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草原贸易
第646章草原贸易
朱由校最近很忙碌,忙着召开各类御前廷议,以便于对大明有充分的了解,避免受到辽东、川贵、朝鲜等地的战争影响,避免受到北直隶、河南、山东、陕西等地持续赈灾影响,避免受到北直隶加大对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导致大明整体层面及区域层面会受到波及。
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大明下辖的两京一十三省,是不分彼此的,是同属于一个整体的。
不过客观存在的事实,历史遗留的问题,导致大明内部是不均衡的,各地的差异性很悬殊,想要将这样的大明发展好,治理好,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现实状况,要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与变动才行。
一刀切无疑是最愚蠢的!
“宗人府做的不错。”
在西苑的钓鱼台,朱由校倚坐在躺椅上,指着跟前堆积的奏疏,看向宗人令朱恭枵等一行人,“皇明宗学召开至今,在各地就藩的亲王、郡王等子嗣悉数进京,期间没有在地方出现任何问题,单是这一点就值得嘉奖。”
“此外皇明宗军的二期扩编人员,在大明各地底层宗室间筛募两万进京,虽说比预期要晚了些时日,不过驻京的皇明宗军一期队伍,被朕下旨派去陕西协助赈灾,靠宗人府那些人手完成该项部署,朕知晓不容易。”
“负责以上事宜的宗人府职官,一律晋官一级,赏银500两,特允休沐10日,这段时间他们都辛苦了。”
朱恭枵悬着的那颗心,在听完天子讲的这些话时,这才稍稍放下了一些,他这个宗人令做的,压力那不是一般的大啊。
当初以为做了宗人令,就是将本职做好就行了,可是做着做着啊,朱恭枵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讲一句大逆不道之言。
对于天子的嘉奖赏赐,朱恭枵情愿不要,因为宗人府奉行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制度,这里的功,那不是靠嘴皮子讨来的,是靠做不完的事,走不完的路得来了,嘉奖赏赐丰厚是挺丰厚的,但也是真的累人劳心啊!!
“在各地就藩的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认购银股一事,截止到现在解递进京的银子有多少了?”
就在朱恭枵准备作揖谢恩之际,天子紧跟着讲的一句话,却让朱恭枵脚下一软,险些摔倒在地上。
好在身旁的朱聿键手疾眼快,上前搀住了朱恭枵的手臂,这才让朱恭枵不至于在御前失仪。
“周王无碍吧?”
朱由校见状,向前探探身,面露关切的看向朱恭枵道。
“无碍,无碍。”
朱恭枵忙作揖拜道:“许是臣没有休息好,这才有些恍神了,臣在御前失仪,还请陛下责罚。”
“无碍就好。”
朱由校点头道:“身体是本钱,周王要照看好自己,宗人府这摊子事,朕离不开周王。”
“是,是。”
朱恭枵连连应道,只是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起来。
还照看好自己,怎么照看啊,宗人府有那么多的事情要解决,讲道理,宗人令不就该是摆设吗?
为何干到现在,宗人府却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去拍板督促啊!
“聊正事吧。”
对于朱恭枵心中所想,朱由校不知道,他也没有心思知道,论劳心费神,那没有比他更累的。
这不,御前廷议召开的多了,朱由校也从紫禁城搬到西苑来了,长时间在一处地方待着,朱由校真的会疯。
来西苑这边,在频召御前廷议的间隙,也可以让朱由校放松下心神,这也算是忙里偷闲了。
“截止到现在,解递进京的足色金有10万两,足色银有470万两。”
在朱由校思绪万千之际,朱恭枵毕恭毕敬的作揖禀道:“此外正解递进京的足色金尚有3万两,足色银有180余万两……”
“为何会这般少?”
朱恭枵的话还没有讲完,朱由校就皱眉打断道:“要是朕没有记错的话,以宗人令的名义,向各地宗藩明发的上谕,是要颁售对草原贸易的银股份额是1500万两吧,这才勉强达到了一半,怎么?在各地宗藩中对草原贸易仍有什么顾虑?”
朱恭枵额头冒出冷汗。
这件事情,早在天启二年正月就定下,一直拖到了十月,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才勉强搞来了一半。 尽管对草原贸易之事,眼下已渐有规模了,在张家口堡、杀胡口堡等处的边塞榷关,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事,与草原各部开展的棉布、丝绸、药材、琉璃等各类商品,通过金银购买、以物易物两种方式维系着,甚至开赴归化城的武装商行也有起色了,但是这些愣是没有打动那帮宗藩。
同为宗藩的一员,朱恭枵对于一些情况,远比朝野间的那帮人要了解的多,或许底层宗室间多有贫穷者,甚至有些过得还不如平头百姓,但是宗藩群体间绝对没有穷的,即便是真有,那也是败家败的!
不说别的,但是他们名下的膳田,每年租给各地的百姓去种,每年收上来的银子那都不少。
关键是旱涝保收啊!
你种地遭到了灾情,导致了减产,那跟我有什么关系?该上缴的银子一两都不能少,敢少给,那就卖儿卖女去!!
也恰恰是清楚这些情况,朱由校才会通过宗人府,以在京的皇明宗学成员作为筹码,以草原贸易作为媒介,来收割各地宗藩群体的财富,与此同时,再不断地去调整与完善宗法,谁要是胆敢违背宗法,那就让宗人府出面严惩,该押进京圈禁圈禁,该颁旨意降爵降爵!!
这个尺度朱由校拿捏的很好。
谁要是敢忤逆他,做出所谓的靖难之举,那就更好了,刚好让皇明宗军出动,夺了他的爵,抄了他的家,顺带还能震慑其他宗藩宗室!
以上做的这些事宜,除了有增强皇权震慑以外,也有增强宗人府威慑的考虑,毕竟今后还要进行海外移藩嘛。
“眼下宗人府的财政开支可不小。”
见朱恭枵不言,朱由校皱眉道:“皇明宗学、皇明宗军的开支,断然是不能少的,还有宗人府其他有司的开支,同样是不能少的。”
“针对草原贸易的进项,几乎可以说是近乎于垄断性质了,只要好好做,每年能赚取的银子不少,特别是牛羊马等牲畜供应,还有军务院、少府等有司进行兜底。”
“如此大好形势下,要做的就是持续扩大规模,这批颁售的银股份额,一两银子都不能少,谁要是想不通,有顾虑,那就把他们召到京城来,由宗人府出面来谈!!”
得,又有麻烦事了。
朱恭枵心里暗叹一句,但是嘴上却道:“臣明白,臣到时会安排人离京赶赴各地,向各地宗藩言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