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陆记冰饮 - 国公府吃我绝户,权臣撑腰灭满门 - 满杯小麦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1章陆记冰饮

春荷一怔,随即想起什么:

“小姐您这一说,奴婢倒想起来了!前两日听隔壁绸缎庄的伙计说百栈街那边新开了家‘陆记冰饮’,生意火爆得很!卖的东西……跟咱们以前苏记的招牌,还有咱们新出的金秋玉露、丹桂飘香很像!但价格……据说只有咱们的七成!”

“陆记?”

宋南鸢眸光一闪,这个名字她前几日在沈聿珩的帮助下追查父母旧案时,曾偶然在几份与国公府有隐秘往来的账目上瞥见过。

陆远之……一个在京城商界以手段狠辣、唯利是图闻名的布商,似乎也兼营着一些南北货和……饮子铺?

只是以往规模不大,未曾入她眼。如今看来,此人动作不小。

“七成价格?”夏冰蹙眉,“若用料、工艺相当,这价格连本都难保。除非……”

“除非他要么偷工减料,要么另有蹊跷。”宋南鸢接口道,眼神变得锐利,“看来这位陆老板,不仅想断我上游原料,还要在下游挤垮我的根本生意。双管齐下,好手段。”

纳兰宵听得怒火中烧:“岂有此理!如此下作!宋姑娘,我……”

“将军稍安勿躁。”宋南鸢打断他,脸上露出一抹沉静却带着锋芒的笑意,“既是同行,自然要‘光顾’一番。夏冰,去准备两套寻常妇人衣裳。春荷,你看好铺子,照顾好静悠。”

......

半个时辰后。

百栈街果然热闹非凡。

一家新开张的“陆记冰饮”门前排起了长队,崭新的招牌在阳光下格外晃眼。

铺面不大,但装修得颇为光鲜亮丽。柜台后,几个伙计手脚麻利地招呼着客人,售卖着诸如冰镇酸梅汤、秘制秋梨露、桂花蜜酿等名目的饮品,听起来与宋记的招牌产品高度相似。

乔装改扮成普通小媳妇模样的宋南鸢和夏冰,戴着遮阳的帷帽,也排进了队伍中。

“两位娘子要点什么?咱陆记的‘秘制秋梨露’可是招牌,清肺润燥,比别家的都好!只要二十文一碗!”

伙计热情地招呼。

“那就来两碗‘秘制秋梨露’吧。”

宋南鸢刻意将声音放得低柔。

很快,两碗澄澈、点缀着几粒枸杞的梨露端了上来。

宋南鸢付了钱,与夏冰走到一旁的角落,掀开帷帽一角,仔细观察。

色泽清亮,卖相确实不错。

她用小勺舀起一点,送入唇中。

一股清甜的梨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甜度适中,口感也算顺滑。

“味道……确实不错。”夏冰也尝了一口,低声评价,眼中带着疑惑。

单从这碗饮子本身来看,似乎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在模仿宋记的基础上,甜味处理得更直接讨喜些。

宋南鸢没有说话,只是细细品味着。

她柳眉微蹙,总觉得这甜味……有些过于纯粹和霸道,盖过了梨子本身应有的清润回甘,甚至隐隐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并非天然果糖或蜂蜜带来的腻感。

而且,饮子入喉后,舌尖残留的感觉,似乎比宋记用冰糖和梨子慢火熬煮出的,多了一点点难以言喻的涩麻?极其细微,若非她味觉敏锐且对自己产品极其熟悉,几乎无法察觉。

她又仔细观察了陆记的铺面。生意确实火爆,客人络绎不绝,多是冲着低廉的价格而来。伙计们动作麻利,但眼神飘忽,对原料来源讳莫如深。

她有意留心着,竟发现后厨运送原料的桶上,没有任何标识。

“夏冰,”宋南鸢放下碗,帷帽下的脸色凝重,“你觉得这梨露,甜得是否过于划一了?而且……后味似乎有点不对?”

夏冰仔细回味了一下,也觉察到了那丝细微的异常:“小姐这么一说……确实,这甜味很冲,不像冰糖或蜂蜜的温润,倒像是……大量饴糖?可饴糖成本也不低啊……至于后味那点涩麻……奴婢愚钝,尝不真切。”

宋南鸢眸光微沉。

饴糖虽便宜,但大量使用会掩盖食材本味且口感粘腻。陆远之能将价格压到七成,若用饴糖代替冰糖蜂蜜,虽能降低成本,但口感差异应更明显才对。

除非……他用了更廉价、效果更“好”的东西?而那丝若有若无的涩麻感,更像某种添加物残留的痕迹。

“走,先回去。”宋南鸢拉起夏冰,不动声色地离开人群。

回到宋记商行安静的后院,宋南鸢屏退旁人,只留春荷、夏冰。

“此事绝不简单。”宋南鸢沉声道,“陆远之能同时断我生丝、仿我饮品低价倾销,背后必有依仗,很可能勾结了官府中人。他的饮子味道虽模仿得形似,但用料必有蹊跷。那种异常的甜味和残留的涩麻感……我怀疑,他可能用了不干净或违禁的东西来提味、增色!”

夏冰倒吸一口凉气:“小姐是说……?”

“这只是猜测。”宋南鸢眼神锐利如刀,“但空穴不来风。素来听闻陆远之此人唯利是图,铤而走险的可能性极大。我们的‘丹桂飘香’和‘金秋玉露’用的是真材实料,慢工细活,成本摆在那里。他能以七成价格做到相似甚至更刺激的口感,必然有鬼!”

她思忖片刻,果断道:

“夏冰,你心思缜密。从明日起,你设法接近陆记后厨负责倾倒废料或清洗器皿的杂役,多花些银钱,务必要弄到一些他们用过的原料残渣、或者清洗废水!尤其是那些熬煮饮子的大桶,刮下些内壁的残留物!记住,务必小心,不要打草惊蛇!”

“春荷,你去找相熟的、嘴严实的丐帮小乞儿,让他们盯着陆记每日运送原料的车辆,看最终来源是何处仓库或作坊。同样,多给些铜钱,只打听,不靠近。”

“我倒要看看,”

宋南鸢望着窗外繁华却暗藏汹涌的街市,声音冷冽而坚定,

“这陆记的秘方,到底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