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第363章书信(二)
两个小厮越说越起劲,一时激动忘形,声音不免大了些。
在床榻上翻滚的崔渡,微微红了脸,从床榻上下来,咳嗽一声。两个小厮立刻住嘴。
崔渡再次将信细细看了一遍,仿佛从字里行间,看到了那个神采飞扬的美丽少女。
叩叩叩!
敲门声响了起来。
崔渡迅疾回神,将书信塞进怀中,然后上前开门。
站在门外的是卢琮卢舍人。
卢琮目光掠过崔渡神采焕然的俊脸,了然一笑:“听闻郡主特意写了亲笔信,让人送来田庄。郡主如此器重崔公子,委实令人羡慕。”
三日后,博望县衙。
一旁的陈瑾瑜眉眼弯弯,笑了起来:“郡主已经巡过饥民村落,明日是不是就要去铁矿了?”
对他来说,这封信就是最好的奖赏。
出来后,陈瑾瑜还转头张望一眼。
姜韶华略一点头:“确实要去矿山里看看。”顿了顿又道:“传本郡主口谕,马舍人和杨审理留在县衙,陈长史陈舍人陈县令随本郡主进矿山便可。”
当日意外捡到从天而降的崔渡,是孟三宝一路带他进了王府,后来还同住了一段时日。有这份情谊,两人也格外熟络。
崔渡连连点头,催促孟三宝启程。
崔渡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对了,我有个主意。”
孟三宝接了信,低声打趣道:“郡主平日写信给陈长史冯长史,还会写信给皇上和太皇太后。写给同龄少年的,还是第一回。”
姜韶华嗯了一声。
姚氏笑着瞥女儿一眼:“是,我现在是想开了。循规蹈矩的闺秀一大把,像你这么能干的姑娘可是少之又少。”
……
“郡主待我们陈家恩重如山,你可得好生当差,为郡主分忧。”
姜韶华难得怔了一怔,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他人呢?”
陈卓见孙女不情不愿的样子,有些好笑,再次嘱咐:“你平日东奔西走,难得回来,尽一尽孝道也是应该的。别惹你娘不高兴,再寻你的不是。”
陈瑾瑜一双黑溜溜的大眼,在郡主和崔渡的脸上飘了一个来回,很想留下来瞧一瞧。然后就见自家祖父不着痕迹地瞪了一眼过来。
卢琮何等伶俐知趣,立刻退了出去。
孟三宝被气乐了:“天都黑了,我好歹吃口热饭睡一觉再走。郡主就在博望县巡查,最多两三日信就送到郡主手中了,急什么。”
卢琮看在眼里,又是一笑:“公子不如写一封回信给郡主,正好请孟侍卫带回去。”
姚氏正闲着没事,见女儿来了,很是欢喜,握着陈瑾瑜的手问东问西:“你怎么不在郡主身边当差,白日就回来了?”
陈瑾瑜心里哀叹一声。她其实宁愿去做事当差忙碌,也不想陪亲娘说话。
“郡主明日要进矿山,臣现在去安排车马。”
姚氏笑道:“以前我那是井底之蛙,眼界太低,不知道郡主的好。现在你大哥和薛六姑娘定了亲事,等明年就能娶薛六姑娘过门了。”
陈瑾瑜只得点头应了。
崔渡和卢琮相处近两年,关系着实不错。被这般打趣了,也没羞恼或不好意思,咧嘴笑道:“我也没料到郡主会写信来。”
崔渡没有说出口,俊脸上洋溢的笑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想到这些,我连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崔渡还是不满意,又撕了重来。
陈卓忍不住伸手,轻轻拍了孙女的后脑勺一把:“行了,别乱看。回去陪陪你娘说话。”
一身布衣的英俊少年进来,先拱手给郡主行礼。陈长史等人一一和崔渡寒暄招呼,然后便拱手告退。
卢琮实事求是地说道:“今年南阳郡新粮大丰收,郡主有了粮食,便有了充足的底气应对朝廷征粮,可以掌握主动,能继续征兵收容饥民,能做的事太多了。你是头等功臣,怎么奖赏都不为过。”
众人心中顿时有数了。
什么?
崔渡也来了?!
姜韶华很是满意:“陈县令当差做事,本郡主自然信得过。”
孟三宝咧嘴一笑:“小的还有一桩要紧事禀报,崔公子也随小的一起来了。
汤有银拱手禀报:“户册一一核对过了,一人不少。发放粮食的账目,也清楚无误。”
姜韶华冲孟三宝一笑:“一路奔波辛苦了,快下去歇一歇吧!”
陈瑾瑜失笑:“娘以前总絮叨郡主这样不是那样不妥,现在怎么完全变了口吻?”
陈瑾瑜听着听着,忽然回过劲来,有些不是滋味:“所以,娘是为了兄长的亲事对郡主心怀感激。我一直留在郡主身边当差,娘也不介意了?”
崔渡坐到桌子前,拿起自己惯用的炭笔,刷刷刷写了一页。回头一看,嫌写得太肉麻,索性撕了重写。这一次又写得太过循规蹈矩了。
崔渡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我知道。所以我欢喜得很。”