打入贱籍,永世不得赎身。”鼎新帝说话的时候,牙齿紧咬,他恨不能亲手杀了那些贪官污吏。
并肩王点点头,他对那些人恨意更深。
江南的官员,还是他派的呢,那些道貌岸然两面三刀,有负他的信任,令他脸面无光。
“江南贪腐窝案查清之后,将案情和处罚结果,上邸报明发全国。还有,再发我的旨意,在一月之内,贪官若是肯向朝廷写谢罪奏折,并退出赃款,不仅可饶一死,还允许他的孙辈以后,科举入仕。”
“是!”
“王爷有没想过,下一步该做什么?”
“请皇上明示。”
“朕想派人清丈土地,今后,人口税改为土地税,这样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皇帝满腔热血,说话都忍不住有些慷慨激昂。
并肩王想了想,最后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恐怕很难,高宗在世,就想要做这件事了。”
“朕知道,朕已经让人悄悄开始,虽然数据不是很准,但八九不离十,地方官员若是勾结豪绅,虚报数字,摘他的官帽是小事,这件事我必须得做成,不然,昊天再坚持不了几年了。”
江南贪腐案,对并肩王触动很大,他也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虽然还是不想接受皇帝的改革计划,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不那么坚决反对了。
“人心不足,谁也不会嫌钱多的,毕竟土地所出,比交纳的税要少,土地兼并难以遏制。”
“皇后建议朕,要给那些有钱人的钱,找个投资的出路,别让他们有钱只知道买地。”
“皇后有没具体的办法?”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有点儿,王爷可有想法?”
并肩王摇摇头,他终于理解皇帝为何说反对改革的都是懒人了,的确,守着祖宗规矩,会少很多的烦心事,可也得面对朝政腐败,昊天的实力江河日下的残酷局面,何去何从,他真的不知道了。
益王妃在后宫受到打击,回到王府,气得乱发脾气,连益王都劝不下来。
雨薇这样的女子,无论长相才艺还是心思玲珑,可以说无一不是顶尖的,整个昊天都难挑出第二个,她原以为,皇帝见了肯定会喜欢,皇后虽然漂亮,但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年龄也比雨薇大好几岁,早就不再是个鲜嫩嫩的小可爱了。
她没想到,今天居然会出师不利,人送不到皇帝身边去,如何能靠她为自家说话?
这一次皇帝在江南查贪腐,涉案的二十多个官员中,有三个都是她的亲戚,益王府表面低调,实则奢华无度,那几个人的贡献巨大,现在,犯官还希冀益王能帮他们渡过难关,因而死咬着没有把他们供出来,可万一,斡旋不成呢?
益王妃不敢想下去。
给皇帝送美女的办法今天没有得逞,但她并不死心,打算再找机会,但江南那边,肯定还另有办法。
第二天,鼎新帝上朝,江南贪腐的案还在审查中,求情的折子就上来了,摞了足有一尺高。
江南人文积淀深厚,每年科举入仕的人才,都比北方多得多,几代积累下来,江南可以说遍地都是豪绅,一般地方官,根本撼不动。
这些折子,多数都是这样的口气,请求皇帝对那些官员从轻发落。
鼎新帝十分恼火,早朝下来,在上书房发了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